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4日,日本召開特別國會,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在眾參兩院的首相指名選舉中勝出,成為第97任首相。在“安倍經濟學”前景難料、東北亞形勢波詭云譎的背景下,第三屆安倍內閣在戰略和政策上如何選擇
贏得較長執政時間,繼續推行既定方針
本次提前解散眾議院進行大選,對安倍和自民黨而言,既是策略性的主動謀劃,也是戰略性的被動選擇。2014年9月初的內閣調整說明安倍本來無意在短期內提前大選,但接下來的形勢發展出現了兩個對自民黨政權不利的因素,迫使其不得不做出解散眾議院的決策。一是三季度經濟數據表明日本經濟連續兩個季度衰退,“安倍經濟學”效果遭遇強烈質疑;二是11月初的民意調查顯示,有71%的民眾表示“現在的情況不能增加消費稅”。因此,安倍認為如果趕在經濟復蘇停滯的情況變得更壞之前,宣布推遲增加消費稅并進行大選,對執政聯盟更加有利,同時也可以打在野黨一個措手不及。
事實證明,安倍和自民黨取得了成功。自公執政聯盟在眾議院選舉中獲得了超過三分之二席位數的326席,而最大在野黨民主黨只有73席,安倍內閣的執政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在自民黨內,盡管2015年秋季將迎來總裁選舉,但贏得首相連任并受到各派支持的安倍繼續當選總裁幾乎沒有任何懸念。根據規定,自民黨總裁可以連任兩屆即六年。理論上說,只要不出大的意外,安倍的首相寶座可以坐到下次眾議院選舉的2017年。
較長的執政時間保證了安倍有較大空間可以繼續推行其既定方針。在12月24日宣布的新一屆內閣中,除了防衛相由江渡聰德換成前防衛廳長官中谷元之外,其他成員全部留用。而江渡是因為此前政治獻金丑聞選擇不再連任,與內閣人事安排無關。大選后內閣保持原班人馬在日本歷史上非常少見,充分表明安倍對政權穩固的信心和繼續推行既定方針的決心??梢韵胍?,第三屆安倍內閣的政策將與第二屆基本相同,不會有大的變化。
但是,安倍內閣絕非高枕無憂。在大選中取得明顯優勢,并非因為執政黨太強,更主要是因為在野黨太弱。民主黨自失去政權后一蹶不振,沒有具足夠號召力的黨首來重整旗鼓,所謂的“第三極”勢力也都已經作鳥獸散。日本公眾對此非常清楚。關于自民黨獲勝的原因,日本媒體的輿論調查顯示,回答“沒有能夠與安倍政權相抗衡的在野黨”的受訪者占85%,回答“安倍政權受到好評”的僅有11%。這種無可選擇的失望讓日本選民對大選日益冷淡,本次選舉的投票率為52.66%,創下日本戰后以來的最低紀錄。
經濟“最優先”,繼續發射“第三支箭”
對于上述隱憂,安倍和自民黨當然也很清楚。因此,新內閣上臺后一再強調要將經濟放在“最優先”地位。12月24日,安倍在內閣成立后的第一次記者會上就表示:“只有獲得了強有力的經濟才有可能著手完善社會保障以及教育財源,并在加強外交、安保方面有所作為。因此我承諾要最優先提振經濟”,強調新一屆安倍內閣不會改變以經濟為主體的路線。無論是安倍內閣的支持率,還是自民黨政權的長期存續,最根本的保障都是經濟成績,因為這才是選民最為關心的課題。新內閣成立后日本經濟新聞社的民意調查顯示,對于希望安倍內閣優先處理的政策的問題,所占比例最高的回答是“養老金等社會保障”,占53%;相比之下,“修改憲法”的比例最低,只有9%。
第三屆安倍內閣提振經濟的辦法,就是把“安倍經濟學”進行到底。然而,2014年連著兩個季度的衰退已經宣告了“安倍經濟學”的“前兩支箭”——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的失敗。這些政策都是治標不治本,不過是在用短期手段來解決日本經濟的長期問題?!鞍脖督洕鷮W”的政策甚至還自相矛盾:安倍一方面想要通過量寬政策來刺激消費,但另一方面又大幅度提高消費稅,嚴重挫傷消費積極性。安倍內閣今后要做的是繼續發射“安倍經濟學”的“第三支箭”,即進行結構性改革。
