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娜

一年多以前,眉山市東坡區復興鄉群英村還是一個財務管理混亂,村“兩委”沒有凝聚力,得不到群眾信任的村子。如今,群英村已經一躍而成為全鄉綜合考核排名第一。
“鄉上開展專項整治,重點規范了村級財務管理,堅持村財鄉管,村級集體資金使用必須經村民監督委員會和民主理財小組審核后報經鄉鎮(街道)復核,同時堅持財務公開和村級零接待等,不僅是為了考核過關,更是為贏得群眾的信任。”村支書謝全安告訴記者。
今年,我省啟動新一輪“三分類三升級”行動,進一步整頓后進基層黨組織。從4月到6月,重點開展宗族宗教黑惡勢力、村務居務財務和民主管理混亂、侵害群眾利益問題、社會治安問題和信訪矛盾糾紛集中等專項整治,集中解決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各地結合專項整治,整頓村務村財,著眼常態長效,邀請群眾參與,共同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健康發展。
交給村民明白賬
“過去幾年,煙盒上寫個在哪兒吃飯就給入了賬。村財鄉管后,也沒有向我們公開具體賬目,我感覺村級財務太混亂了。”群英村村民唐繼軍這樣評價以前的村組財務工作。
在“三分類三升級”行動中,眉山市以開展專項整治為抓手,大力整頓后進基層黨組織。市紀檢部門嚴肅查處了一批不按規矩辦事、“三資”管理混亂、執行惠民政策優親厚友的典型案件。此舉倒逼基層干部規范履職,村級組織常態運行,有效促進了后進基層黨組織轉化升級。
東坡區復興鄉在開展新一輪后進基層黨組織專項整治過程中,創新推出季度考核,從嚴管理村組干部。每個季度末對全鄉村組干部進行考核打分,年末綜合分數并公布,成績直接與績效工資和創先評優掛鉤。
“開展這項工作的目的,主要是讓每個村組干部及時了解自己的工作得失,有利于下一步開展工作有的放矢。”復興鄉黨委書記張羅丹介紹說。
在我省,由于村務不公開,財務管理混亂,造成群眾意見多、干群關系緊張的情況還有不少。南溪區留賓鄉馬村就因此被評定為后進村黨組織。在新一輪整頓行動中,留賓鄉針對全鄉村務進行了一次全面的專項整治,鄉黨委專門成立了清理小組,對馬村財務進行了全面清理,并召開村民大會,逐戶核實賬目,向村民交出了明白賬,重新贏得了村民的支持。
為進一步加強村級財務管理,規范財務收支行為,宜賓縣各鄉鎮成立“三資代管中心”。各村當月所產生的支出,經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村監委會主任審核后,由報賬員每月定期向鄉鎮“三資代管中心”報送支出票據,接受代管中心再審核。南溪區則在全市率先成立村級財務審計中心,分級對城郊接合部村(社區)進行全覆蓋的財務審計,聘請專業中介機構對13個重點整頓對象進行專項審計。
宜賓縣普安鎮安明村支書袁燕說:“村級財務實行‘三人簽字、兩級公示后,各項收支清楚明白,群眾對我們工作的質疑大為減少,我們與群眾的距離越來越近了。”
著眼常態良性運行
如何使專項整治常態化,各地也進行了探索實踐。
巴中市采取每季度一次專項督查。每季度由市委組織部牽頭開展后進基層黨組織整頓專項督查,不打招呼隨機抽查3-5個后進基層黨組織,對督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反饋,責令限時整改,并建立整改臺賬,納入下一季度督查范圍,有效避免了整頓工作“兩張皮”。2015年第一季度對33個基層黨組織進行了督查指導,梳理問題16個,已全部建立整改臺賬。
“我向組織和群眾保證,如果今年不能實現轉化升級,我愿意從崗位上退下來。”最近,在通江縣后進黨組織書記座談會上,一名后進黨組織書記當眾表態。
通過開展專項整治,村務工作公開規范,黨員干部設崗定責落實,不僅贏得群眾信任,還帶動了黨員積極參與村上的工作。
“說話沒人聽,辦事沒人跟。”洪雅縣將軍鄉高巖村村民曾這樣評價村干部的干事作風。但通過對村級黨組織開展干事作風、辦事效能的專項整治后,村民們發現,“村里的黨員干部現在熱情多了”,68歲的老黨員陳光富還主動承擔起了矛盾糾紛調解的職責,幫助村“兩委”做政策宣傳和矛盾調處工作。高巖村全體黨員干部正努力摘掉后進黨組織的“帽子”。
如今在青神縣河壩子鎮安家壩村,黨支部每月召開支委會、支部大會和黨小組會已經形成慣例,其中,每月15日召開的支部大會“黨員干部小講壇”由書記講黨課,老黨員講黨史,致富能手講技術,村民代表互動議事講安家壩和諧美好“大發展”。
“安家壩的村風民情在全鎮最好,各項工作在安家壩推行,鎮黨委非常放心。”河壩子鎮黨委書記鄭亮總結安家壩實實在在變化的背后,最關鍵的就是專項整治推動了各級黨組織以“釘釘子”精神將各項工作抓好落實,并形成常態化良性運行。
集中整治 群眾參與
開展信訪矛盾糾紛專項整治,集中解決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是整頓后進基層黨組織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古藺縣白泥鄉白泥村曾是有名的“上訪村”、“貧困村”。“剖析以往產生的各類矛盾,根本原因是干群溝通少、誤解多、辦事不公。”村干部尹世杰說。
在整頓后進基層黨組織行動中,白泥村調整了村“兩委”班子,針對矛盾糾紛多的難題,在全村開展了“突出社會矛盾和信訪問題集中排查化解”專項活動,召開村民小組會議,了解社情民意,廣泛征求村民意見,建立臺賬,做到一案一臺賬,并對臺賬進行動態跟蹤管理,要求每次調解都要見成效。
白泥村十四組的尹尚杰,曾與其弟尹尚松因土地權屬爭議問題多次上訪。“我們的案子由瀘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后,我和尹尚松都不服,準備再上訪”,尹尚杰談起上訪經歷時說。面對尹尚杰3年來的老大難問題,村班子從徹底解決該案出發,經法院同意,召集雙方當事人共協商洽談10余次,歷時兩個月最終將該矛盾糾紛成功化解。
白泥村存在的矛盾糾紛得到及時有效調處,再無上訪事件發生。村民也為現在村干部真切務實的辦事作風“點贊”。
為促進后進基層黨組織轉化升級取得實效,一些市縣還積極探索創新了專項整治機制,發動廣大社會群眾參與到專項整治行動中。
“整改清單、明確整改時限、責任人、工作舉措……”最近,一份份整改承諾卡發放到了巴州區平梁鄉松林村群眾手中,村黨支部將存在的突出問題列入整改承諾卡,邀請群眾參與專項整治的全程監督,受到了群眾的普遍歡迎。
南溪區在整頓過程中自始至終堅持由群眾來監督,整頓成效請群眾來評判,著眼長效健全現場評諾機制,防止“治標不治本”、“舊病又復發”。同時,將轉化升級的推進情況與后進黨組織班子履職情況、工資績效掛鉤,全力推進后進黨組織轉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