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嬌 周陽


摘要:實行“三線一單”,是環境保護部門加強環評制度改革,從源頭預防環境問題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工業園區規劃環評為例,探討了“三線一單”現實意義及具體應用,對規劃環評工作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三線一單;規劃環評;工業園區
中圖分類號:X8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05-00-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9.05.007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ree lines and one list” is an important means for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to strengthen the reform of the EIA system and preven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from the source. This paper takes the industrial park planning EIA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three lines and one list”, and has positive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p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Keywords: Three lines and one list;P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Industrial park
“三線一單”,其中的“三線”是指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一單”則是指在“三線”基礎上,把行政區域劃分為環境管控單元,依據環境管控單元編制的環境準入負面清單。2017年,原環保部出臺了《關于印發<“三線一單”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正式在全國開啟了“三線一單”試點。工業園區規劃環評是通過園區所在區域環境資源承載力分析,圍繞園區水環境、大氣環境、固體廢棄物、生態功能區等要素之間的關系進行評價,并根據評價結果采取預防對策,對園區內企業布局、生產資源配置等作出合理安排,實現工業園區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的有機統一。
1 “三線一單”重要意義
1.1 提前介入環保重要舉措
“三線一單”的實施,本著早期介入、源頭防控原則,從生態環境客觀規律、園區結構、系統功能等出發,作出工業園區生態系統敏感性評估,并從生態、資源和環境功能及承載力進行系統分析,基于環保底線思維制定差異化環境準入負面清單,是環保介入工業園區建設發展規劃階段的有力保障。
1.2 落實空間管控重要手段
利用“三線一單”編制技術指南,以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為底圖,并統一制圖標準、劃分技術和數據口徑,建立覆蓋園區全域的生態環境要素、生態環境分區體系,將數量性目標納入到空間性管控上,使空間落地管理更加科學、精確。
1.3 實現園區規劃環評
“三線一單”的實施,是立足于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園區生態及環境影響綜合評估基礎上,建立十分明確的園區開發邊界、強度,將負面清單、管控措施的具體要求落到園區建設、發展的具體管控單元,實現園區規劃環評的重要舉措。
2 “三線一單”在工業園區規劃環評中的應用
制定科學、合理的工業園區規劃環評“三線一單”,能夠為下階段建設項目入園提供空間、總量及準入環境管控提供科學依據。下面以編制“某工業園區規劃環評報告書”為例,就工業園區執行“三線一單”作簡要分析。
2.1 制定園區生態空間管理紅線
結合《城市規劃編制辦法》,以及園區所在地的具體情況,將規劃的綠地、帶有城市生態調節功能的用地作為園區生態空間,同時結合規劃用地布局優化調整生產和生活空間,將工業園區劃分為適建區、限建區和禁建區三類空間管理。其中,納入禁建區生態空間的,根據其土地利用規劃,分析園區內是否設定有禁止開發區域及設定的依據;對照上層次生態環境功能區劃,詳細分析規劃園區是否涉及生態脆弱區、敏感區和重點生態功能區,以及這些規劃區的具體范圍。
2.2 確定園區規劃總量控制上線
(1)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上線。結合工業園區所在區域的水文、氣象、大氣環境質量現狀,以及所在區域大氣環境功能區劃,計算出園區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上線。(2)水污染物排放總量上線。通過園區所在區域環境質量公報公布的數據,以及現場監測數據等,分析受納水體環境質量狀況。再依據園區環境質量底線,即,園區納污水體的環境功能區劃規定,核算出園區納污水體在保障環境質量底線的情形下,未來可接納污染物排放量,即園區水污染物排放總量上線。
2.3 確定園區資源利用上線
工業園區所涉及到的資源包括水、土地、能源等,這些資源的利用上線是規劃工業園區未來發展定位即產業發展規模的現實依據。就某工業園區來說,其資源配置數量應服從上層次規劃資源利用規劃,即,資源利用滿足上層次規劃具體要求。如,水資源利用上線,應從水環境安全和質量維護、改善的角度,加強與水利部門相關要求結合,提出基于水環境質量與安全維護的開發強度控制。土地資源利用上線,則以土地資源安全利用為目標,提出工業園區產業結構下的土壤污染重點防治區、重金屬污染高風險區等區域土地開發利用方式的具體規定和要求。
2.4 制定規劃準入條件及負面清單
(1)制定準入條件。依據工業園區的產業定位及規模規劃,以及前期計算出的園區環境總量控制上線、資源利用上線等,從土地投資強度、園區生產規模、工藝選型、產品類型等設定園區準入條件。(2)制定負面清單。依據工業園區的發展性質以及園區所在區域的環境要求,以及產業結構調整目錄、地方與園區控制單元、重點區域結合,制定限值或禁止入園產業負面清單,突出環境準入約束與引導功能。
3 結語
“三線一單”環境管理要求已經出臺,是國家環評制度改革的發展方向,也是工業園區建設和發展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的具體舉措,通過在具體環評編制過程中嚴格落實,有助于實現經濟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姜豐.工業園區規劃環評若干問題研究[J].北方環境,2017(3):37-38.
[2]蔚東升,逯飛,趙志勇.“三線一單”理論在規劃環評中的實踐[J].環境與發展,2018(1):34-35.
[3]林浩.淺談三線一單、排污許可在規劃環評中的應用[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8(8):356-358.
收稿日期:2019-03-20
作者簡介:王嬌(1985-),女,漢族,碩士研究生,工程師,研究方向為規劃環評、生態環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