結構性改革針對的是造成日本經濟衰退的一些長期問題,如人口老齡化及勞動力供給不足、勞動生產率和競爭力下降、非金融部門的公司治理難題等。對此,安倍在新內閣成立后反復表示了一往無前的決心:“我正在全身心投入,推進日本戰后的一場大改革”,并強調“一定不會讓改革出現倒退或疏漏”。他已經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改革方案。
但是,“安倍經濟學”未來必然挑戰重重,步履維艱?!暗谌Ъ钡慕Y構性改革注定是一個長期而痛苦的過程,并不是短短一兩個任期內就能夠推動的。為了降低日本財政的國債依存度,除了通過增稅來“開源”外,安倍內閣還將通過削減社保、醫療等福利來“節流”,比如考慮從2017年4月起廢除按特例減輕75歲以上老年人醫療保險費用的措施。但這不僅會進一步打壓民眾的消費能力,也可能會引發對安倍內閣的不滿。
堅持修憲擴軍,實行“務實”外交
修憲擴軍是安倍最大的政治目標和長久的夙愿,第三次組閣后只會更加迫切地推進。安倍在內閣成立后的記者會上直言不諱地說:“修改憲法是自民黨成立以來的一個重要目標。可以說是一次歷史性的挑戰?!奔幢惆烟嵴窠洕旁谧顑炏鹊匚?,主要目的之一還是爭取選民支持,使執政黨在一年半后的參議院選舉中獲得超過三分之二以上的議席,為實現修憲擴軍鋪平道路。對于民調中民眾對修憲關注度最低的狀況,安倍表示“將努力加深日本國民對修憲必要性的理解”。
然而,安倍在第三任期內的修憲擴軍行動并不能像以前那么肆無忌憚。首先,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在這樣一個高度敏感的時間點上,安倍及其內閣成員多少要有點收斂,以免引起中韓和其他國家的強烈反應。其次,在東北亞國際關系日益復雜的形勢下,美國不希望日本再帶來更大的亂子,并希望其與中韓改善關系。因此,第三屆安倍內閣的修憲擴軍將會體現出安倍鮮明的“務實”特色,即說兩面話、做兩面事。
一方面,安倍在歷史問題上會有一些表面上照顧中韓等國舒適度的言行。比如,安倍在當選后表示:“包括(對過去殖民統治和侵略行為表示道歉的)村山談話在內,我們將全面繼承歷代內閣有關歷史認識的立場?!绷硗?,安倍任內可能不再參拜靖國神社。但必須注意的是,安倍在論及二戰結束70周年談話的內容時還說:“希望積極闡述戰后的歷程,以及日本將作為怎樣一個國家如何為地區和世界做出貢獻”。至于不參拜靖國神社而代之以奉納供品,實際上并沒有什么區別。
另一方面,安倍在條件成熟之前仍將以迂回方式架空和平憲法,推進擴軍。在日本國會2015年1月即將討論的安全保障法制草案中,有兩點非常值得關注:一是關于集體自衛權,規定了作為解禁條件的“存立事態”的概念,即“有密切關系的其他國家受到武力攻擊,日本的存立受到威脅,日本國民的生命及自由存在從根本上受到顛覆的明顯危險”。二是日本將廢除《周邊事態法》對自衛隊活動地區僅限于日本周邊的規定,代之以《支援和協助活動法》,取消地理上的限制。該法案還將允許自衛隊支援美軍以外的其他國家軍隊,隨時可以向海外派兵,并為外軍提供武器彈藥。此外2015年在日本政府嚴控開支的情況下,日本軍費仍將以2%的速度增長,主要用于擴充離島防衛用裝備產品等。
從安保和經濟兩方面加強美日同盟關系仍將是日本外交的頭等要務。2015年,日本要力爭如期與美國完成兩大文件的最終落實:安保上是《美日防衛合作指針》的修訂,經濟上則是TPP協議的簽署。對于其他國家,安倍將會繼續其“地球儀外交”,到處推銷其“積極和平主義”。
(《世界知識》2015年第2期 唐奇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