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敏
通過研究實踐表明,人類智力的主要因素就是思維創新能力和方法,人腦的開發與思維創新程度的高低、思維品質的優劣關系非常密切。“大腦無能”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存在的問題,關鍵是如何開發,如何將人的“潛能”轉換為實在的能力。眾所周知,環境藝術設計工作是一個需要具有創造性思維的從業人員的工作,換句話說,環境藝術設計工作其實就是一個創造性思維過程,它有其獨特的思維方式和邏輯規律,本文從不同的思維方式對環境藝術設計作品的影響角度出發,探尋思維方式對環藝設計作品的導向性。
人類的生活和工作是離不開思維的有效指引的,思維在人類的生活和工作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思維能力的增強,對于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反之,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人類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人類的思維方式對于環藝設計工作來說至關重要,直接左右或影響著環藝設計作品的導向性。
思維方式在環藝設計作品中的體現
很大程度上,環藝作品的設計形式和設計內容由思維方式來決定,環藝設計命題的多樣性也受到思維方式的影響。由多門學科交叉而產生的環藝設計,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不同的思維方式會使得環藝作品有不同的形態呈現,不僅如此,這些環藝作品的形式呈現出來的形式和內涵也不盡相同。
環藝設計作為一門新興的科學,他在公共空間設計、室內外空間設計以及城市規劃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環藝作品設計能夠關注人類社會的生存環境,能夠表達人們美的感受,通過這種關注和表達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根據每位環藝設計師的思維方式和設計理念的不同,其用心設計出來的作品也不盡相同。有時候,面對一個相同的設計命題,由于思維方式和設計理念的差異,最終設計師創作出來的作品會有明顯的差異性,因此,我們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思維方式對于環藝設計作品的多樣性的作用,它能夠促進環藝設計作品的多樣性,推動環藝設計這門科學的進一步的發展。
思維方式在環藝設計中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人類的任何活動都不可能離開思維的指導,思維方式體現在一切行為活動中,思維的概念具有模糊性,世界上的每個的思維方式都是不同的,在不同的思維方式引導下,人們的創造性活動也是不盡相同的,創新思維能夠幫助人們將自己腦中的信息、意識、知識進行重新的加工和組合,以打破傳統的思維方式,創造出新的觀點,在環藝設計的過程中運用創新型思維方式,可以使環藝設計作品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能夠幫助環藝設計作品達成設計目的。
思維方式對環藝設計具有導向性
對于導向性這一概念,我們可以從字面意思上進行理解,導向性其實就是方向性與引導的結合。思維方式能夠對環藝設計作品進行方向性與引導作用,且主要是對環藝設計作品的獨特性進行方向性與引導。此外,還應當著重注意的是,思維方式對環藝設計作品的導向性與引導作用是互動的,并不是獨立的、單方面的,環藝設計師在思維方式的導向性和引導下,創造出具有其獨特性的環藝設計作品,并從作品當中獲得更多的感悟與信息,從而促進其思維方式的不斷發展。
1.思維方式對作品的主題、內容具有導向性
環藝設計作品應當具備一定的主題感,在具備良好的功能與使用價值的基礎上具備一定的主題感的環藝設計作品才是一個好的作品,而這里所說的主題感的主要來源就是設計師對思維方式的應用。眾所周知,2008年奧運會的主建筑鳥巢就是一個十分優秀的環藝設計作品,它不僅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價值,還兼具了主題感,它是對中國科學社會發展的高度濃縮。
2.思維方式對作品的技術、形式具有導向性
以“新技術主義文化價值觀”為主題的環藝設計作品的最主要特點就是對民族環藝設計作品和利用高科技手段的鄙視。以“新技術主義文化價值觀”為主題的環藝設計作品十分重視建筑空間造型、光影表現與中性方格網等表現手法的運用。如美國麻省伍斯特克大學圖書館的設計,該館是由美國環藝設計大師J·約翰森設計的,這個環藝設計作品在雕塑手法上的運用使建筑本身獨具個性,富含了一種粗重狂野的美感。
3.思維方式對作品的材料、語言具有導向性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物質豐富的世界,豐富的物質為環藝設計提供了多種多樣的建筑材料。環藝作品意義一般都是通過不同的建筑材料進行闡釋的。環藝設計作品通過對鋼筋水泥的利用,能夠將時代生活的快節奏體現的淋漓盡致,通過素雅的木屋,將人們閑適的情懷體現出來。
4.思維方式對環藝設計實用性的導向性
與普通的藝術作品不同,環境藝術設計作品即要具備其可供欣賞的特性,還要滿足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需要。例如應用于住宅區的環境藝術設計,應當將人們的“日常生活”置于首要位置,在設計的過程中,應當考慮孩子和老年人的運動需求,還要注意的是,在進行空間設計的時候,一定要對空間進行合理的劃分,避免給人以擁擠感,這樣做有利于人們的身心健康。
5.思維方式對環藝設計的生態導向
與其他藝術作品不同的是,環境藝術作品具有其獨特的生態性,正因如此,在環藝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圍繞“生態性”這個主題進行設計,一定不要偏離這個主題,只有這樣,才能夠保障環藝設計作品具備獨特的“生態功能”。環藝作品的“生態功能”對于生態的保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所以,在進行環藝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著重考慮環藝設計所用的材料、結構,是否能夠達到保護生態的效果。
6.思維方式對環藝設計的美觀性導向
環藝設計的作品作為藝術和生態的完美結合,應當在具備生態性的基礎上,符合美觀性,盡可能的滿足人們日益提高的需求。眾所周知,不同的搭配結構以及不同的材料就會產生不同的藝術,不同的風格,設計師思維方式的不同決定了對環藝設計藝術、風格的不同,也就是說,偏離環境藝術設計的建筑,所呈現出來的風格是不同的。由此,我們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在環藝設計的過程中,思維方式對其的美觀性起到導向作用。
環藝設計作品的呈現方式隨著思維方式的變化而變化
通常情況下,人類的科學思維并不怎么考慮生命或存在的終極意義,而是考慮現實意義。環境藝術設計作品是由許多相互作用的部分組成的。從實用意義上來說,這些系統的整體意義是大于部分之和的。正式這些部分,決定了設計師的思維在環藝設計中只能是眼前的、當下的,但是,它并不是要求我們一成不變,而是要求我們隨需而變。
在“設計”這一范疇內,既包含小器具類的物件,又包含那些大到對人類社會生活中的一切內容的設計,不論是具體設計還是環藝設計,無不需要思維方式的引導,可以說,“設計”其實就是人類思維方式和思維演化的過程的體現。還要著重注意的是,思維方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變化的,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逐步變化的。正因如此,設計師在進行環藝設計的時候,他的思維方式必然是不斷變化的。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環境藝術設計也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為廣大人民群眾呈現出了一個個完美的、先進的環藝藝術作品,激發了環藝設計師的創造性思維,正因如此,我們可以充分的了解到在環藝設計發展的過程中,創造性思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結語
近年來,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社會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隨之提高,但是環境問題卻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為了滿足人們的需要,從保護環境的角度出發,環境藝術設計應運而生,環藝設計在給使用者帶來“美”的享受的同時,也滿足了人們對生態的需求,所以我們應當仔細的研究思維方式多環藝設計作品的導向性,以此來促進環藝設計的發展。
(作者單位:廣州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