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梅
在二級課程目標描述中指出:“學生能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并能在圖片的提示下描述或講述簡單的小故事;能根據圖片的提示寫出簡短的語句?!?要想達成上述目標,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充分挖掘插圖這一課程資源,發揮插圖的教學功能,充分發揮課文插圖的課程資源價值,提高教學效率。
插圖雖然是不可或缺的課程資源,但筆者發現現行英語教學中,插圖使用存在以下誤區:一是舍本逐末,忽略教材插圖。部分教師對教材語篇中的插圖視而不見,總喜歡想方設法的去找一些課外的圖片資源,替代那些與語篇內容十分吻合的教材資源,其結果是刺激了學生的視覺神經,卻削弱了對課文內容的關注,嚴重違背了新課程提倡的“低成本、高效率”的教學原則。二是走馬觀花,濫用教材插圖。部分教師只注意到課文插圖直觀形象這一特點,沒有深入挖掘插圖和課文文本之間的關系,導致使用插圖時機和方式不當,最終沒發揮插圖的作用。還有教師沒有充分意識到課文插圖的功能和意圖,誤認為插圖是可有可無的擺設,并沒有將其作用真正發揮出來。
一、借助插圖,導入新課
筆者有幸聆聽吳中區某英語學科帶頭人的一堂六上Unit 8 Chinese New Year的展示課。中國新年這一話題在一年級教材中已有所涉及,但相比六年級的教材,一年級內容比較淺顯,一幅圖即能揭示單元的主題。六年級教材更加注重對中國新年習俗細節方面的內容。本課的重點是學習be going to 的基本用法。在出示課題后,執教老師首先是向學生展示Anna坐在電腦前寫電子郵件的畫面,隨后引導學生猜測她寫信的內容,并結合文中出現的幾個時間段,初步滲透be going to 的基本用法,然后逐步引導學生感知課文,理解和學習課文內容。教師巧妙地借助教材中直觀,形象的圖文資料,幫助學生打開思想的閥門,成功實現了對新課的導入。
二、借助插圖,預測課文內容
在教授三下Unit 4 Wheres the bird?中cartoon time這一板塊時,教師可以先出示Bobby和Sam捉迷藏的圖片,然后向學生提問:Wheres Bobby? 讓學生預測故事內容。在學生爭先恐后回答問題過程中,本單元表方位的句型: Its on/in/under/behind the...等都和盤托出。隨后教師設計一些聽讀任務,通過聽錄音,觀察圖片等活動來驗證學生的種種猜測,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
三、運用插圖,輔助課文復述
例如上第七單元Its late,教材提供了Mike從起床到匆忙上學的一系列情景圖片,學習完課文內容后,教師就借助這些圖片要求學生復述課文內容。考慮到學習者還缺乏一定語言知識,教師在讓學生復述前,先給出每幅圖的關鍵詞,為學生的語言產出提供一定的信息支撐。在復述過程中學生根據關鍵詞提示,將課文內容進行深加工,語言組織和口頭表達能力在這一語言輸出過程中得到了充分鍛煉。
四、憑借插圖,總結提升課文
以蘇州市新教材培訓上,教師K對四下Project1第一課時的教學為例,探討課文插圖在提升教學內容方面的作用。四下Project1的復習內容包括第一至第四單元內容,四個單元的內容分別是:Our school subjects,After school,My day 和Drawing in the park.這一課時教學主要是討論學生的學習生活?;疽笫菍W生能完成四會單詞的拼讀和說寫任務。K借助課文圖片,將school life 分別延伸為busy,colourful,happy,see and play,love。特別是在最后的總結環節中,學生借助教師出示的課文圖片,逐步將思想升華為愛班級,愛學校,愛家庭,愛祖國,愛生活的高度,充分體現了課文插圖的魅力。課文所提供的插圖都為英語語篇教學創設良好的語言情境,學生在觀察插圖,反復誦讀中,了解文本內涵,在積極思考中積淀了語感素養。正是有了形象直觀的課文插圖的描述以及教師循序漸進的引導和學生積極思考才使學生領悟到語言文字的魅力。
綜上所述,插圖在日常教學中有著重要的功能,需要我們一線教育實踐者根據教學實際的需要,順應課堂教學的生成,隨機應變,靈活調整教學設計才能發揮其積極作用。同時,也要求教育實踐者和研究者以及教材編者,從關注插圖表面的表意功能到深入研究每幅插圖對教學,對學生思維的影響。只有將理論研究和實踐結合起來才能把插圖的功用發揮到極致,最終提高小學英語語篇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朱新華.讓小學英語教學因為插圖而精彩——淺談插圖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上旬.2014.
[2]殷希萌.利用插圖輔助小學英語語篇教學方法談[J].校園英語:教研版.2011.
[3]林莉.插圖,不可忽視的教材資源——談插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校園英語.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