白相春
【摘要】擺手舞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是土家族標志性的文化形態,已被確定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本文出要通過對其他地區擺手舞的研究和貴州土家族擺手舞發展中的問題相比較找到一條適合貴州土家族擺手舞的傳承與發展的策略,使貴州土家族擺手舞能更好的發展下去。
【關鍵詞】貴州土家族擺手舞;傳承;發展
緒論
擺手舞是土家族最有影響的大型舞蹈,帶有濃烈的祭祀色彩。擺手舞,土家語稱“舍巴日”“舍巴巴”,漢譯“玩擺手”,為每年正月初舉行。是以酉水流域為中心,涵蓋湘,鄂,渝,黔西南四省交界處為中心的酉陽流域擺手舞文化,是一種祈求幸福,酬報祖先的舞蹈。它表現了土家族人的生產,生活,戰爭,神話傳說等內容。歌隨舞而生,舞隨歌得名,起源于遠古,盛行于明清。土家族人祭祀儀式畢,擊打大鼓,鳴大鑼,由“梯瑪”或掌壇師帶領眾人,進擺手堂或擺手坪跳擺手舞,唱擺手歌,氣勢雄渾壯闊,動人心魄。
2008年2月土家族擺手舞正式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加以保護。因為土家族是一個有語言而無文字的民族,歷史和文化只能靠藝術的形式來傳承和發展,所以擺手舞的存在對于土家族來說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由于外來文化強烈的沖擊,經濟的滯后人口的遷移,導致面臨后繼乏人的狀況。在這種情況下,經過實地調查和探訪擺手舞的展開只是曇花一現,很多地方在教育和政府推廣下只注重表面功夫,反而形成了“一股風”的現象。
在這種不利于發展的狀況下,學術界開始重視對擺手舞的研究。目前對擺手舞的研究大體可分為形態特征, 體育功能,傳承保護,發展對策等4個方面。形態特征方面:李君(2001),劉楠楠(2006),田珂(2010)的研究表明擺手舞是以手臂擺動為主,下肢附隨顫動,舞蹈動作機械,粗獷又富有節奏。體育功能方面譚濤(2008),擺手舞具有很強的健身價值,經常跳擺手舞可以起到豐富心靈提高身體素質的作用。傳承保護方面魯志強(2010)付靜(2012)蘇丹(2011)表明擺手舞的傳承是通過一代代血緣以及相關族人傳承,歷史悠久,而在保護上則需要政府起主導,以及社會力量等多方面重視并合作共同保護傳承擺手舞。發展對策方面覃濤(2008)的研究表明酉水中心流域需要建立“五位一體”。通過政府,專家學者,民間藝人,中小學教育機構,商人聯合相互協調共同發展擺手舞之道。
在上述前沿研究中,大部分以酉陽地區為主研究擺手舞各方面的傳承與保護。從其形態研究探討解決了擺手舞獨立與其他舞種的舞蹈區別。而體育功能則從其健身價值的方面進行探討研究,具有很強的娛樂健身價值,可以增加身體的素質。在傳承保護上則解決了擺手舞傳承和保護的細節問題,有利于更好的了解其傳承和增強保護意識。而從發展對策來看,以酉水中心流域為出發點,給出了適合其當地發展的保護對策,解決了以酉水流域為中心的擺手舞的發展對策。
以上前沿研究都是以酉水地區的發展政策為主要研究,把這種研究結果直接挪到貴州擺手舞的發展對策中是不符合的,因為貴州的少數民族文化保護政策,經濟方面,地區的文化差異不同,因此本論文從貴州的角度來論述土家族擺手舞在當地的傳承與發展策略,給出更加適合貴州地區實際情況的建議,使有效的保護傳承與發展擺手舞。
一、貴州擺手舞的發展歷程
據《中國少數民族舞蹈史》記載擺手舞最初起源于巴渝舞(軍戰舞),根據段緒光的《巴渝舞的源和流》論文中提到巴人由于躲避戰亂將擺手舞傳入酉水流域。而后《華陽國志·補志》記載酉陽于西漢時期建立縣,以此得到安定壞境開始傳入周邊地區,所以此時擺手舞開始傳入貴州。(紀蘭慰,丘久容2003。段緒光1984)
