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版畫系是全國較早一批采用銅板教學的版畫系科,有著豐富的教學體系及經驗,近年來,通過對銅版畫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實驗性的改革,使教學質量有了顯著的提高。首先是增加了新的教學內容:深入研究傳統,設置雕版技法內容。完善美柔汀教學。加設銅版畫的照相制版技法課程。其次是在具體教學中,根據本科階段的銅版課程,重新設計了教學方案和教學手段。通過這些教學改革,學生加深了銅版各類技法要點的廣度和深度,提高了教學質量。
關鍵詞:銅版畫;雕版;美柔?。淮┎褰虒W
銅版畫是版畫系主要的專業課程,作為平凹凸漏四大版種之一的凹版的主要版畫形式,一直是美術院校版畫系科的重點專業,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版畫系的銅版課程也有數十年歷史了,早期是用鋅板教學,1998年鋅板短缺,于是采用銅板教學和創作,是全國院校最早一批采用銅板教學的版畫系科,有著豐富的教學體系及經驗,培養了許多銅版畫專業人才。筆者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專注于銅版畫的創作,親身經歷了鋅板從銅板的過渡摸索和革新的過程,許多制版及印刷的媒介和材料及其技術也是一點一滴地積攢起來。作為銅版畫專業骨干教師,下面結合原有的教學實踐和成果,對銅版畫的教學提出以下具有實驗性的教學改革和創新措施。
一、首先增加新的教學內容
(一)深入研究傳統,設置雕版技法內容。銅版畫起源于歐洲,也輝煌于此,了解和學習其歷史才能更好地繼承銅版畫的本源特點,文藝復興后的銅版畫在相當長的發展期一直是雕刻銅版,即銅雕版,如凡戴克、勃魯蓋爾等古典主義大師均有許多優秀的雕刻銅版作品傳世,尤其是德國文藝復興的旗手和領袖——阿爾布萊特·丟勒,更是把銅雕版推到了一個無人企及的地步,他的《亞當和夏娃》《憂郁》《騎士、死亡和惡魔》《圣哲羅姆在他的書房》四幅代表性銅版作品,宏大、雋永、深沉厚重,細節上又極盡精微,纖毫畢現;線條圍繞畫面里的諸多形體的質感、特質、明暗、空間變幻著排列、交叉、輕重、疏密,各種點的密度充斥在線中,共同營造出金屬感十足的雕版特性。丟勒對雕刀技法的運用及對線的理解力、領悟力、創造力,使這四幅成了美術史上最重要的雕刻銅版作品,使其幾乎成為銅雕版的代名詞。丟勒創作中期銅版腐蝕技術興起,加上雕刻銅版對個人技術的苛刻要求,雕版逐漸淡出銅版畫制作的主流,當前國內的銅版畫專業也無人專注于雕版。筆者于2009年參加了法國著名版畫家安德烈先生的銅版畫創作班,經他介紹筆者了解到歐洲當代許多版畫家又重新拿起了銅版雕刀,包括他本人,雕刀在銅版上制作的形式多樣,或整幅雕制或局部施之,雕刀的線條是其他制版形式無法替代的,雕刀的線每一根都有粗細之分,有力度和彈性,同樣刀推出的線,兩邊是光潔的,和腐蝕的線區別很大,看了他和其他歐洲版畫家的作品,對我們國內同行觸動很大,國外藝術家在制作銅版時耐心及心態的平和也使我們受益匪淺。對比他們,國內的版畫教學和創作也注重技術,但是更偏重于速度和形式上的討巧,他們的專注力及對銅版某一種簡單技法的深刻處理是我們極其欠缺的。對比過去銅版畫教學,國外進口銅版工具的購置也讓銅版畫課程開展雕版教學得以實現。在課程教學上,設置雕刀技法內容,重新學習這門古老和傳統的技術,不僅是完善銅版畫教學,也是一種延續。同樣,在這節奏快變化迅猛的現代社會里,重新持推刀做雕版,亦是一種個人修養上的修煉和沉淀。由此,我們在具體教學方案中,引進了不同的雕版工具及材料,板材選用質地純軟硬適中的紫銅板,刻板技法主要學習古典時期的雕刀技法。
(二)完善美柔汀教學。美柔汀的發展歷史雖然不短,但是在作品應用中遠不如腐蝕類技法廣,其在日本和韓國運用廣泛,尤其受到日本版畫家的喜愛。美柔汀制版有許多種方式,常見的搖刀機電搖和飛塵制版,這兩種制版均能使黑面細膩,制版速度也快捷;還有一種就是比較傳統的手工搖制,優點是可以自主掌控,隨時改變點的密度及畫幅中的制版面積,美柔汀可以制作出天鵝絨般質感,利用刮刀壓刀等工具刮擦壓磨出細膩的灰面,喜愛刻畫單純面的過度效果的畫家鐘愛這類技法,上文介紹的安德烈也喜愛做美柔汀,他主要做飛塵美柔汀,利用美柔汀做波濤起伏的大海及幻化無窮的太空,制作工具和技法簡單,但是耗時很長,結合其他一些銅版技法可以創作出許多炫目的畫面,前期版畫系沒有搖刀機也沒有手持搖點刀具,做的均是直刻美柔汀,刻針或美工刀在銅板上劃出數遍整齊緊密的直線,手的力度和刀具的損耗無法保持均衡的線條,粗細不一,直刻數遍后板材彎曲得很厲害,影響以后的制版和印刷,最后的畫面效果很差。近年來,隨著國內外交流的頻繁,特別是青年教師赴外學習深造,國外銅版畫家在國內院校講學辦技法班,國內版畫家重新學習了美柔汀技法。縱觀近幾年的大型版畫展覽及其他院校版畫系的畢業展,美柔汀作品數量在銅版畫作品里同比增幅最大,這和傳統造型回歸有著巨大的內在聯系,同樣美柔汀作品適合展開場景細致描繪和宏大敘事,前幾年版畫界流行肌理語言的突出,現在這股占據版畫領域20多年的風潮正慢慢消退。