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維
【摘要】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從情境體驗、角色扮演、競賽合作三個方面設計精巧的地理游戲,引導學生通過游戲在課堂上學習知識、發(fā)展能力,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為地理課堂添彩。
【關鍵詞】地理游戲 游戲教學 地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7-0164-02
游戲起源于人類勞動,勞動競賽可以認為是人類的最早期游戲。當代社會,游戲已經(jīng)成為一種文化,廣泛深入到我們的生產(chǎn)、生活、學習和工作領域。其實,在教育領域,游戲教學也是一種教學方法。游戲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一方面是為了適應地理課程標準的要求,即“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學生發(fā)展為本”,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為教學方式的改變提供一種參考;另一方面現(xiàn)今的中學生見多識廣、興趣廣泛、思想活躍、反應靈敏、求知欲強、好勝心強,喜歡表現(xiàn)自己。從思維特點來看,中學生的抽象思維開始逐漸占優(yōu)勢,但仍然偏重于經(jīng)驗,尤其直接經(jīng)驗對他們學習理解知識、發(fā)展能力很有幫助。
因此在初中的地理課堂中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生理特征、認知規(guī)律,設計一些學生們喜愛的小游戲,提供機會讓學生親自參與實踐,鼓勵學生自己觀察、思考,在游戲中建構知識,培養(yǎng)技能,體驗情感。根據(jù)筆者的親身教學實踐,將教學中設計的游戲做如下分類:
一、情境體驗類游戲——身臨其境,樂在其中
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tài)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fā)展的教學方法。
筆者在講解七年級上冊《人類的聚居地——聚落》時,考慮到聚落的選擇遠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因此在教學設計中,增添“穿越”游戲環(huán)節(jié),出示幾張流行的穿越劇的影視劇照(圖1),激起孩子們穿越到遠古時代的渴望,此時再公布游戲目的——考慮從土壤、資源、氣候等地理要素,找尋合適的居住地,使得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生動。
經(jīng)緯網(wǎng)的利用是初中地理教學的難點,為了化解難點,筆者在實際教學中設計了救援游戲,將全班的座位橫排豎排標示好經(jīng)緯度(圖2),同學們知曉自己座位的經(jīng)緯度,然后宣布游戲開始。現(xiàn)在我們班是一片茫茫大海, 有一艘輪船不幸觸礁,急需救援,全體請注意,出事地點為東經(jīng)10°, 北緯 20°附近洋面,1號救援隊員的位置是:西經(jīng) 20°, 北緯10°;2 號是:東經(jīng) 20°,南緯 20°;3 號為: 東經(jīng) 20°,北緯 30°,請你們?nèi)涣⒓葱袆樱?火速救援。( 學生離開座位、到達指定位置) 。學生在玩中學,做中學,空間感得到了培養(yǎng),既收獲了知識,又激發(fā)了興趣。
二、角色扮演類游戲——你扮我演,對話交鋒
心理學家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較長時間的角色扮演可以改變?nèi)说男睦斫Y構。學生在扮演過程中獲得真實、直接的情感體驗,所扮演的角色的某些特征最終能被“固定”在扮演者的心理結構中,使扮演者能更深刻地理解扮演的角色,從而更透徹地理解知識,提高學習能力。
在講解八年級上冊《自然災害》一課時,通過讀圖讓學生知曉各類自然災害的分布、成因以及危害后,設置角色扮演的游戲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進行全課鞏固(圖3)。讓學生來扮演一種自然災害,當扮演學生一邊指圖,一邊用繪聲繪色的語言描繪著災害行動路線,危害,發(fā)生原因等,給全班學生帶來巨大的沖擊,對自然災害的認識更加深入。
七年級上冊最后一章《發(fā)展與合作》一課中,我設計了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角色扮演的游戲(圖4),將全班同學分為兩大陣營,領袖對話、高端答辯,通過生生之間的對話游戲,配以動感的音樂,完成了讓學生理解“南北對話”間資源、科技、資金的貿(mào)易交流和合作,學生在這樣的游戲中掌握了學習知識、培養(yǎng)了表達能力、鍛煉了思辨能力。
三、競賽合作類游戲——你追我趕,共同進步
英國哲學家休謨說過,高尚的競爭是一切卓越才能的源泉。競賽合作類游戲不僅能增強學生的學習競爭意識和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而且能夠獲得在平時課堂上得不到的效果,對提高教學質量有促進作用。
每學期的期中和期末,我校地理組都會結合學科特點,舉行競賽合作類游戲以檢測同學們對于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對特別優(yōu)異的學生進行評獎,選拔出孩子們身邊的學科榜樣。這種競爭合作的游戲形式深得學生喜愛,不僅增加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也在游戲中鍛煉了孩子們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曾經(jīng)說過,“游戲是孩子的天性”。的確,游戲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種生動的“情景”,形成了一種無拘無束的活潑氣氛,在這樣的情景與氣氛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想象力與主動性最容易被激發(fā)出來,因而會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動機,隨著地理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有理由相信,游戲教學在初中地理課堂有著廣泛空間和強大生命,只要教師積極探索,將游戲教學和地理課堂完美整合,實現(xiàn)愉快的地理學習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李連寧.地理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7.
[2]徐婷.教育游戲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5).
[3]陸長軍.淺談初中地理游戲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基礎教育.2012(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