而后在貴州發展也是一波三折,可以歸納為一下幾個時期。興盛期。這時候擺手舞剛傳入貴州地區沒多久,逐漸開始盛行。并開始成為土家族人必不可少的文化活動,開始進入發展熱潮時期。這時兩個有利條件將擺手舞發展帶入第一次高潮。第一,安定的壞境,貴州地處西南邊緣地區,遠離戰火動亂,保證了其安定的發展環境空間。第二,長期滋補貴州當地優秀文化,由于貴州地區長期處于刀耕火種的農耕文明,土家族先民在勞作時候就往往借擺手舞來趕疲提神,驅趕野獸。因此在實際的勞作中將文化和擺手舞結合,充分讓擺手舞吸收優秀貴州當地文化。
低谷期。貴州地區屬于清朝實行“改土歸流”地區,改土歸流就是統一思想文化鞏固統治,此時擺手舞遭到禁止,陷入低谷時期。擺手舞在民間發展也停止開始出現滯停甚至倒退,擺手舞開始推出土家族人的舞臺。
成熟期。而在新中國解放前后,由于思想的解放,擺手舞又開始盛行,融合自己傳統同時吸收外來優秀文化,將擺手舞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而又具有藝術表現性。擺手舞在此時期最終具有成熟的體系。
而貴州擺手舞吸收自己優秀文化以及長期在本土發展不可盎然的情況下,具有區別與其他擺手舞文化之處,具有了如下貴州自己的特征。第一,具有自己的文化動作特征,比如順拐,屈膝,下沉,顫動等區別于其他擺手舞的文化特征,是由于貴州地區處于山區,且長時間勞作(付明華,付存2005)。第二,更加形象生動的舞蹈貫穿于整個表演,貴州擺手舞注重形象生動的表演。擺手舞跳動過程中敲打大鼓小顧同時進行,而其他地方則是分開打。第三,獨立性。貴州擺手舞歷經上千年的發展演變,現在的擺手舞都是貴州地區文化生活的傳承,而之后也沒有在沿革酉陽擺手舞的發展,而是形成自己的獨立體系。
據上述研究表明貴州擺手舞歷經漫長而又復雜的發展過程,大致傳入過程為巴人——土人——土家族人——貴州地區。所以貴州地區擺手舞大致階段可以分為。第一,擺手舞傳入酉水流域。第二,再到酉水流域傳入貴州地區。第三,長期吸收貴州優秀文化形成貴州地方特色。第四,解放前后,吸收外來優秀文化,最終發展成熟穩定。擺手舞歷經千年繁衍變化,在歷史大浪中洗出自己的閃光點,不斷涌出土家族擺手舞更多優秀精華,最終成為優秀的歷史優秀文化。
二、貴州的傳承現狀
土家族擺手舞先后共延續千年之久,在貴州的沿河縣,印江縣等地區依舊保留著自古時候而延續到今天的傳統擺手舞文化。當下貴州擺手舞開始逐步有了新的發展,在融合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當今現代文明帶來更大的挑戰,每一個措施策略的實施都難免有好有壞,所以清楚了解貴州擺手舞當下傳承現狀策略的好壞,對我們保護傳承擺手舞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
(一)教育推廣帶來新的契機
如今,在貴州沿河縣擺手舞地區,教育部門為了保護傳承擺手舞文化,開始逐步重視。以教育局文化局等為主導教育部門配合開始了中小學的擺手舞活動推廣。在很多學校學生都必須的課余時間集體練習擺手舞,就像集體做廣播體操一樣,融入了他們一部分的生活,將擺手舞推廣引向更大的舞臺。
(二)民間推廣對擺手舞的重新定位
擺手舞具有很強的娛樂價值,健身價值。所以當下擺手舞開始向另一種方向發展,那就是“廣場舞”。在沿河地區很多社區廣場都會有很多中老年婦女每天集體在廣場上跳擺手舞,成為她們生活的一部分。在很多時候還會組織社區性的擺手舞比賽或者活動。以此娛樂身心,增強身體作用。
(三)民間擺手舞藝人表演開始逐漸升溫
在當下擺手舞的發展過程中,擺手舞開始逐步回歸舞臺。現今的大眾晚會節目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步增多,人們在滿足基本要求后并開始享受娛樂。而很多晚會的舉辦就必不可少的成為了擺手舞重新進入大眾視野的橋梁。如今的擺手舞藝人已經出沒在很多的晚會現場或者節目表演地區。
