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飾藝術能夠加深審美印象的作用,不同的藝術風格在吸取傳統文化上都有獨特的民族風韻,產生獨特的創作個性,并且把紙張材料運用到臉譜裝飾中不僅具有視覺上的獨特的審美感受,濃艷的色彩、豐富的圖案、鮮明的視覺特征。對現代藝術設計有著深刻的指導意義,更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臉譜來源于舞臺,直到現在為止,風格迥異的臉譜形象,遠遠超出了舞臺的運用范圍。
裝飾藝術
現實生活中,裝飾藝術的形式是屢見不鮮的,各種裝飾藝術形式都以其特點、形式、材料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習慣和審美心理,同時,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又對裝飾作品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裝飾藝術有其獨特的藝術內涵,他的影響范圍遍布了每個人類生活的領域。人們往往容易被美的事物吸引,并且激發了對美的事物的渴望。裝飾藝術的特征以簡潔的表現形式來滿足人們感性的、本能的和理性的需求,簡潔明快是當今流行的設計風格之一。人們在繁忙的生活中,渴望得到一種能徹底放松、以簡潔和純凈來調節轉換精神的空間,追求簡單和自然的心理。
裝飾藝術的特征以簡潔的表現形式來滿足人們感性的、本能的和理性的需求,簡潔明快是當今國際社會流行的設計風格。人們在這日趨繁忙的生活中,渴望得到一種能徹底放松、以簡潔和純凈來調節轉換精神的空間,追求簡單和自然的心理。
運用衍紙進行臉譜的裝飾設計
1.衍紙臉譜
衍紙臉譜來源于臉譜造型,材料是用衍紙條,卷成一個個的緊卷,根據人物性格品性,自己搭配臉譜的造型與色彩。靠自己的想象在卡紙上設計出每一張臉譜的眼睛、眉毛的形狀,用衍紙把一個個小的緊卷合并粘貼在一起的手法制作出的臉譜制品。臉譜都以日常生活為依據,在此基礎上進行歸納、變換、夸張。色彩艷麗動人,配合衍紙的亮麗的顏色,更能夠凸顯臉譜帶給人的視覺沖擊。通過裝飾手段能夠把臉譜重新展現在觀眾眼前,這不同于以往的舞臺上的臉譜,也是與市面上的衍紙作品不同之處。具有獨特的價值。
2.衍紙臉譜的造型設計
裝飾造型完整、構圖飽滿,無論是整臉還是勾臉、七分臉,盡量將每個物體表現全,沒有殘缺現象。主色區域部分以緊卷為基本的造型形態,緊卷的形狀有正圓,有橢圓,形狀大小都相同這樣能保持工整性,有序的排列。眉、眼、嘴,以長短不一的線或者開卷為造型形態。每張臉譜裝飾造型對稱、均衡以中軸線形成對稱,產生均齊、穩定感。形狀與色彩的對比與凋和,可體現韻律美,令人看了能打動人心的感覺。
中國戲曲臉譜在造型設計上也獨具特色,有的是“整臉”、“白水臉”、“三塊瓦臉”、“六分臉”、“元寶臉”、“碎花臉”、“歪臉”、“腰子臉”,我卻沒有從眾多京劇臉譜中選擇,而是自己創作的五張臉譜,顏色分別是紅、白、黃、綠、藍。臉譜中,眉毛的造型很別致,他通過夸張的變形,由原來的自然形狀便成為裝飾的眉形。演員真實的眉毛都是長短粗細自然的,但這種裝飾眉形有粗細、軟硬、有曲直、有聚散等可變的形態,借以突出角色的性格。
3.色彩設計
色彩能夠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使眼睛得到放松或者受到刺激。色彩的冷暖、明暗、面積等都給觀看者產生不同的心理效果,可以引起對事物的聯想。衍紙臉譜色彩濃艷明快,裝飾味道極濃,象征特征明確,對比強烈可以突出臉譜的人物形象。衍紙臉譜的色彩可分為臉面、眉毛、眼睛三個方面,每個部分都有主色作為基礎色,比如白臉的臉譜以白色作為臉譜的整臉以一種主色為主,再用黑色等勾畫紋理。色彩的象征性在臉譜設計中是最為突出的表現手法,看京劇的人根據人物臉上的色彩判斷人物的性格與品行,其用色根據傳統的民族習慣和心理感受,也要根據臉譜程式來定。藝術表現手法采用強烈夸張的方式,把人物角色的面貌特征進行放大,突出人物形象,強化性格特征。臉譜裝飾用色注重不同色彩之間的搭配對比,有強烈的對比色,有色系相近的同類色。
臉譜裝飾在現實應用中的意義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希望運用裝飾品來提高室內裝修風格,與此同時也象征著個人的追求和品味的提高。在家中墻上掛上幾幅衍紙臉譜,能夠很有效的襯出家中的人文氣息。但這需要合理的搭配,如果家中的裝潢風格是古典的偏向中國風的,就可以掛幾幅衍紙臉譜。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一些簡單明快的現代裝飾風格。現代裝飾他的簡潔,大方能讓都市的人們回到家中有一種釋放的感覺。現代風格的家庭擺設再配上一些簡單的裝飾畫,就能夠有效的達到美化空間的作用,達到一種明快的空間感。能夠給人一種視覺上的沖擊力。因為只要它擺放在家中能夠有一種美感,一種畫龍點睛的作用,這樣就起到了它裝飾性的作用。所以盡管時代在變化,現代社會的人們還是離不開裝飾這種藝術,其實它不僅僅是一門單一的藝術,它還能夠提升我們修養,陶冶情操。
結論
通過對臉譜的文化內涵以及臉譜的造型和顏色進行研究,以及目前市場中的大多數臉譜的造型以及色彩和所用材料的運用,總結出市場中的臉譜的圖形、色彩、造型和材質等方面缺乏。因此今后要加強對地域文化了解與分析,把地域文化中的歷史遺存、文化形態、社會習俗、生產生活方式等通過用視覺元素表達出來,使衍紙臉譜具有更深的文化內涵。
(作者單位:西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
作者簡介:孟瑤,女,西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碩士,研究方向:平面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