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凱歌 秦新生
摘要:通過實地調查廣州市廣雅中學校園園林植物種類及其配置現狀,共統計園林植物1 95種,隸屬于77科1 50屬,其中喬木類74種,占38%;灌木類71種,占360%;草本類48種,占25%,藤本類2種,占1%。對廣雅校園內景觀植物物種組成、應用頻率、觀賞特性及季相景觀進行了分析,總結出校園植物造景具精致性、多樣性、地域性、文化性、主體性五大特點。
關鍵詞:廣州廣雅中學;校園植物造景;植物多樣性;嶺南園林文化
中圖分類號:S68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2641(2015)06-0066-04
收稿日期:2015-01-09
修回日期:2015-03-30
歷經風雨的百年名校,都有深厚的人文歷史、令人稱道的歷史建筑、濃郁的地方特色、成熟的校園景觀建設。良好的校園環境能夠滿足師生對于教學、學習、生活、娛樂等諸多方面的需求,植物景觀作為校園景觀的重要組成要素,可以美化環境、陶冶人的情操。要營造優良的育人環境和探尋校園植物造景的一般方法,就必須把研究的視角放在有深刻文化底蘊的歷史名校,在老校園景觀構成要素中吸收營養。然而目前有關歷史名校的研究較少,僅見有歷史名校資源與優勢、景觀更新和優化的一般方法以及校園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對歷史名校植物景觀專項研究涉及較少,本文特選取廣州市具有代表性的歷史名校廣雅中學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校園植物及其景觀應用的研究,探討其植物造景特點,并對其存在問題提出改進意見。
1 研究地概況
廣雅中學位于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廣雅路,占地面積達10.5萬m?,創建于1888年,前身是清朝兩廣總督張之洞創辦的廣雅書院,并與湖北自強學堂、兩湖書院、上海南洋公學合稱為當時中國“四大書院”。2002年,廣雅書院與中山大學校內建筑群“康樂園早期建筑”成為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126年的辦學歷史造就了廣雅中學良好的園林綠化環境,百歲山長樓、冠冕樓、百歲橋、湖心亭依然挺立,瓦印上刻有“廣雅書院”字樣的圍墻歷經百年仍屹立不倒,校園內植物物種多樣性豐富,植物景觀古樸厚重,263年的樟樹Cinnamomum camphora依然郁郁蔥蔥,植物造景精雕細琢,充滿地域風情,極具文化底蘊,在同類別植物造景上堪稱廣東省乃至華南地區的經典,榮獲“全國創建綠色學校活動先進學校”“全國百年名校”等榮譽。
2 調查方法
在查閱廣雅中學園林綠化有關資料的基礎上,于2014年10月對廣雅中學進行了實地調查,對校園內植物應用種類、頻率、應用形式、觀賞特性等進行采樣、拍攝,記錄統計,并對調查到的植物進行分類鑒定,分析校園植物組成、應用頻率、觀賞特性及景觀特點。其中,應用頻率是指調查記錄的同種園林植物在校園各樣方中出現的次數。
3 結果與分析
3.1 植物組成
校園共統計記錄園林植物195種,隸屬于77科150屬,木本落葉植物20種,木本常綠植物127種,落葉樹種與常綠樹種的比值為1:6。其中種類應用最多的科包括棕櫚科(12種)、桃金娘科(10種)、桑科(9種)、竹亞科(8種)、天南星科(8種)、龍舌蘭科(8種)、百合科(7種)、大戟科(6種)、夾竹桃科(6種)及楝科(5種),喬木類74種、灌木類71種、草本類48種、藤本類2種。
3.2 應用頻率
排在前10位的植物種類包括榕樹Ficus micrvcarpa(17次)、大葉榕Ficus virens var sublanceolata(10次)、木棉Bombax ceiba(8次)、散尾葵Dn7sis lutescens(8次)、朱蕉Cordyline fruticosa(8次)、 蒲葵Lrwstona chinensis(7次)、白蘭Michelia alba(6次)、印度橡膠榕Ficus elastica(6次)、假連翹Duranta erecta(6次)、鵝掌藤Schefflera arboricola(6次)等。應用次數最多的科是桑科(36次),其次有棕櫚科(30次)、桃金娘科(20次)、天南星科(17次)、夾竹桃科(14次)、木蘭科(13次)、龍舌蘭科(13次)及竹亞科(13次)。