當下貴州地區的擺手舞現在可以歸納為,起步跳板較好,但很難以形成持續性的良性發展。所以當局應該重視貴州地區擺手舞的現狀,做到一切根據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出合理的擺手舞傳承保護方針,以免形成發展畸形的錯誤。
而且貴州地區對比其他地區擺手舞發展更加落后,但也更加正統,傳承優良。發展更加落后原因在于貴州經濟文化相對較落后其他省份,所以推廣發展相對困難。而擺手舞的精華卻更加原始完整,因為貴州地區擺手舞處于很多原始少數民族發展,起步發展也很晚。并不像其他省份盲目大力發展,導致融入很多現代化元素已經變得現代化。
三、其他地區擺手舞傳承策略
以酉陽為中心的擺手舞體系發展了上千年,直到今天人們都在探索摸尋如何將擺手舞更好的傳承和發展。貴州以外的擺手舞探尋策略從未停止,從湖南,重慶,湖北等都積極發展傳承。而不同地區的經濟,文化,社會背景等導致發展各有千秋。其中不乏一些比較優秀的發展傳承案例。
酉陽案例:酉陽地區為擺手舞文化核心地區,關于擺手舞的發展策略從不乏創新以及實用性為一體的方案。比如酉陽地區構建了一個“五位一體”。以政府為帶頭,附和教育機構,專家學者,民間大眾,商家,全方位的發展擺手舞。政府打頭起到引領,教育打好基礎基礎大眾,專家學者做好后備專業工作分析策略,民間大眾參與提供廣泛意見,商家發展推廣擺手舞。五者相互配合相互支援,從內政府,教育,專家學者大力支持,從外商家,民間大眾積極參與。內外結合使酉陽地區擺手舞發展傳承更加合理以及長期化。五位一體方案的實施使酉陽地區擺手舞影響規模都達到了荔枝最大化,將擺手舞在酉陽地區發展傳承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但是五位一體加入了商業元素也帶了一些負面影響,那就是使單純的擺手舞文化商業化,變得更加復雜以及界限模糊。
湖南案例:湘西龍山土家族擺手舞發展策略。將擺手舞發展融入旅游資源的發展,將擺手舞文化打造成旅游文化產業的一部分。以擺手舞為旅游品牌,打造規模的旅游效應,以旅游業的發展帶動擺手舞的傳承發展。在其中將擺手舞大力推廣到民間,融入到民間廣場舞之中,讓地處其中旅游的游客看得穿著少數民族服飾,跳著擺手舞的人員,將擺手舞融入旅游之中。實現更好的推廣以及發展傳承擺手舞的發展。古丈縣發展策略。2006年,古丈縣文化局牽頭舉辦了第一屆擺手舞教學培訓班,此培訓班集中培訓一段時間,將送入當年的省內擺手舞文化活動,進行省內文化宣傳比賽。湖南案例充分將擺手舞大眾化,是更多的人認知擺手舞,得到了更好的傳承。但同時擺手舞的廣場舞化使擺手舞的精華開始變質,更多傾向娛樂大眾型舞蹈以及商業化,而不是純粹擺手舞民間藝術的傳承和保護。
湖北案例:湖北恩施土家族自治州舍米湖人擺手舞擁有號稱“神州第一擺手堂”之稱的“擺手堂”。如今受到現代文化的沖擊傳統擺手堂已經所剩無幾,所以恩施當局絕定修建一部分擺手堂,以此重新弘揚擺手舞文化。恩施州來鳳縣舉辦擺手舞文化節。2006年來鳳縣第二屆擺手舞文化節,將擺手舞推向高潮,成為了武陵山區規模最大,參演人數最多,影響最大的文化節日。大力的將擺手舞文化通過擺手舞文化節弘揚。在此次節日上由政府牽頭,最后和一些商家簽訂了20多億的旅游發展金額。湖北案例是為數不多將商業,旅游,發展傳承擺手舞文化獲得巨大成功的案例。為擺手舞走向更大的舞臺和市場開了先河,擺手舞也可以通過大型舞蹈的舞蹈表演獲得巨大的商機。為以后湖北擺手舞發展起了一個好開頭。
酉陽是“五位一體”的發展策略,主要以政府,教育機構,專家學者,民間大眾,商家全方面的發展擺手舞,規模達到了很大的影響,但是商家的元素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湖南湘西主要將擺手舞發展加入到旅游資源的發展中,這樣加大力度推廣擺手舞,古丈縣也舉辦了擺手舞教學和比賽讓更大的人認識擺手舞,但是更多的人傾向娛樂性使他變了質,從而得不到純粹的對藝術的傳承和保護,湖北主要是通過舉辦擺手舞文化節,將商業,旅游,發展傳承擺手舞文化獲得為數不多的成功案例。而貴州主要是以學校和政府來傳播,但是并沒有以旅游來帶動和推廣發展。在發展傳承擺手舞案例以及實際運用中困困重重,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成功的實際案例,所以貴州當局應該取其精華,棄其糟泊。了解貴州本土擺手舞情況及發展傳承空間,做到符合當地發展的策略。
