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榮春

【摘要】《禽病防治》是農業職業院校畜牧獸醫專業的主干核心課程,實踐性、操作性和技術性都很強,與畜牧獸醫行業緊密聯系。本文以能力培養為核心,以崗位需求為依據,以工學結合為理念,以教學方法和手段為載體,以靈活的考核為評價,以“雙師”教師為保障對《禽病防治》課程進行了改革創新探索,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實現了“零距離就業”。
【關鍵詞】中職 禽病防治 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7-0227-01
《禽病防治》是畜牧獸醫專業的主干核心課程,承擔著學生在獸醫臨床診療及禽類疫病防治崗位工作中應具備的臨床診斷、疫病防控的方法和能力。以服務“三農”為宗旨,以學生就業為導向,主動適應現代畜牧獸醫行業發展需求,課程組在教學過程中就《禽病防治》課程的課程標準、任務設計、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考核方式等內容進行改革創新與實踐。
一、以能力培養為核心,合理制定課程標準
通過對廣西地區養禽行業專家、養禽相關企業、同行學校及歷屆畢業生四個方向進行全面調研和深入分析,結合廣西禽生產特點,以禽病防治相關崗位所需要的素質、知識和能力為標準,以突出職業能力為核心,按照“工學結合,崗位輪動”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深入進行校企合作,合理制定課程標準。
即堅持現代職業教育“以就業導向”的原則,重構原有的課程體系,刪減難點和微觀知識。每學習模塊以一個或多個典型性或代表性案例為載體,根據各案例的具體特點進一步設有疫情報告、治療、防治、免疫接種、免疫監測、病因分析等全部或部分工作任務。
二、以崗位需求為依據,科學設計工作任務
課程組以服務于畜牧獸醫行業為宗旨,以行業崗位需求為依據,以學生就業為導向,充分調研了禽生產的流程,遴選出禽病防治相關的崗位,以典型工作任務為驅動,把職業資格標準、技術規范、先進技術、儀器設備引入課程中,校企共同制定課程標準、學習情境和工作任務,開發工學結合特色教材。根據養禽場禽病防治相關崗位要求共分為6個學習情境,27個工作任務,共計70課時。
三、以工學結合為理念,真正實現“零距離”上崗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明確指出:職業教育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隨著禽病防治相關領域新技術、新工藝、新成果的不斷涌現,將專業人才培養與企業更緊密地結合,真正實現“零距離”上崗。
學校依托畜牧獸醫專業指導委員會,建立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運行機制,與企業合作新建現代化養殖實訓中心和多家現代化養殖的教學實習點,使學生工作和學習交替在企業各崗位之間的輪動,實現教學環境與工作崗位緊密結合,圍繞禽病防治技術這一主線,讓學生全程參與養雞、鴨、鵝場中疾病的預防和控制生產,引導他們利用所學知識分析禽病防治的實際問題。
四、以教學方法和手段為載體,實現理實一體化
課程組在《禽病防治》創新教學過程中綜合運用啟發式、討論式、案例式等多種教學方法。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教師組成教學團隊,重點集中講授,分組進行輔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改變以課堂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實現課堂與實訓基地一體化,把課堂搬到實驗實訓室,實現“教、學、做”于一體。以工作任務為引領,采用項目教學法組織教學,把理論知識融入崗位工作任務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通過完成工作任務實現學習,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職業素質和綜合能力。充分利用實物、模型、多媒體、視頻錄像、網絡等教學手段或資源,變抽象為具體,使復雜為簡單,為學生自主學習搭建平臺。
五、以靈活的考核為評價,實施教學質量監控
課程組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改革《禽病防治》課程考核方式。采用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綜合評價學生學習效果。建立試題庫,實行教考分離,隨機抽題。采取筆試、口試、實際操作、現場答辯相結合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全面考核。頂崗實習期間,校企共同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核。為全面檢驗課程教學效果,建立相應的的評價規范程序及方法體系。采取學生評價、教師自我評價、教師相互評價、科組綜合評價及企業評價等方式,全面聽取意見和建議,綜合考評教學效果。并針對評價情況,及時反饋,便于教師改進。
六、以“雙師”教師為保障,提升教學質量
專業師資是人才培養質量的首要條件,擔任《禽病防治》課程的教師應具備“雙師”素質要求,具有指導學生診斷禽病的能力、預防和治療禽病的能力等,具備《禽病防治》、《畜禽解剖生理》、《動物藥理》等多門課程知識技能。課程主講教師至少有3年以上現場實際工作或實踐指導教學經歷,至少一年企業鍛煉經歷。企業兼職教師應具有豐富的生產經驗,專業技能強,具有高級工以上的職業資格證書。
經過實踐與檢驗,中職《禽病防治》課程通過以能力培養為核心,以崗位需求為依據,以工學結合為理念,以教學方法和手段為載體,以靈活的考核為評價,以“雙師”教師為保障等改革創新;提升《禽病防治》課程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響英,王冬梅,王立剛.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動物繁殖》教學創新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3年第27期.
[2]喬利敏,付靜濤,肖西山.基于職業崗位的《動物繁殖》課程的職業性教學設計與實踐[J].行業化壇,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