美柔汀無疑是對銅版畫教學的有益補充,我系也于幾年前從國外購置了電動搖刀機以及一定數量的搖點刀,在銅版畫專業課程學習中,要求學生必須完成搖刀制作的美柔汀,雖然耗時很長,制作出的效果是獨特的,學生的創作熱情也很高漲,以最近學習銅版的大二學生為例,在教學前期安排課程結業作品時,明確美柔汀作品是專業必修,開始授課時講授和示范了美柔汀的幾種形式,占多數的學生都全部加以實踐,首先選擇直刻美柔汀,不理想后開始制作飛塵美柔汀,飛塵的效果對比前者好了很多,黑面的純度及面的過度顯示出了優勢,但是面的力度不夠,最后大家都拿起搖點刀,制作后得出搖刀美柔汀的效果最有繪畫性的結論,作者可以根據自己對畫面的要求搖制細、粗、密、松的畫面效果。
(三)加設銅版畫的照相制版技法課程。銅版畫的照相制版技術在國外版畫專業教學中非常普及,感光材料和媒介易購易制,感光形式也是非常豐富,國內沒有廠家專門研制銅版畫的制版材料及工具,更不用說銅版感光材料。本系的銅版感光技法長期空白,為了彌補這個教學內容的盲點,筆者在研究生學習期間就投入了許多時間研究照相制版的材料及相關相似的技法,最后整理出轉印、網印、膠印、預涂感光膠等數種方式,在完整復制創作稿、制作一些特殊效果及綜合材料銅版畫時,照相制版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近年來的教學中,筆者也引進了曝光機及感光媒材,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數量、學時的長短彈性施教,如針對研究生,學時充足,可以完整地把感光膠的配置和制版方式完整教授,而本科階段的銅版畫專業課程,學時短,選擇最為便捷的制版方式。
二、具體教學中,根據本科階段的銅版課程,
重新設計了教學方案和教學手段
本科階段的銅版課程僅為六周,對比四年的版畫本科教育,學時很短,其他院校的版畫系多建立工作室制,大一也是基礎課,大二即分配各個工作室,接下來的三年里均專注研習一個版種,這些有工作室制的藝術院校版畫系教師學生數量多,我院是綜合類院校,版畫師生數少,根據自身的發展條件,四大版種均加以研修,自身的優勢專業——水印版畫也是重點教學內容,除了專業課程還有許多學時的基礎課,具體到各個版種的時間雖短,但是到大四畢業創作時,學生對于四大版種均有掌握,在這種教學總則下,銅版課程有必要把許多知識點重新梳理組織,原來教學是以直刻類腐蝕類依次施教,分配到每種技法的學時很短,影響了深入學習和技法熟練度,現在又加入以上新的技法內容,學時總數沒有改變,有必要重新設計課程。
(一)每種技法課程及重要知識點均做視頻教學和課件教學,講解該技法中作出特別成就的藝術家作品,不僅講述他們的版畫成就,其它繪畫形式一并闡述,因為藝術家的個人繪畫風格牽連到多種表現形式,國外幾乎沒有孤立的所謂版畫家,許多藝術家的創作中包含版畫,他們的其它繪畫形式對學生的素描及色彩課程會有很好的教益,在多媒體教學下,學生可得到該類版畫的直觀印象。如直刻技法課,重點介紹現代表現主義的先驅蒙克及德國橋社、青騎士社諸類藝術大家,上述藝術家創作的直刻作品尺寸均小,技法單一,當代版畫創作中直刻則多用于畫面某一部分的表現,回望表現主義時期的直刻作品,重點讓學生理解放刀直刻的率真及直刻線條的硬朗、直澀、暈化獨特的語言形式;表現主義畫家選擇直刻銅版創作的背后意義,從而了解直刻銅版身上的“表現主義”特質,提高了理論知識儲備和實踐學習的熱情和動力,
經過多媒體教學,學生直觀了解銅版畫各類表現形式及技法要點,掌握了銅版畫的發展史,整體上學習到了銅版畫各個主要時期代表性表現形式。
(二)具體教學實踐中雕版直刻類與腐蝕類銅版穿插教學,如前所述,一個手工搖刀銅版美柔汀就耗時很長,加上銅版有十幾種技法,排列式教學時間不夠,因此在六周的教學內,第一周綜述雕版、線腐蝕、飛塵、糖水、美柔汀等技法。
2至6周,搖刀美柔汀、直刻、雕版和腐蝕類的幾大技法穿插教學,要求學生在完成一種腐蝕類作品的同時制作直刻類的一件技法作品,腐蝕版有許多時間是等待防腐劑的干燥、板材的腐蝕,在等待的時間內制作直刻類作品,節約學習時間,直刻類作品工具簡單,不依賴銅版工作室的許多硬件,要求學生利用課后時間完成耗時最久的美柔汀作品。根據應屆學生的多少,分配合理的學習小組,錯開技法學習,不再統一制作某一種技法,如A組聯系線腐蝕,B組做照相制版,這些措施都是為了更好地安排、分配制版工具和印刷機器,更大程度上提高工作室使用效率。
通過這些教學改革,學生加深了銅版各類技法要點的廣度和深度,提高了教學質量。
作者簡介:
劉波,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版畫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版畫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