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強
收益銀行理財越來越少了。有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一季度,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5.16%,環比2014年四季度上升了3.4%,但同比2014年一季度下降了8.02%。業內專家表示,隨著央行降準或是降息,銀行理財產品收益難逃下行命運,投資者應盡量購買6個月以上的中長期理財產品,以鎖定收益。
銀行理財發行量同比減少兩成
銀行理財產品不只是收益低了,發行量也大大減少。據某在線金融搜索平臺監測的數據顯示,2015年一季度,銀行共發行12176款理財產品,發行量環比2014年四季度大幅減少了39.55%,同比2014年一季度也減少了20.2%。
金融分析師認為,一季度理財產品發行量大幅減少的原因有以下三點:一是春節前后消費者支出龐大,理財意愿明顯減弱;二是股票及基金市場火爆,資金從銀行理財市場出逃到收益更高的股市及基市;三是互聯網金融產品推陳出新速度快,對銀行理財起到資金分流作用。二季度理財產品發行量會小幅增加。
并且,業內人士預計,央行將很可能再度向市場釋放流動性,屆時銀行理財產品收益下降是大概率事件。
高收益結構性理財或難達標
2015年一季度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達標率為99.3%,未達標率為0.7%,整體來看理財產品的達標率比較高。未達標理財產品中,超過半數產品為結構性理財產品。
專家表示,該類產品通常掛鉤股票、股指、匯率、黃金等高風險標的,實際到期收益要參照掛鉤的標的在觀察期內的表現,收益不確定性比較大,適合有一定投資經驗及判斷力的投資者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