3.3 植物觀賞特性及季相景觀
將校園植物按照其觀賞特性進行分類統計得出,觀形植物77種,占39%;觀葉植物56種,占29%;觀花植物55種,占28%;觀果植物12種,占6%。其中觀花植物種類繁多,大紅花Hibiscus rosa-sinensis、葉子花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 夾竹桃Nerium oleander、 黃槐Senna surattensis等花色豐富花期長的植物構成校園四季如春、花開不斷的生動畫面。觀葉植物中彩葉植物19種,視覺效果鮮明的紅色系有變葉木Codiaeum variegatum、朱蕉、紅背桂Excoecaria cochinchinensis和紅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等;黃色系的花葉艷山姜Alpiniazerumbet‘Variegata、黃金榕Ficus microcaipa‘Golden Leaves等; 紫色系包括小蚌蘭Tradescantia spathacea‘Compacta、 吊竹梅Tradescantia zebrina等;具斑塊和條紋的彩虹龍血樹Dracaena marginata‘Tricolor、 花葉假連翹Duranta repens‘Variegata、百合竹Dracaena rejlexa、花葉冷水花Pilea cadierei等,為校園景觀增添了色彩斑斕的效果。
校園落葉植物種類較少,一些落葉樹種如大葉榕、木棉、洋紫荊Bauhinia variegata、 雞蛋花Plumeria rubra‘Acutifolia等應用次數達6次以上,樸樹Celtis sinensis、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zun、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垂柳Salix babylonica等季相景觀效果顯著。其次,一些盛花期不同的觀花植物,如早春觀花植物木棉、錦繡杜鵑Rhododendron。pulchrum、洋紫荊,夏秋季觀花植物金苞花Pachystnchys lutea、大花紫薇、蓮Nelumbo nuafera、水鬼蕉Hymenocallis littoralis、狗牙花Tabernaemontnna drvaricata、 雞蛋花及秋冬季觀賞植物美麗異木棉Chor7sjaspeciosa、血茶Camellia japonica、紅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等也增加了校園景觀的季相變化。
3.4 造景特色
3.4.1 精致性
校園環境整潔優美,親切宜人,主要體現在校園各區對植物材料的精心選擇、精細養護管理及對植物造景的精心營造等方面。如校園古樹養護管理支架采用仿自然樹干形式做支撐,使之與自然環境相融合;叢植的3株金邊寶巾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Lateritia Gold葉片密集、姿態各異、清秀可愛,傾斜的姿態使它們呈相互顧盼之勢;建筑墻基植物造景采用福建茶Carmona microphylla、金葉假連翹Duranta erecta‘Variegata、小蚌蘭3種不同色彩的造型植物交替配置,形成節奏和韻律;蘑菇型造型木在校園中大量應用,株型圓整,新穎別致,使校園整體植物景觀統一并富于自身特色(圖1)。
3.4.2 豐富性
