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嫻 魏天剛
城市是人們生活的載體,人們生活品質的好壞與城市公共空間內的規劃建設緊密相關。城市中有形或無形的設計都應該為所有人的共同需求服務,而這樣的設計應該是安全、舒適、人性化、美觀、環保、與環境相融合的。
通用設計
“通用設計”這一詞是由美國設計師朗·麥斯開始大量使用的,他認為“通用設計”并不理想,更準確的說應該是一種設計方向——“全民設計”。它首先是針對所有人的共同特性,共同需求對人們所處的環境、使用的物品進行設計,使之安全、舒適、便捷、美觀、人性化、與環境相融合并且是環保的,甚至它不只是具象的設計,也可以是抽象的,是無形的。無障礙設計只是通用設計的一個部分。
西安通用設計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1.西安現狀
西安現轄9區4縣,總面積9983平方公里,人口741萬人。西安現有57.8萬殘疾人,123萬老年人,人均壽命逐年增長,社會已向老齡化過渡,老年人和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的需求已經把無障礙建設提升到了城市發展與建設的重要地位。西安市無障礙設施建設工作從2001年開始起步,2005年被命名為全國首批、中西部地區唯一的12個無障礙設施建設示范城市之一。
2.存在的問題
(1)信息傳達
信息傳達是人們能否順利出行的重要環節,以西安的城市規模自然會有大量的信息產生,這時我們便要考慮環境的主題、使用者以及城市容貌來進行規劃整理。西安在車行方面的信息傳達系統基本完善,可以保證出行者正常并有秩序的出行,但對于步行者來說街道上的信息傳達系統則需要根據環境及行人的靈動性在國家規范的基礎上進行調整。
(2)街道設施服務
1)盲道設施與街道信號裝置
雖然西安的盲道鋪設與街道信號裝置在主要街道上基本全部覆蓋,但也要考慮到使用率較高的十字街道或交通較為復雜的街道。其中盲道的鋪設在街道環境中最為顯眼,但是根據國家規范我們發現部分鋪設結合相應環境并不符合標準,反而對使用者們帶來了麻煩。而部分街道信號器裝置的功能較為單一,大部分主要考慮的是視覺或聽覺障礙者,并沒有考慮到老齡人士與兒童或者行動不便者。
2)公交車站
在城市部分設施中功能單一或缺少人文關懷,公交站臺就較為典型,西安大部分的站臺主要起等車的作用,在時間流逝的過程中我們是否可以考慮將車輛信息、天氣、新聞等有效信息融合進去。我們發現只有在主要的站臺才會有車輛信息的盲文,這也僅是站在視覺障礙者的角度。
3)主題空間設施
西安主題空間較多,例如大雁塔廣場以及西安世博園等,這些地方人員流動量大,基礎設施與基于人文關懷的設施還是不夠完善,尤其在這些空間有著提供休閑放松的特性,如果能增添一些交互設計,我想應該能使環境更加人性化。
設計方法與整改建議
城市標識:
城市標識是城市設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城市中充當傳遞信息,指引方向的重要功能,信息是否有效的傳遞,幫助到所有的人,尤其是需要關懷的人士,標識的造型、色彩、字體、符號包括每一個細節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1)造型
造型是標識給使用者的視覺第一印象,很多標識的獨特造型使得本身成為一種被識別的地點信息,尤其對于老年人、兒童、智力障礙者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可以加深使用者對該地點的印象,比如在娛樂場所我們可以強調標識的個性化造型,以提高它周圍環境的識別性。
(2)色彩
色彩是標識中重要的元素,尤其色彩的對比應用有助于老年人、視覺障礙者。人們還常利用顏色對人們進行心理暗示或影響。老年人大多都患有青光眼等眼疾,老年人眼睛的晶體可能會變黃、變濁,色彩如果不巧妙應用便會給老齡人士帶來視覺障礙。通過一些實驗數據我們發現互補色越相近、或者明度差越大,分辨性就越高。色彩都有自身的性格,在交通標識中紅色表示停止或禁止,黃色表示注意,綠色表示安全、通行。合理的色彩應用能給所有人提供簡單、便捷的信息。
(3)文本信息
文本信息首先要考慮到它的識別性和易讀性,黑體、無襯線字體是識別性較高的字體,文本信息主要是給步行者與車行者使用的,所以要考慮到字體的大小,而對于老年人與視覺障礙者而言字體應偏大,對于外國人來說文本信息需要國際化,對于兒童與智力障礙者要注意他們對信息的理解程度。
(4)符號
對于國際都市來說符號的設計應用越來越重要,圖形符號可以解決語言不通,交流不暢的問題,符號的設計應該是形象易懂的,并且國際化的,使老年人、外國人在讀取信息時不會出現理解障礙,對于兒童要照顧到他們的心理,圖形符號應該具有趣味性。
展望西安未來發展趨勢
通過以上的概念分我們應對西安未來的城市公共空間通用設計乃至全國的通用設計都充滿信心,設計師應該多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上分析城市公共環境的設施設計,而對于使用者來說應該多參與到設計師的工作中來,為設計師提供意見,共同建設使自己安全、舒適、和諧、環保的城市生活。在城市公共環境中人們還應該提高個人素質修養,共同維護無障礙設施,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對此,我們應該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對城市公共空間通用設計進行不斷的完善以及對城市建設的規范對癥下藥,考慮到具有矛盾的設計并和諧解決。
如我們所見,古城西安正向一個無障礙、充滿人文關懷的新興城市悄然轉變。
(作者單位:陜西科技大學)
作者簡介:王靜嫻(1991-),女,山西省長治市,陜西科技大學,學生, 2013級碩士,研究方向:視覺傳達;
魏天剛(1974-),男,陜西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平面設計、企業形象設計、標識系統設計、信息溝通設計、博物館和企業館展陳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