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海杏
在新媒體不斷發展的時代,如何定位傳統廣播電視媒體在輿論場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需要進行科學分析、準確評估的問題,我們認為傳統的廣播電視媒體,尤其是縣級廣播電視媒體,至今仍是主流媒體,仍然是輿論的引導者,黨和政府要對傳統媒體有信心,傳統媒體更要對自己有信心,并自覺地繼續承擔起正確引導、有效引導的大任。
主流媒體就是關注社會發展的主流問題,承擔著重要的宣傳任務和功能,覆蓋面廣、品牌性強、影響力大的強勢媒體。在新媒體不斷發展的時代,如何定位傳統廣播電視媒體在輿論場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需要進行科學分析、準確評估的問題,我們認為傳統的廣播電視媒體,尤其是縣級廣播電視媒體,至今仍是主流媒體,仍然是輿論的引導者,黨和政府要對傳統媒體有信心,傳統媒體更要對自己有信心,并自覺地繼續承擔起正確引導、有效引導的大任。
當前,我們的一些主流媒體由于受主、客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重大突發性事件或是在敏感話題上,前瞻顧后、畏首畏尾,不敢發聲,不及時發聲。究其原因,造成這種情況主要是對自身主流地位的不自信、對新聞報道的不自信、對傳播能力的不自信。
什么是主流媒體的輿論自信?
按照黨的十八大要求,進一步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作為縣級廣播電視媒體的輿論自信來自于黨和政府的支持,來自于對新聞從業者的自信,來源于對輿論事件的深入調查和真實反映;輿論自信就是敢于對自己的言論負責,擁有唯我是主流的氣魄,既主流媒體不挺“聲”而出,發出權威信息,就不叫主流;要具備引領思潮、服務大局的能力。主流媒體的輿論自信具體表現為:
一是主動性:主流媒體的定位和性質決定其必須要堅持黨性原則,既不能肆無忌憚地隨意發言,又不能裝聾作啞避而不談,是有條件的新聞自由。縣級廣播電視媒體是縣域內新聞宣傳的主流,甚至還是唯一渠道,必須要有主人翁的姿態,直面困難、主動出擊;一旦缺乏這種主動性,那么一些非主流媒就會肆意發布錯誤信息,如前幾年發生在某幼兒園一名幼兒意外死亡事件,由于我們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及早的介入,導致各種信息蔓延,輿論一度處于失控狀態。由此可見,主流媒體必須要直面問題、主動出擊,為群眾澄清事實真相,制止謠言傳播。
二是權威性:主流媒體的權威性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一次次正確、真實的報道過程中積淀起來的,它的權威性也不只是表現在宣傳地位上,更重要的是其發布的信息真實、可靠,具有說服力。縣級廣播電視代表的是本區域內最權威的宣傳媒體,可信度最高,最能平息社會上的謠言,典型的就是發生在我縣“某中學弱智女孩懷孕事件”,當時有各種猜測和流言,是誰導致女孩懷孕的各說風云。最后,我們聯合公安部門經過深入調查,并及時發布了事實真相,準確有效地處理了本次突發事件,充分顯示了地方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能力和權威性。
三是全面性:主流媒體發布信息要做到全面、準確、可信,不能斷章取義,以偏概全,歪曲事實真相,以博取眼球,更不能像某些網站、論壇等非主流媒體,為了提升關注度和點擊率,只發布整個信息事件中的某一個容易引發共鳴的信息點,對整個事件卻加以隱瞞,欺騙受眾,阻礙真實、全面的信息被有效傳播,引發社會矛盾和不安。如某醫院保安打人事件,其實是三輪車夫先用鐵棍打傷保安,被趕到的其他保安制止,后來被打的保安又用橡皮棍打了三輪車夫,但網絡上只發布了后半段,整個事件被說成了醫院保安集體打人,歪曲了事實。最后,我們聯合僑報,通過微信平臺向社會大眾還原真相。
為什么需要輿論自信?
