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開始,尤其要突出問責,要通過問責一個,警醒一片,推動責任落實到位。可以說,今年是“責任追究年”,五次全會已經發出了明確的信號,各級黨委和紀委一定要高度重視起來。
日前,中央紀委研究室理論研究處處長蘇靜做客網站在線訪談,以“2015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主要任務”為題與網友在線交流。
強化責任追究
針對落實“兩個責任”方面,中央紀委研究室理論研究處處長蘇靜在訪談中介紹,今年一方面要強化主體責任落實,在鞏固省區市、中央和國家機關部委落實主體責任成果的基礎上,把責任落實到地市一級和國有企業黨組織。
蘇靜說,另一方面是要強化責任追究。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去年在責任追究方面已經查了幾個典型,黨內外反響都很好。今年開始,尤其要突出問責,要通過問責一個,警醒一片,推動責任落實到位。可以說,今年是“責任追究年”,五次全會已經發出了明確的信號,各級黨委和紀委一定要高度重視起來。
談到八項規定等方面的問題,蘇靜介紹,特別需要引起重視的是,今年要把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行為列入紀律審查的重點,作為紀律處分的重要內容;同時,不僅要嚴肅查處頂風違紀者,還要問責其所在地區、部門和單位的黨委和紀委,要通過問責讓各級黨委和紀委把作風建設的責任擔起來。
在加強紀律建設方面,蘇靜指出,就今年而言,一是要全面落實黨章賦予紀委的基本職責。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是黨內監督的專門機關,檢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的執行情況,是黨章賦予的重要職責。各級紀委要加強對四中全會精神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令行禁止,確保中央政令暢通。同時,還要強化對紀律執行情況的檢查,保證黨內監督權威、有效。二是要與時俱進地修改完善黨內法規和相關法律。黨規黨紀是管黨治黨建設黨的重要依據,必須根據形勢發展不斷加以完善。同時,還要根據“三轉”的實踐,研究修訂行政監察法。
針對推動組織和制度創新方面,蘇靜表示,按照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的《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實施方案》,三中全會《決定》36條規定的改革任務要在本屆內集中完成,任務是十分艱巨的。因此,推進改革必須堅持立行立改,不貪大求全,不熱衷于發文件,不等和靠,看準一條就改一條,發現一個問題就解決一個問題,狠抓改革措施落實。
蘇靜在訪談中指出,在“強化上級紀委對下級紀委的領導”方面,今年要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全面實行下級紀委向上級紀委報告線索處置和案件查辦情況制度;制定實施省區市、中管企業紀委書記、副書記提名考察辦法。
在“加強巡視監督”方面,今年還是要突出一個“專”字,加大專項巡視力度。通過創新巡視方式,出奇不意攻其不備,讓心存僥幸者感到震懾常在。此外,還要加大對國有企業的巡視力度,實現對中管國有重點骨干企業巡視全覆蓋。
執紀者必先守紀,律人者必先律己
“廣大紀檢監察干部要敢于擔當、敢于監督、敢于負責,努力成為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監察隊伍。”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這是寄望也是教誨。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把落實總書記的要求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強化自身監督,始終確保紀檢監察干部隊伍成為黨紀政紀的忠誠衛士,成為嚴懲腐敗的鋼鐵拳頭。
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和教訓證明,紀檢監察干部敢于擔當、敢于監督、敢于負責,就能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注入強勁動力;相反,不想監督、不敢監督、不會監督,黨紀政紀就必然失之于寬、失之于軟。
早在去年的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明確要求,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增強黨的意識、責任意識,用鐵的紀律打造一支忠誠可靠、服務人民、剛正不阿、秉公執紀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多次強調,“信任不能代替監督”,“我們這支隊伍自身要是偏出一寸,紀檢監察事業就可能偏出一丈”,“對自身的監督必須更加嚴格,執行紀律必須更加剛性”。
“紀檢監察機關承擔著純潔黨的隊伍、維護黨的肌體健康的重要使命。己不正焉能正人?需要持之以恒地加強作風、紀律、班子和制度等建設。磨刀不誤砍柴工。”中央紀委廉政理論研究中心副主任孫志勇表示。
堅決防止“燈下黑”
“全會審議并通過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申維辰、梁濱嚴重違紀問題的審查報告,確認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之前作出的給予申維辰、梁濱開除黨籍處分的決定。”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公報甫一出爐,這段僅僅80字的話語,便引起了輿論的高度關注。
“對于嚴重違紀的中央紀委委員進行審查,表明中央紀委不光‘老虎、‘蒼蠅一起打,而且還敢于清理門戶,解決內部‘燈下黑問題。”有媒體如此評價道。
從加強紀律審查全過程管理,到開展清退會員卡活動;從對紀檢監察干部違反八項規定精神案件點名道姓公開曝光,到設立紀檢監察干部監督機構;從對紀檢監察干部配偶子女移居國(境)外情況摸底排查,到對自建培訓中心存在的問題自查自糾……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以一項項抓鐵有痕的舉措,加強對紀檢監察干部的執紀監督。
“2014年查處違紀違法紀檢監察干部1575人,其中廳局級34人、縣處級229人”——中央紀委監察部不久前通報的“成績單”,便是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自身監督成效的有力佐證。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表示:“正人先正己是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建設的政治要求,也是紀檢監察機關保持監督獨立性和公正性的客觀要求。”
通過梳理不難發現,在十八大以來的歷次中央紀委全會上,“用鐵的紀律打造過硬隊伍”已成為王岐山逢會必提的重點內容——
二次全會上,提出“用鐵的紀律打造人民滿意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
三次全會上,強調“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用鐵的紀律打造紀檢監察隊伍”;
四次全會上,要求“用鐵的紀律建設全黨信任、人民信賴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
五次全會上,指出“落實監督責任,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
以鐵紀鑄造鐵軍。面對依然嚴峻復雜的反腐敗形勢,唯有以絕對忠誠標注精神高度,以鐵的紀律打造過硬隊伍,以擔當精神激發干事熱情,努力建設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監察隊伍,才能為奪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新勝利提供有力支撐。
(人民網 2015.1.21;《中國紀檢監察報》2015.1.23 何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