豐富性主要體現在校園植物種類及造景方式的多樣。精致的養護管理使各具特色的觀賞性植物呈現優美的形態、絢麗的色彩,發出沁人的芳香,構成豐富多彩的景觀。據實地調查,共統計記錄校園植物195種,隸屬于77科,喬灌草植物資源豐富,藤本植物較少,然而垂直綠化景觀豐富,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附著墻壁向高處延展,氣勢壯觀,薜荔Ficus pumila造景形式靈活多樣,應用廣泛。草質藤本麒麟葉Epipremnum pinnatum、五爪金龍Ipomoea cairica、圓葉牽牛Ipomoea purpurea、綠蘿Epipremnum aureum等植物也豐富了垂直綠化的形式,賦予物體生機,使環境更加整潔美觀、生動活潑。
植物造景既采用古典植物造景寫意手法,展現少而精的個體美,通過植物體現文化內涵,追求深遠的意境(圖2);同時又結合現代植物造景及西方造景手法,以孤植(圖3)、叢植、色塊種植等手法,造景生動、自然,形式靈活多樣,或與建筑相配,相互借景,相互襯托,協調而柔和,使建筑及其環境更加優美動人和富有生氣;或與山石相配,增添野趣,凸顯主題;或與水景相配,探向水面的枝條,或斜展,或拱曲,在水面都可形成優美的線條,顯出自然景觀的樸素和寧靜;或于建(構)筑入口及道路兩側等地采用規則式對植、列植、模紋、色塊等配置,形成疏朗明快、規整有序的景觀(圖4~7)。
3.4.3 地域性
廣州市地處我國南亞熱帶,鄰近熱帶,在植物造景上體現出南亞熱帶向熱帶過渡的特色,體現這種特色的植物主要是棕櫚科、桑科榕屬、南洋杉類、桃金娘科、蘇木科等科屬的植物。棕櫚科植物形體輕盈,給人感覺瀟灑飄逸,散發出熱帶特有的韻味,校園棕櫚科植物種類多達12種,居各科植物之首,其中散尾葵、蒲葵應用次數僅次于桑科榕屬植物,桃金娘科種類10種,僅次于棕櫚科植物,蘇木科如黃槐以及南洋杉類景觀效果顯著。
此外,校園植物造景多使用具濃厚嶺南風土文脈的植物,如嶺南傳統民居喜栽竹類,無論住房村舍,或河沿山旁均可見到竹類叢生,校園竹亞科植物8種,粉單竹Bambusa chungii、小琴絲竹Bambusa multiplexAlphonso-Karriil、黃金間碧竹Bambusa vulgaris‘Vittata、佛肚竹Bambusa ventricosa應用于校園各處,其他園景樹如羅漢松Podocaipus macrophyllus在廣東地區民間素有“家有羅漢松,世世不受窮”的說法;蘇鐵Cycas revoluta葉硬如鐵,被認為具有避邪鎮宅的作用,常在嶺南庭院大門入口對植;嶺南佳呆龍眼Dimocarpus longan、荔枝Litchichinensis、 楊桃Averrhoa carambola、人心果Manilkra zapota、芭蕉Musabasjoo、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番石榴Psidium guajava、杧果Mangiferaindica、黃皮Clnusena Iansium以及榕樹、洋紫荊、木棉、三角梅等在校園植物景觀中的配置應用,不僅豐富了嶺南植物景觀特色,而且重現了嶺南風土神韻,有效增強嶺南植物景觀的人文內涵。
3.4.4 文化性
校園室外環境文化氛圍濃郁,主要體現在尊重歷史、植物造景精致及植物材料具有文化寓意等方面。
校園中保留了入口處的護院河以及冠晃樓兩側的荷塘,建筑前的古石橋將樓前的河渠分為兩個方形池塘(圖8),兩棵高大的木棉樹分列于樓的兩側,開花時,滿樹一片火紅;池中種滿荷花,盛開時,荷香“心人心脾,岸邊垂柳輕飄”。整體既保留了百年前校園布局的精華部分,又結合了功能性布局的現代設計理念,對學校來說保留的是一份珍貴史料,對學生來說保留的是源遠流長的學校精神。這具有深刻歷史文脈的校園布局讓廣雅學子受到文化的熏陶,感受到校園文化源源不斷的生機活力。廣雅中學有一由廣雅校友的資助建造的百米長的漢白玉浮雕長廊,記錄著廣雅中學的百年光榮歷史,展現廣雅百年歷史的滄桑變遷,也象征著中國百年來的風云變幻。浮雕長廊的建造,不僅僅展示了廣雅中學深厚的文化底蘊,重現了張之洞的辦學理念,還勉勵了在讀學生要不斷進取,與時俱進,成為走在時代前端之人。學校十分重視對古樹的保護,校園內有百年古樹24棵,樹齡最大的樟樹已有263年,它們見證了廣雅中學的歷史,對古樹進行掛牌標識,能激發學生對植物探知的樂趣。