四、貴州的發展策略
擺手舞引入校園,這樣有利于學生對擺手舞的認識,重新認知傳統,正式擺手舞文化,打下擺手舞傳承發展基礎。避免很多學校練習擺手舞都是出于應付上級檢查,在上級部門發出通知提前組織擺手舞的訓練,形成了“一股風”的作為。而不能將擺手舞真正的實行大規模自發性的推廣。因此,各相關教育部門和校領導要長期建立相應的有效機制,比如每年定期舉辦擺手舞比賽等,逐步將擺手舞引入中小學課堂,成為中小學的必修課。
擺手舞的廣場化推廣可以有利于民間的發展,將擺手舞落入普通人生活之中。但是這些組織都是一些小規模的組織,是民眾自發性的娛樂行為,人群也十分限定在中老年婦女之間。避免很難發展成為大規模民眾自發性的認知擺手舞,跳擺手舞的行為。而且擺手舞廣場化容易變異的擺手舞,逐漸改變擺手舞以土家族日常生活演變而來的形態動作,更加廣場健身化,脫離擺手舞正軌。所以要發掘、整理、保護好貴州特色的擺手舞。
讓人們更加親眼親身的了解認知擺手舞,重新提起對擺手舞的認識。讓正統的擺手舞表演出現在藝術大舞臺上。避免擺手舞的繼承成為了民間藝人一個十分難以解決的問題。擺手舞只能在地方性小舞臺展示,所以很多人覺得不賺錢難以維持生計,又忙于各地的表演奔波。所以擺手舞的繼承遇到了很大的挑戰。因此,對傳承人有科學的管理和保護,便于提供傳承與發展的良好的平臺。
五、結論
綜合上述,應該以政府為頭,帶動教育機構,專家學者,民間大眾和商家全面的發展,但是也要避免過于商業化而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時應該把擺手舞融入到旅游產業中去從而加大推廣力度,也可以在一些適當場合和文化節進行擺手舞的教學和比賽,主要以對藝術的傳承和保護為出發點,防止過于娛樂性而忽視它的純粹性。其次,在擺手舞的傳承和保護上應該正視它的歷史,看懂其包含的情感,認清擺手舞當下的現狀好壞問題,以及在當下和過去的經驗中確立擺手舞未來傳承的道路。這樣才能使之繼續載著土家族人民的向往,走的更遠、更明確,使其放異彩。
參考文獻
[1]付靜.土家族擺手舞的傳承與保護[J].湖北民族學院,2012(6).
[2]黃兆學.擺手舞的社會功能及發展趨勢[J].中南民族學院學報,
1994(6).
[3]譚濤.酉陽土家族擺手舞的現狀及傳承對策研究[J].重慶西南大學,2008(4).
[4]劉楠楠.試論土家族擺手舞形態流傳與發展[J].中央民族大學,
2006(4).
[5]劉彥,全露.土家族擺手舞的現代變異,西南民族文化研究[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07(9).
[6]覃琛.武陵山區土家族擺手舞的文化變遷與爭論[J].中央民族大學,2011(3).
[7]李偉.土家族擺手舞的文化生態與文化傳承[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7(1).
[8]魯智強.武陵三區土家族飛物質文化遺產研究[J].重慶師范大學,
2010(3).
[9]田珂.湘西龍三土家族擺手舞的當代特征與功能[J].上海師范大學,2010(3).
[10]蘇丹.重慶酉陽縣土家族擺手舞的田野觀察與研究[J].中央民族大學,2011(2).
[11]蕭洪思.土家族儀典文化哲學研究[M].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2.6.
[12]段緒光.巴渝舞的源與流[J].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