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更新和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變革,我國的進入了全媒體的時代,新的時代背景,為齊魯傳統手工藝的傳承和發展帶來的新的契機。全媒體打破了傳統手工藝傳播的時空限制,豐富了其發展路徑和方法,對我國傳統手工藝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國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十分重視,對文化產業的創新和發展提出了一系列舉措。傳統手工藝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我國關注的課題之一。齊魯大地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因子,幾千年來孕育出豐富多樣的傳統手工藝。而新媒體的強勢來襲,改變了以往的信息傳播交流模式,人們獲取信息和表達情感更多地依賴于互聯網,這就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帶來了新契機、新思路。
全媒體與傳統手工藝的互動關系
全媒體擁有強大的網絡功能,以實現三網融合、三屏合一,即信息傳播采取文字、圖畫、聲音等多媒體表現手段,將廣播電視網絡、電信網絡、互聯網三網融合,將電視、電腦、手機三屏合一,用于廣播、電視、出版、報刊、網站的不同媒介,從而實現突破時空限制獲取想要獲取的各種信息。傳統手工藝是我國自古流傳下來的以手工勞動制作而成的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的工藝作品,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同時具有一定功能性和裝飾性。傳統手工藝是我國珍貴的文化財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區域傳統的手工藝更是像一面鏡子般折射出這個區域的風土人情、生活百態,體現著一個區域的經濟文化特征。
全媒體時代打破了傳統的手工藝的封閉性,為傳統手工藝提供了新的傳播和流通渠道。首先,全媒體豐富和發展了傳統手工藝的存在形態和展出模式,使手工藝文化的傳播空間更加廣闊。手工藝可以通過電視、網絡以影像的方式,動態地展示給人們,提高手工藝品的美感,引起人們的關注,從而開創手工藝現代化的生存格局。全媒體的發展一方面為傳統手工藝的發展帶來的機遇,另一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是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必然趨勢。全媒體時代,要求傳統手工藝不斷吸收符合時代的新鮮元素,改變以往的呈現方式,使傳統工藝品集歷史性和現代性于一體。
齊魯傳統手工藝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
齊魯大地鐘靈毓秀,孕育出不少出色的手工藝人,造就了種類繁多的手工藝品。這些手工藝品文化底蘊豐厚,特色鮮明,風格獨特,代表著悠久而燦爛的齊魯文化。如臨沐的柳編,現在還流傳著“種植杞柳喜洋洋,一畝能抵三畝糧”的說法,體現著齊魯大地的民間風俗。冠縣面塑,俗稱“面老虎”,是民間藝人用剪刀和梳子做成的,生動精美,還承載著戰國時期的一段歷史。另外,山東還有剪紙、石雕、絲絹烙畫、圣繡、桑皮紙、琉璃瓦等小工藝品,都具有鮮明獨特的藝術價值。
就目前山東省傳統手工藝發展的現狀來看,呈現出可喜的趨勢,在文化產業扶持政策的帶動下,一批手工藝產品正在消費市場上進行流通,但是,也存在不少問題。一是手工藝種類發展不均衡,手工藝市場遭遇冰火兩重天,石雕由于規模生產較大,形成了一定的產業格局,產值頗高,而有一些極具藝術價值和市場需求的工藝品卻得不到有效宣傳和開發;二是傳承模式單一,在全媒體時代,一些手工藝生產仍然不能夠緊跟時代步伐,沒有充分利用新媒體等手段進行推廣,特別是缺少海外推廣;三是缺乏品牌意識,在深度開發上力度不夠,沒有深入挖掘其歷史文化價值,沒有在包裝上下功夫,附加值較低;四是制作上忽略現代人的生活需求,與現實生活脫節,不能進行有效改良,適應現代化生活。另外,人們的文化意識有待加強,對傳統手工藝的興趣不足,也影響了傳統手工藝的傳承和發展。
齊魯傳統手工藝的傳承途徑及開發建議
全媒體時代,齊魯傳統手工藝的傳承和開發一定要創新思維,利用多種手段,打破傳統的手工藝發展格局,讓手工藝品走向全國各地,走向世界。
1.創新齊魯傳統手工藝傳承模式
利用新媒體手段,建立起齊魯傳統手工藝的“活態”、“立體”的傳承模式,利用圖片、影像,建立動態的展示模式,深入發掘傳統手工藝的新的存在形態。如借鑒《舌尖上的中國》的媒體傳播模式,對齊魯傳統手工藝進行活態介紹,吸引更多觀眾。另外,可以開展手工藝制作大賽等媒體電視節目,提高其趣味性和參與性。
2.樹立齊魯傳統手工藝品牌優勢
努力樹立齊魯手工藝品牌優勢,提高手工藝品的附加值。如江西景德鎮陶瓷名滿中華,齊魯也應積極建立自己的新媒體宣傳平臺,推出齊魯的品牌,利用微信、微博、人人網等社交網站,以及淘寶、京東等購物網站,進行廣泛的推廣,讓品牌的價值優勢得到體現,讓手工藝品創作財富。另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要運用網絡積極擴展海外通道,打開國際市場。
3.實現齊魯傳統手工藝的開發的現代化
受全媒體的影響,人們的認知、審美都發生著變化,齊魯的傳統手工藝,不能拘泥于傳統的窠臼中,應大膽創新改良,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和習慣,保留傳統手工藝的精髓和傳統技法,創造出更加符合現代人的手工藝品。
另外,要積極提高民眾的文化自覺意識,讓人們重新感受傳統文化的洗禮,所以要通過全媒體多種媒介手段,來提高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感受傳統手工藝的魅力,參與和學習傳統手工藝。總之,要與時俱進,借助全媒體的傳播手段、形式,將此結合現代生活,運用于齊魯手工藝中,使其達到更好的傳承,實現其藝術價值和市場價值。
(作者單位:山東女子學院)
作者簡介:陳媛( 1987-),女,籍貫:江蘇,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