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玲 張曉凡
對目前國內老年人居住環境進行分析研究,結合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在此基礎上根據人與自然的和諧理念,從公寓選址、功能布局、綠化配置、交通道路這四個方面分析新型老年人居住環境,在設計中遵循無障礙的設計原則,使得居住在其中的老人生活愉快、心情舒暢。
概述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養老成為我們需要面對的一個嚴峻問題,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老年人對居住的要求越來越講究,對環境設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戶外休閑環境的好壞決定老年人晚年生活質量,目前國內的老年公寓景觀設計已經遠遠不能滿足老人退休以后對生活品質的要求。
老年人居住環境現狀分析
國內目前對老年公寓的開發方興未艾,真正的機構還沒有脫離傳統的福利院,仍然還需要相關部門的支持,對于環境空間設計,老年公寓社區綠化較少,空間功能劃分不合理,無障礙環境設計不夠完善等。由于人體的衰老體內的各個器官也都在老化,使得老年人感知能力退化,神經系統退化,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在退化,退休后孤單、寂寞等等影響著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因此老年人需要一個能讓他們感覺環境舒適且安靜,能很好的與志同道合的人交流,能滿足不同需求的鍛煉且還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氛圍。老年人把他們居住的公寓社區環境看做自己的物質家園,又看作精神家園 ,因此老年公寓景觀設計規劃應該滿足不同階段老年人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
新型老年居住環境規劃思路
1.新型老年人居住環境選址分析
老年人居住環境選址上應該根據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來規劃,老年人居住環境需選在具有山地、丘陵、水域或者是遼闊的田野的地方,這樣的選址會使得老年公寓的環境優美、空氣清新,良好的生態環境能使老年人心情舒暢,適合老年人頤養天年。公寓周邊道路應暢通,交通方便方便老人親朋好友來探訪。公寓規模易大不易小,老年人需要安靜,但更害怕孤獨,大規模的老年社區,居住的人口多,可以滿足老年人排解寂寞孤獨的需求。公寓也不易選在太過于偏僻的地方,不能為了清靜而把老人與社會隔離開來,更不能盲目的把公寓建在偏僻荒涼的地方這樣對老年的身心不利。
2.新型老年人居住環境功能布局分析
對于功能布局,跟據老年人人日常的行為活動和心理規劃為健身鍛煉空間、社會交往空間、娛樂休閑空間。首先健身鍛煉是老年人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因此該空間應該優先設計,健身運動場所包括運動區和休息區,運動區一般應該有良好的通風和日照,休息區分布在運動區的周圍,供老人存放物品和休息,除了建設專業的運動健身場所外,還可在林間等等空曠的區域設計一些獨立的小空間,供老年人打太極、練武術、跳繩等等。散步和慢跑是老年人常見的一種鍛煉方式,還可以結合公寓社區臨近的山體和自然景觀開辟一些林間跑步道作為老年人的步行道。另外老年人除了要每天鍛煉身體還要經常與其他人交流,由于子女常年不在身邊老年人經常容易孤獨,因此社會交往空間的設計也尤為重要,社會交往空間分為老年人交流空間和家庭成員交流空間,老年人交流空間不宜太大,容納四到六人為宜,要求夏季陰涼,冬季陽光充足,空間需有相對的獨立性,不會被外界干擾,可以使老年人有一定的安全感,盡情的聊天、學習交流。對于家庭成員交流空間,由于不少老人要帶著小孩游玩,這個空間需結合老年人活動空間和兒童活動空間的特點,多放置一些適合兒童玩耍的安全設施,色彩明快,并適當的配置老年人鍛煉的設施,在周圍設置適量的高低不同的座椅供老人小孩休息,視野需開闊,方便老人照看小孩。娛樂休閑活動也是老年人的一大樂趣,結合老年人的興趣設置一些娛樂區域,豐富老年人的生活,由于退休老年人無事可做,漸漸地會失去自己的存在感,園藝種植區讓老年人能到應有的體力鍛煉的同時,還可以擁有收獲自己的勞動成果的自豪感,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也滿足老年人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小塊園地設置在居住公寓社區附近,便于老年人管理照料;大型或集中的園藝種植物區可增設溫室和果園,并可結合自然景觀區較遠處布置。