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丹
【摘要】英語教學是高職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逐漸打開國門走向世界,無論是外資引進還是人才輸出,語言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技能。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重點是面向社會提供專業技能人才。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不僅要注重語言基礎和詞匯量的教學,更要注重實用性和專業性培養,著重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和表達能力。
【關鍵詞】英語教學 高職 實用性 應用性 專業性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7-0102-01
1.高職英語教學現狀
目前中國社會出現了專業型人才緊缺的現狀。面對這種狀況,高職院校已經著重將教育的重點放在培養社會最需要的專業技能人才。然而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國內高職院校的英語教育環節稍顯薄弱。主要體現在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側重點還是放在應試教育上。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目的上一味套用本科英語教學模式,用應試分數衡量學生的英語水平。從形式上看,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與本科院校甚至高中時期學生們接觸到的英語教學并無本質區別,無法體現出高職院校英語課程的實用性和特色。這種英語教學現狀的直接結果是學生們想聽,但是聽不懂,應試教育注重學生的做題正確率,而對于聽力的訓練很欠缺。想說,說不出來,缺少語言氛圍,學生們沒有機會用英文表達自己的思想,沒有自信和勇氣開口說,這對于一門語言的學習是致命的。想寫,寫不好。目前高職院校注重學生的語法和詞匯量,卻不注重語言表達和發源的文化,導致學生寫出來的英文作品都是按照中文習慣用的表達方式,寫“中國式英文作品”。這種教學現狀用原國務院總理李嵐清的話總結就是“費時較多,收效較低”。
2.高職院校英語“實用性”的含義
高職高專英語應該更加注重實際涉外過程中的交際能力。高職院校英語“實用性”包含兩個方面:應用能力和實用能力。應用能力是實用能力的基礎,實用能力是應用能力的具體表現。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實用性”主要是為滿足社會對于全方面高素質人才的要求,讓高職畢業生在將來踏上社會,參與實際工作中具備英文讀說交流的基本工作能力。
3.“實用性”對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內容的要求
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英語教學的主要區別在于高職院校應該更加注重學生的應用性和職業性而不是培養學術型人才。高職院校的學生與本科學生的主要區別是在英語水平上,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基礎普遍比本科院校學生的基礎要薄弱。因此英語教學的“實用性”對高職院校教學提出的要求在于選擇的教材難易程度要與學生實際水平相適應,難度不宜過高的同時要有充足的信息量。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口語和聽力能力的訓練,選擇更加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實際情景的教學材料,更有實用性,典型性和趣味性,并且與時俱進,突出時代感。
4.如何實踐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實用性”
涉及到具體做法的問題,首先要明確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目的不是幫學生應試,而是將英語作為一個重要的溝通交流的工具,讓學生們數量掌握這個工具的使用方法,擁有實際英語交際能力。以這個教學目的為出發點,筆者談幾點看法:
首先:傳統英語教學方法不能全部丟掉,合理運用,打好學生的語言基礎。
傳統的教學方法經過前輩們多年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歸納,其中的精華部分是珍貴的教學經驗,不能丟棄。英語基礎知識的學習需要傳統英語教學方法。學一門語言詞匯量是必須的,就像學中文需要先學會寫字是一樣的。詞匯量的背誦,課文的朗讀等都是傳統教學中強調的重點。量的積累才能促成質的飛躍,詞匯量的大量累計是英語學習的基石。大量的誦讀是培養學生語感的不二法門。
其次:交際法教學,讓學生開口說出來。
交際法( The Communication Approach)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外語的交際能力??茖W的運用交際法教學要求教師要選擇趣味性強,新穎實用的教學材料,改變學生重筆頭,輕口頭的英語學習現狀。累計了大量詞匯,掌握了正確的語法,看得懂英文的短文,卻無法張開口說話的學生好比聾啞人,可以讀書識字,但是無法與人溝通交流,這種學生是無法在社會上扎實立足的。交際法教學有多種形式,例如英文辯論賽,情景再現等等,在這些過程中教師應該改變自己主導的角色,將主角讓給學生,教師的工作是引導、組織、是學生的知識顧問。
第三:文化的傳播是語言學習的催化劑。
英文作為一門國際語言有其悠久的歷史和文化。英文的學習不僅僅要學會使用這門語言,還要了解其文化。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例如在點餐文化中,國人常用的習慣是“我要一杯水”而英文中的表達通常為“可以給我一杯水嗎”,這是兩種語言文化的差異。學生們了解這種文化差異,在表達中才能將英文運用自如。
5.結束語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英語成為一門國際語言已經越來越重要。這對英語教學尤其是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必須講究實用性,避開學英語是為了應試這一誤區。以使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流利的使用英文表達思想,拓寬發展空間。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如何更好的服務于高職學生綜合素質教育,這是一個新的課題,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