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謊,鼻尖會發熱
西班牙格拉納達大學研究發現,當人們說謊時,的確存在類似于“匹諾曹效應”的現象,但并不是像童話中那樣鼻子變長,而是鼻尖變熱。
研究人員通過實驗發現,人體某些特定區域的溫度會隨著情緒的變化而改變。研究者用熱成像技術測試志愿者的鼻尖溫度后發現了該效應。志愿者自己也能感受到鼻尖的溫度有所上升,這一溫度的上升是由說謊所產生的焦慮感引起的。研究進一步發現,人說謊時,調節體溫的大腦島葉皮質被激活,這是鼻尖溫度升高的主要機制。
健身時看綠色緩解疲勞
近日,發表于《環境科學和技術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首次證實,在綠色環境中鍛煉能提高情緒、活力和愉悅感。也就是說,戶外鍛煉有益身心。
科學家分析,人們在短波長顏色(如綠色和藍色)的環境下會產生平靜的感覺,而在長波長顏色的環境下更容易興奮和激動。這一現象可能是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出現的。因為對于原始人類來說,綠色的環境意味著充足的食物和水源,對綠色的積極感覺在進化過程中進入大腦,并保存至今。
生氣時吃藥降低藥效
研究發現,心情的好壞會影響藥效的發揮。尤其是生氣時立馬吃藥,藥效會大大降低。這是因為生氣、煩躁、郁悶等不良情緒會影響內分泌、免疫系統功能,減弱人體抗病能力,影響藥效發揮,延長治療時間。臨床發現,有些老年高血壓患者一旦情緒改善,按時服藥后,藥效能得到良好發揮,血壓也就能降下來了。
好情緒還有暗示作用,即使服用劑量較小的藥物也會達到比較好的治療效果。
音樂可治愈腦損傷
近日,有研究者發現,音樂有治愈腦損傷的功能。紐約科學研究院就音樂和思想升了一個專題討論會,音樂治療師孔切塔·托馬一諾與患者一起致力于研究神經學問題,如大腦損傷、帕金森病以及腦卒中等,后者會導致患者失去記憶,以及運動和語言功能等。然而,音樂結構和情感內容能夠幫助患者重新恢復功能。
眨眼睛可以提高注意力
研究發現,眨眼睛可以幫助人們把注意力集中在周圍的世界。當人們閱讀時,讀完每個句子就會眨眼,而聽演講的人往往在演講者停頓時眨眼。因此,我們可能會下意識地把眨眼作為一種精神休息,暫時關閉視覺刺激,集中注意力。
九成直覺會成真
今大會不會下雨、出門可能遇到熟人……每天我們腦子里都會有很多這樣的直覺和靈感。有趣的是,90%0的人能做出準確預測。
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表不,大腦的多巴胺系統會在意外事件發生時,向腦部其他區域發送信號,幫助人們做出適應性決定。因此,直覺與人們以往的生活經驗是密切相關的。說到底,直覺準不準,還是經驗說了算。
屋里太悶影響決策
開會時間越長,越感劍憋悶,思路也越來越不清晰。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顯示,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會影響人們的決策能力。
研究者發現,當受試者處于二氧化碳濃度為1000毫克每立方米的環境中時,他們的決策能力會出現明顯下降;當環境中二氧化碳濃度為2500毫克每立方米時,他們的決策能力會大幅度下降,主要表現為工作能力下降,認知功能失調,無法進行積極主動的工作。
研究者認為,室內應合理通風,以避免員工因為決策能力下降而造成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