種植地塊應有足夠的日照和充足的水源,以及較平坦的地面。垂釣是老人較喜歡的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的活動。老年公寓可根據條件設置湖面、池塘等垂釣空間,可以獨立布置或結合自然景觀區和園藝區布置,臨近主要道路,四周需利用綠色植物圍合成半封閉環境。垂釣平臺,保護措施,上下臺階是垂釣場所設計的重點,設置一些必要的護欄,保證老年人的安全。垂釣區的設置豐富了老年人的生活。養鳥能避免老年孤獨,如果公寓內有條件可以設置小型的養鳥賞鳥空間,周邊設置觀賞椅,遠離居住用房,采用植物圍合的方式避免被鳥聲干擾,配備專門的工作人員?;▓@、自然景觀區。這個區域主要滿足老年人散步、觀賞、接觸自然、獨處等的需要?;▓@和自然景觀區兩個一般分開布置,花園一般以賞花為主,設在室內日?;顒幽苡^賞到的地方,內可設一些建筑小品供作息和觀賞;自然景觀區可以在公寓稍遠處設置,供老人尋幽養靜和獨處,內部設一些讓老年人舒適的作息空間和活動空間,讓老年人在欣賞自然地同時進行一些健身運動。下棋、打牌空間可設在建筑出入口附近,一些亭廊等園林建筑和林蔭下休息空間。彈琴、唱戲空間需要遠離公寓居住區,避免干擾其他人休息等等。根據老年人的需要規劃一些有益于老人身心健康的空間,重要的是讓老人生活的健康快樂安心。
3.新型老年人居住環境綠化配置分析
綠化配置是老年公寓戶外景觀設計中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加大社區內的綠化面積,發揮綠化的隔音吸音作用。在一些相似的環境中,通過種植不同的植物,設置不同的景觀小品,來幫助記憶力衰退的老年人來辨別方向,防止老年人迷路。在造景的時候應該考慮到老年人的視點偏低、色彩的辨識能力和光適應能力下降,視野上須具有通透性,不要讓綠化成為其視覺障礙。臨街種植一定的樹群,可以起到屏障作用,而且減少街道對住宅的影響,也使得老年人的安全性具有一定的保障,精神上老年人喜歡福壽綿綿、長長久久,綠化配置主要以東方古典園林中常用的竹、松、梅為主,使其包含有一定的詩情畫意、富有傳統文化氣息,滿足老年人的戀舊心理。也可通過一些主題景觀小品和植物增添生機,種植一些多果的植物,吸引各種鳥類,可以營造出歡樂的氣氛,還可以根據季節的變化來搭配植物,使其表現出明顯的不同的季相特征,使社區景觀具有一定的意境美,讓老年人在戶外休息時具有積極美好的精神層面的感受。
4.新型老年人居住環境交通道路分析
交通道路是老年人生活娛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步行道的設計尤為重要,首先尺度上不少于1.5米,確保步行者和輪椅都能夠并排通過,路面需保持清潔干凈,并使用防滑防反射的材質,防止地面路滑。距離較遠的場所之間的步行道,可以采用打散的處理方式。在適當的距離設置一些特色植物景觀或有趣味性的小空間,使得行走路線被很自然地分成為若干段,弱化了其實際距離,而且有效的轉移了老年人的精力,弱化行走時產生的疲憊感,使老人的行走更加愉悅。另外以緩坡路代替階梯,可以減少老年人的危險系數,設計時既要考慮交通的便捷與安全,注意人車分流以便于老年人在公寓社區內自由活動,避免老人行動不便而與車發生碰撞,為老年人提供一個相對安全的生活環境,小區內應設無障礙環形步道,老年人可以在其中鍛煉身體,自由行走。在人行道、臺階、殘疾人坡道等主要的交通道路處路面的鋪裝要有色彩材質、圖案、觸感上具有變化,便于老年人識別。路面鋪裝可采用富有造園藝術趣味的造型水泥和青石板鋪裝等材料,與整個社區的居住氛圍相符和。小路應蜿蜒曲折富有變化,達到曲徑通幽的效果,增加老年人在行走時的趣味性。
結語
老年公寓是介于 “家”與“養老院”之間的一種具有養老、療養、度假和休閑娛樂等多功能結合為一體的養老場所。因此老年公寓的景觀設計,就要充分考慮到老年人居住生活的行為規律和身心特點,從選址、綠化、道路、功能劃分等方面為老年人塑造一種具有人文氣息的氛圍,讓老年公寓成為老年人生活的樂園。讓老年人對晚年生活充滿激情。美國著名的景觀設計師西蒙茲認為“我們規劃的不是物質,不是空間,而是人的體驗”。尤其是老年公寓景觀的設計更要以老年人的體驗為主,滿足老年人的社交和心理需求,讓他們能夠放心自由愉悅的享受戶外環境。
(作者單位:陜西科技大學)
作者簡介: 陳美玲(1991-),女,山西人,陜西科技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在讀碩士,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
張曉凡(1977-),女,陜西人,碩士,陜西科技大學副教授,主要從事環境藝術設計的教學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