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相信很多人都對雙11時馬云現場督戰天貓商城一分鐘破億的銷售盛況印象深刻。不可否認,電商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經濟發展迅猛的生力軍。但是,作為設計專業的教師,我想從自己的專業角度來談一下基于電商購物環境下快遞包裝的現狀,為了這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亟待做出的調整和規范。
一、電商購物環境下催生的快遞包裝的現狀
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全國電商物流包裹超過了140億件,預示著“快遞時代”的正式到來。這些快遞包裝通常作為一次性包裝使用,不能重復利用。而電商們為了使自己的貨物能安全到達消費者手中也是層層包裹,無形中又增加了廢棄包裝的量。
我國對快遞封裝用品的強度、材質等問題尚無明確標準,包裝多由生活垃圾、化工材料再加工而成。對于快遞包裝中的塑料袋等包裝,主要是由塑料和化纖材質制成,可能會引起過敏或者潛在的、慢性的危害。另一方面,基于成本最小化原則的快遞包裝對環境的巨大污染是不可估量的,大多數快遞塑料袋并不能完全降解掉,為了加固而大量使用的廉價膠帶更是對環境產生了雙重污染。快遞業的“安全包裝”,除了對貨品的運輸安全負責之外,還應該對消費者、對我們的環境的安全負責。
二、快遞包裝的種類和材質
作為一個已經形成極大規模的新興行業,快遞在行業標準建設上留有太多短板,存在大量的空白地帶。國家郵政局制定的《快遞業務操作指導規范》只是指向快遞的服務,而不是包裝;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快遞封裝用品國家標準》,盡管也對包裝袋的種類規格、技術要求、包裝、標志等方面提出要求,但因為制度級別太低,僅僅作為推薦性行業標準,并不具備法律的剛性。
快遞包裝作為物流包裝的一種,現有的快遞包裝的種類有包裝袋、包裝箱、包裝盒、飛機盒、麻袋、各式各樣的緩沖材料如紙殼、瓦楞紙、泡沫、塑料膜等等。材質一般是紙類和塑料類。目前人們最常使用的快遞包裝袋是黑色或者灰色的塑料袋,多為生活垃圾、化工材料等再加工而成,其中殘留了大量的有害物質,如塑化劑、阻燃劑等,埋在地下200年也不會自然降解,對環境的危害是巨大的。使用的紙箱結構簡單、抗壓抗震能力一般的情況下,需要纏繞大量的膠帶來加固,這些膠帶更是增加了環境的雙重負擔。
三、應該采取的措施
為了保證現代物流包裝的快速、可持續發展,亟待建立快遞包裝的行業規范。這個行業規范除了包括對基于電商背景下快遞包裝分類細化之外,還有更深層次的反復利用、回收利用、廢舊生活材料的再利用以及快遞包裝的分類回收等基于環保意義的考慮。
快遞包裝分類細化,促進快遞包裝的標準化。快遞包裝分類細化是促進物流包裝的標準化的最重要的途徑。現在很多電商并非專職賣家,并且也沒有經過任何物流包裝的培訓。怎么樣包裹商品都是隨機而來。快遞包裝標準化的開展目前只能在一些大的電商企業中進行。
所謂的快遞包裝標準化,一方面是指可以選定一個標準化的包裝基礎尺寸及系列尺寸,按確定的標準模數包裝產品,使各種產品在集裝容器、運輸工具儲運倉庫等都按照模數關系進行隨意組合,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運輸搬運工具和倉儲空間。 另一方面,要求一種包裝容器不僅能適應一種產品的需要,且要盡可能的使包裝能在不同產品之間通用,讓不同產品之間,產品內外包裝之間,單件包裝和組合包裝之間規格模數協調一致,可以省去專門安排回收使用的步驟,使用后的物流包裝無論在何處,都可轉用于其他包裝。
快遞包裝綠色化,促進快遞包裝的環保化進程。目前國內物流所用的快遞包裝有快遞封、快遞盒、快遞桶、快遞箱、塑膠袋等形式。其中以塑膠快遞袋的使用量為最大,而快遞袋是最不環保的一種包裝方式。中國的快遞袋幾乎沒有回收利用的價值,最終成為快遞垃圾,既造成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又是對環境極大的潛在危害。快遞封、快遞箱和快遞盒的使用量也很大。值得有一點欣慰的是,現在天貓商城、亞馬遜、唯品會等等知名電商都形成了自己以可回收利用為目的的箱、盒的包裝形式。雖然細分度還不夠,但總算走出了環保的第一步。
所謂包裝綠色化,就是在快遞包裝環節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減少污染。而要實現“綠色包裝”,發展“綠色快遞”,始終離不開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這兩條途徑。目前對快遞行業的技術和管理創新的政策法規亟待補充完善。需要政府出面出臺政策規定鼓勵綠色包裝材料的研發和使用,通過法律法規對快遞企業使用綠色包裝做出規定,通過政策杠桿,市場之手引導快遞企業主動使用“綠色包裝”等。
四.現代快遞包裝的發展要素
根據以上三個方面的剖析,得出基于電商購物環境下現代快遞包裝的發展要素。
快遞包裝的反復使用和回收利用。根據快遞包裝細化標準,使快遞包裝本身可重復投入使用。這里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快遞包裝分類細化,質量形成統一的標準,可量化考察。能夠適用不同商品的需求,自然而然的進行重復使用。二是快遞包裝是由可分解的材料制造的。在經過反復使用之后,可以進行回收分解,制作新的重新投入流通。
逐步淘汰不能回收利用的、對環境危害巨大的快遞袋、快遞桶。加強塑膠快遞袋的監管,避免使用不可回收的垃圾制造,對人和商品造成污染和傷害。使用可以細化標準的快遞封、快遞盒和快遞袋,
廢舊生活材料的再利用。快遞包裝作為物流包裝的一種,要適應于運輸的過程。必須要牢固、耐用,并且包裝內部盡量避免大的空隙,以免對商品造成傷害。在填縫和加固的過程中,傳統的做法是使用一些不可回收的塑料膜、塑膠袋、泡沫等填縫,用膠帶來加固。這些對環境的傷害是巨大的,也不容易形成良好的回收利用的情況。建議可以用廢棄的報紙、雜志或者紙屑等生活廢棄物來制作加固的材料。
全民環保理念的建立。無論采取什么樣的方式來規范快遞包裝,這都是從硬性的政策法規來約束的,而人是快遞包裝的使用者、消費者,只有全民建立環保理念,有強力的自主意識去支持環保,才能使政策法規更加行之有效。人的因素必是不可或缺的,譬如有意識的減少退換貨,看好再購買。不盲目追求快遞包裝的結實和美觀等等。
(作者單位:山東工藝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