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建筑裝飾市場也在快速的成長成熟當中。社會對專業人才需求的增長,對于新時期相關專業教學工作的開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對于現階段我國土木工程專業中,建筑裝飾設計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工作開展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在土木工程專業中,建筑裝飾設計本身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綜合性,其中包含了設計、創意、制作、技能等多方面的內容,本身教學內容相對系統化和全面化。但是,現階段我國的裝飾設計教學過程中,其教學過程存在著理論與技能不平衡的現象,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藝術素養和技藝水平的教學分配不夠合理。這種不平衡與不合理的問題,勢必會影響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并且也難以適應現階段社會發展中,多變的用人需求。因此,大力開展相關教學改革與實踐工作就成為了現階段裝飾設計專業教學中所應該關注的重點問題。
教學方面的改革與實踐
在進行教學方面的改革過程中,教師首先要關注對學生對設計專業興趣的引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一些設計歷史、藝術作品等,讓學生對于設計過程逐漸通過感性方面的了解,提高設計興趣,并且讓學生不再對多種多樣的設計作品感到陌生。對于一些生活中常見的設計實例,教師可以結合理論進行講解,深處淺出的讓學生掌握藝術規律。通過結合生活實例,學生也可以感覺到藝術設計與生活的密切性,從另一方面來說也可以轉化成學生的內在學習的強大動力。在授課方式改革上,教師也要進行合理的創新,通過不同形式教學方法的整合,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良好的培養。例如,通過案例教學法,可以讓學生主動的對案例進行探索,提高學生思維活躍度,讓學生更好的對知識點進行深化和理解。設計作品的講評,則可以讓學生對于其他學生的設計作品進行點評,在點評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對自身存在的不足進行了解,并且更好地調整自身的專業學習方向,在點評的過程中也可以提高自身應變能力和交流能力。另外,教師也要關注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裝飾設計過程是藝術思想與情感轉化的過程,學生如果缺乏足夠的創新精神,其設計出的作品也就會千篇一律,顯得“無精打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創新意識的培養,通過科學的設置練習環節,讓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激發。
實訓方面的改革與實踐
實訓課是讓學生更好地提高自身實際動手能力的有效環節,也是深化理論知識,鞏固基礎的過程。在實訓課堂上,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小型設計任務,再合理搭配相應的指導與圖紙講解,充分利用課堂時間。一般來說,多媒體授課已經成為當前實訓課的主要選擇。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要對設計圖進行提前準備,給予學生布置一些課前任務。學生在進行課前任務準備的過程中,可以對一些具體的設計手法、設計要素搭配等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這樣對于后續實際動手操作有著良好的準備作用。在實訓課堂中,教師通過相應的講解,對學生的實際設計中的問題進行指出,并且肯定學生的一些正確的設計理念,在交流的過程中,逐漸滲透設計方法的相關知識與規律,讓學生在動手和思考中逐漸掌握更多的設計知識。另外,在現階段裝飾設計專業發展中,很多CAD軟件、3DMAX建模軟件、PS圖像處理軟件的應用,已經成為學生的必備技能。教師在實訓課中,也要有意的引入相應軟件的操作教學,讓學生實際動手來完成整個設計過程,進而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讓學生在日后走入工作崗位中可以第一時間上手來完成設計任務。
考核方面的改革與實踐
科學的考核評價,可以更好地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和能力水平進行界定,有助于后續教學工作的改進和調整。在進行相應考核評價的過程中,要本著全過程、全公開的素質化考核原則,關注學生能力方面的成長,而不是傳統考核中只關注學生的紙面成績。一般來說,考核評價可以采取“五、二、三”的原則。即實訓成績占整體成績的50%,技能考核占20%,期末考試成績占30%。實訓成績考核要關注學生日常實訓課的參與情況,并且在每一堂課都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核與記錄,保證學生課堂參與的有效性。技能考核與期末考試成績考核上,主要針對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實際動手設計能力的考核,教師要有所側重,重視對學生技能掌握深度的考核。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土木工程專業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裝飾設計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相關教學工作開展中,教師要力爭通過合理的教學改革,達到理論知識教學與技能教學平衡的目的,合理配置教學資源,從而更好地培養出優秀的專業設計人才。
(作者單位: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作者簡介:詹松(1978-),碩士,講師,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從事藝術設計教學多年,教學經驗豐富,主持多項室內設計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