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淑霞
元旦假期最后一天,從老家返回單位,臨送我上車時,70歲的老母親神秘地告訴我:“今年春節回家時,一定會給你一個‘意外的驚喜?!敝苣┙o母親打電話,架不住我死纏硬磨,母親才告訴我說自己攤上了一件“好事”:不久前,鎮里剛開業了一家“銀行”,不光存款的利息遠遠高于普通銀行,如果一次性存人一定數額的現金,到年底“分紅”時,還將獲贈一輛兩輪的電動車。
母親提到的“高息攬儲”卻讓我心里“咯噔”一下。近段時間,總有人打著投資或者理財、擔保公司一類的幌子,用“高息攬儲”吸納私人存款,達到一定數額后就“跑路”。這類騙子在城市已沒有市場,他們該不會又轉移到農村去行騙吧?想到這兒,我冒了一身冷汗,拿起電話便迫不及待地問母親那家銀行的名稱。母親倒也仔細,告訴我說自己打聽了好幾個人,確定存錢的地方是正規的“農村信用社”后,才將錢存進去的。
母親雖然是個農民,但早年種田時,她省吃儉用也稍有積蓄。母親年紀大了,停止種田后,晚輩們孝敬的錢,她也舍不得花,少說也攢了三四萬元。這些錢對于一分一分積攢起來的母親來說,絕對是“大額”了。若真被騙光,她一時想不開出意外才是大事。意識到這些情況后,我當天便請假驅車趕回200公里外的老家??催^母親的存單,我的疑心更大了。母親雖然是將現金存到了當地正規的農村信用社,但存單上的鮮紅印章仍然是一家個體投資公司。我終于理清了母親存錢的“流程”:投資公司讓母親把現金存入他們在當地農村信用社開設的賬戶,然后,憑母親在信用社存款的憑據,投資公司再給母親開具他們的存單。
所有這些更加印證了我當初的猜想,我二話不說,讓母親盡快將存進去的錢全部取出來。母親惦記著春節即將到手的電動兩輪車,說什么也不答應。在我的反復勸說下,母親才不情愿地跟我一起來到鎮上的那家投資機構。費了不少周折,我才把母親存入的5萬元現金“淘”了回來。開車返回單位的路上,想到母親因為失去了即將到手的兩輪電動車的落寞表情,心里很不是滋味。當天晚上我難以入眠,甚至懷疑起自己是不是太過小心了。
幾天后,母親突然打來電話,告訴我幸虧當初把那些錢取出來。我們取出錢后沒兩天,那家所謂的“銀行”便再也找不到人了,很多儲戶都在“銀行”租賃的房前哭鬧,公安局和派出所都去了,我如釋重負,這件事也讓我認識到,子女一定要多關心老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