在植物材料的選擇上,注重選用具傳統文化內涵及嶺南風土文脈的植物進行造景,如校園大量應用竹亞科植物:或與景石相配,突顯主題;或與建筑相配,柔化建筑邊角;或與水景相配,形成一道秀麗的屏障;或片植做障景分割空間。在文化史上,竹既是“歲寒三友”之一,也是“植物四君子”之一,象征人品清逸、氣節高尚。自古文人雅士鐘愛竹,如史上著名的“竹林七賢”,他們不同流俗,率真灑脫而歸隱竹林,形成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魏晉風流”。大文豪蘇軾盛贊竹子“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令人俗”,表達中國文人淡泊、清高、自持、正直的品格。荷花冰清玉潔,比喻了人性的至善、清凈和不染,校園內湖心亭下滿塘蓮花,如一片神圣的凈土,滌蕩人們的心靈,讓人們在世俗的熏染下,仍然保留一份純真;木棉歷來被視為英雄的象征,是廣州市的市花,庭院中雄偉的木棉樹鮮艷似火的大紅花,比喻英雄奮發向上的精神……廣雅校園內植物景觀巧妙利用了植物的象征意義,完成了植物對于人精神的陶冶,達到育人于景的目的。
3.4.5 主體性
廣雅中學是廣州市百年歷史名校之一,校園植物景觀的空間布局及景觀營造具民族風格和園林特色,規劃布局規整,景觀整潔有序,空間序列收放自如,或開敞明朗,或曲徑通幽,各區景觀風格迥異,植物材料的選擇也不盡相同,展現一派勃勃生機的自然風光。入口廣場古樹彰顯歷史名校的厚重感;中庭休閑活動區或結合水池,或結合微地形營造自然活潑的休閑活動空間;建筑末端則是主景區,大片荷塘輝映著主體景觀湖心亭,岸邊景色明媚,壯闊的景觀使人豁然開朗;校園盡頭則是寓教于樂的生物園,走進小門,陣陣桂花香氣撲鼻,園內種類豐富,特色植物眾多,園中景亭供學生學習交流娛樂;穿過生物園則是另一處幽靜的場所,古老的建筑前叢生幾株桂花,掩映在大片黃金間碧竹中,人們流連在此校園美景中心情亦開朗而寧靜。張之洞定名“廣雅”,取義“廣者大也,雅者正也”,強調所培養的人要“知識廣博,品行雅正”,即“德”與“才”的和諧,校園植物景觀豐富雅致而整潔有序,與規則式整體布局相統一,景觀環境美觀大方、典雅別致,給人以欣欣向榮的感覺,可謂景如其名。
校園植物造景除了富有特色鮮明的主題,即造景符合校園特色的景觀觀賞性、科普教育性、文化性、歷史性以及地域性等,還結合各種休閑設施,如中庭樹池下設置的坐凳,林下、草地及各處布置的石桌等滿足人們進入綠地進行休閑、娛樂和交流等的需求,做到景為人用,富有人情味,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4 結論與建議
歷經百年的歷史沉淀,廣雅中學已經發展形成一座古樸、雅致、韻味深厚的嶺南文化特色校園。校內以棕櫚植物、榕屬植物、開花喬灌木、彩葉植物、嶺南特色果樹、竹子及開闊的荷塘或清幽的水池與嶺南古典建(構)筑物相互配合,形成具有強烈南亞熱帶特色的自然風光,校內百歲山長樓、冠冕樓、百歲橋、湖心亭掩映在具有濃厚嶺南風土文脈的植物中,蘊含著濃郁的歷史文化韻味。
校園植物景觀充分發揮植物造景的科學性、藝術性與文化性,注重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走進廣雅中學,人們能夠感受到與其他學校截然不同的校園文化氛圍,而景觀步移景異、各具特色讓人陶醉。改建的建筑與歷史遺址的完美融合,既保留了珍貴的歷史文脈、延續了優秀的校園精神,又體現了具有時代氣息的校園文化。綜合可見,校園通過營造豐富的植物景觀,既可以展示一個學校的精神風貌、文化氣質和校園環境,又可以體現它的歷史沉淀、文化底蘊及時代特色。
調查還發現廣雅中學校園局部地塊土壤裸露,大塊綠地只有地毯草覆蓋,未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并且草坪中也被踐踏出小路。較偏僻角落景觀顯得雜亂,有待進一步管理,在做好保護的基礎上,還應進一步完善。此外,植物造景的文化特性比較隱晦,如學校采用的嶺南傳統植物材料大多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以及文化色彩,應引起人們的重視,使之得到更好保護及宣揚,充分發揮其景觀和教育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