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妍 孫鑫濤 王照清 王夢雅
隨著我國城鎮化和農業商品化進程的完善,家庭農場已成為必然趨勢。但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尤其是配套服務措施的不到位成為制約家庭農場進一步發展的桎梏。通過對家庭農場的配套服務狀況進行研究,提出問題和主要對策,服務三農,推動家庭農場發展。
目前我國已有家庭農場87.7萬多個。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由傳統小農生產向社會化大生產加快轉變。
國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率先建立家庭農場注冊登記制度,制定專門的扶持政策,為家庭農場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但家庭農場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尤其是配套服務措施的不到位成為制約家庭農場進一步發展的桎梏。
存在的問題:缺乏農資和農機服務,我國家庭農場小而弱的缺陷加之金融機構缺乏政策支持,家庭農場資金困難成為影響其發展的重要原因,資金缺乏使得農場無法獲得充足農業生產資料;缺乏市場銷售服務,由于市場經濟存在著盲目性、滯后性等弱點,市場信息不對稱加之農民消息較為閉塞,導致農產品市場供求失衡,出現農民增產不增收的現象;缺乏農業技術服務,由于國家科技下鄉政策有一定的局限性,難以保證全面覆蓋,因此農業技術服務的提供顯得尤為重要;缺乏物流運輸服務,由于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城鄉在消費、觀念等諸多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距,鄉村物流業的發展較緩慢。農產品物流技術水平且損耗嚴重;缺乏法律援助服務,土地使用權是農民最大的資產,關系到他們的切身利益,需要慎重對待。相關法律援助服務的提供是必要的;缺乏農業保險服務,由于農業保險的投保人絕大多數為農民,其文化水平較低,保險知識匱乏;農業保險的標的物多為農作物、牲畜等,品種復雜且分散;影響農業保險的災害形式多樣。農民需要農業保險服務的幫助。
解決問題的措施
借鑒美國農場,美國農場擁有完整的種植、加工和生產體系,且全部自動化,現代生產要素大大提高了農場的經濟效益,標準化的生產零件式的方式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新形勢下我國農業可根據自身特點取長補短。
提供農機和農資服務:降低種植成本,提高集約化水平。
將各種農機設備出租給農場主以及提供種子、化肥等物美價廉的農資產品。農資服務和農機服務的提供不僅大大降低了農場主的種植成本,提高了家庭農場的集約化經營水平和生產效率,促進農業轉型發展。
提供產品銷售服務:促進農產品按需生產,降低農產品消耗。產品銷售服務,是為家庭農場各種農產品的種植信息,市場供求信息,指導農民種出市場需要的,提高盈利能力的服務。
提供農業技術服務:提高農業勞動者自身的專業化水平。農業技術服務,以提供種植指導,園藝技術服務以及植保服務三種服務形式,對農場作業人員進行技術培訓,提高勞動者農業技能。
提供物流運輸服務:節約流通費用,保證農產品的新鮮品質。
物流運輸服務, “縮短”農場與市場的距離,從而保證農產品的新鮮品質。同時以發達的農業信息流為基礎,提高農產品附加值。
提供法律援助服務: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法律援助服務,為家庭農場提供具有法律專業能力相關服務,致力于家庭農場相關的土地流轉等問題,為家庭農場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
提供農業保險服務:降低農民損失。農業保險服務,根據各農場的實際情況,并且考慮到農業的特殊性,為其量身定做合適的保險業務,使農民損失降到最小,從而促進家庭農場的發展。
提供種植規劃服務:實現土地價值最大化。種植規劃服務,為農場提供用地規劃和種類規劃,通過土地管理人員利用專業設備對農戶已有土地進行合理規劃,做到“地盡其用”,實現土地價值的最大化。
提供助貸服務:幫助農戶解決融資難題。助貸服務,幫助農戶進行貸款流程全方位引導,使農戶更加方便快捷的完成貸款手續,幫助農戶解決融資難題。
建立綜合配套服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不同農場的配套服務概況:我國的家庭農場大體分為五種類型。一是一家一戶,獨立經營。。二是一家原來分居的,現在聯合創辦家庭農場。三是親戚故友聯合。四是兼業性家庭農場,除經營糧食生產外,剩余人力從事其他副業生產。五是廣開門路,創辦多種經營專業家庭農場。如家庭林場、雞場及農產品加工作坊等。
建立綜合配套服務的必要性。這五種不同類型的家庭農場需要不同的配套設施來與之適應。家庭農場的發展,需要有致力于為家庭農場的生產經營提供有償服務,最大限度的方便農民種植土地,不斷推出新的服務項目,帶領農民進入高產高效的規模化經營的新時代的綜合配套服務商。
建立綜合配套服務的重要性。綜合配套服務的逐步建立并完善,有利于保障農資安全,保障產
品銷售渠道暢通,提供專業的農業技術,保障物流運輸順暢,保障農
民法律權益不受侵害,家庭農場的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撐。
配套服務對家庭農場發展的影響。家庭農場配套服務能幫助家庭農場主解決溝通、用地、農資、融資、保險等一系列問題,使得生產標準化、經營規模化、管理企業化,有力推動家庭農場發展。
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建立配套服務的積極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京津冀地區經濟實力增強,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有較大提高。但該區仍然面臨農產品標準化.優質化水平低,農產品加工業和物流業落后,農業中間環節利潤流失過多等問題。且在京津一體化背景下城市化加快,大批農村勞動力涌入城市,農村勞動力削弱,導致農村大片土地撂荒。
配套服務的建立能夠促進農場增加產量,提高產業收成,擴大農場規模,提高種植效率,使得農場生產標準化,提高專業化水平。
推動土地流轉的規范性和有效性。配套服務的建立,有利于政府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將農民分散的土地集中起來,發展優質高效農業,推進農村土地有序流轉和土地資源合理配置。
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合理分配。配套服務的建立,有助于完善家庭農場的經營模式,吸引勞動力。解決家庭農場缺少勞動力的問題,調動了剩余勞動力的積極性,合理分配并利用了勞動力,提高勞動生產率。
推動實現現代化農業的健康發展。配套服務的建立,有助于家庭農場生產的專業化和加速農業產業化的一體化。帶動農業服務的社會化。家庭農場經營的專業化需要社會為其提供諸多方面的服務,促使農村剩余勞動力、非農產業組織和人員進入農業服務領域,促進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健全,提高農業產業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能力,加快現代化農業的進程。(作者單位:河北農業大學商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