主流媒體的發展歷史證明,不管是縣市級的,還是省級、中央的廣播電視媒體都要隨著黨的中心工作和形勢任務的變化,主動及時地調整完善功能定位,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提升宣傳能力,不斷積聚輿論自信心,才能出色地完成在新形勢下賦予的新任務。
歷史地位決定主流媒體要有輿論自信。主流媒體是黨和人民的喉舌,也是黨一手創辦的,是與黨的事業同步發展壯大的。我們青田縣廣播電視臺從1952年成立已有63年的歷史,在百姓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歷史地位,他們認定我們是主流媒體,更加愿意相信我們發布的政策和信息,所以《森入民生》欄目開設一年來,就接到人民群眾的服務求助熱線1400多次,充分體現了廣播電視臺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主流地位。
社會責任促使主流媒體要有輿論自信。 主流媒體肩負著重要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這份責任要求主流媒體把國家、社會、民族、群眾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把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作為自身建設的生命線,切實抓住不放,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管東南西北風”的信念,我們還要圍繞“我的社會責任”這個主題,開展廣電文化討論,找到廣電文化的本質與核心,逐步形成了“正義、理想、激情、實干”的共同價值追求。
平臺資源支持主流媒體建立輿論自信。主流媒體有精良的技術設備、充足的資金保障以及專業的人才隊伍是其他新媒體、自媒體等非主流媒體無法比擬的。我縣有僑報和電視臺兩家主流媒體,300多名媒體工作者,有專業的技術設備和充足的財政資金,以及各自的官方微博和微信,我們電視臺還開發了青田在線手機APP,承建了全市首個微距陣—“微青田”,這些優質的平臺資源是其他非主流媒體所不具備的。所以,我們要利用好這些優勢資源,建立主流媒體主導輿論的自信。
復雜的信息環境要求主流媒體堅定輿論自信。新興媒體和自媒體的興起,使得信息從發布者到發布載體,從采集渠道到發布方式,從傳播速度到“發酵”程度,都更加多元和復雜。就拿“大風車事件”來說,當時有部分海外華僑和群眾先行通過微博、微信、論壇在網絡上發布各種真假難辨的信息,一度非常混亂,甚至可能引發群體事件,最終由宣傳部牽頭,我們電視臺和僑報聯合公安機關共同澄清各種不實的謠言,還原事實真相,我們主流媒體在整個事件中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
怎樣做到輿論自信?
主流媒體的輿論自信的建立,不是僅靠某一次新聞事件的成功報道,也不是靠某一人的力量就能建立,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在一次次平常的報道中建立起來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具體來說要從“四個制高點”來建立輿論自信。
一要站在政治的制高點。主流媒體是黨的媒體,要有關注大局、服務大局和維護大局的能力,要具備政治家的思想和堅定的政治立場。作為縣一級的主流媒體務必要旗幟鮮明、目標明確,做到黨媒姓“黨”,站在政治的制高點上,宣傳報道中心工作。為了把中心工作落到實處,我們要選派記者走基層、摸情況,收集好的新聞素材,開設“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改革20條”等新聞專欄,聚焦中心工作,營造濃厚的政治氛圍。
二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主流媒體的大任,必須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利用各種時機和場合,加強輿論宣傳和引導。所以我們主流媒體要有“正義之魂”,努力打造正義、理想、激情、實干的“廣電文化”;要有“正義之師”,建立一支有正氣、有才氣、有底氣的廣電團隊;要有“正義之聲”,在宣傳報道中樹立道德標桿,揭露假惡丑、傳遞正能量,弘揚社會正氣,發揮了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和監督作用。
三要站在民意的制高點。主流媒體是黨和人民的喉舌,既要姓黨,更要為民;既要引領各級黨政的主流輿論,為黨立言樹威,還要站在人民大眾的立場,圍繞群眾關心的突出問題,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疏導公眾情緒,為民呼吁吶喊。縣級廣播電視臺一定要接好“地氣”,尊重民意、保護民意、引導民意、凝聚民意,擴大《森入民生》的影響力,為人民群眾多辦實事,讓群眾自覺站在黨和政府的輿論戰線上來,充分發揮民意在輿論斗爭中的作用,以取得特殊宣傳效果。
四要站在信息的制高點。當前主流媒體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呈下滑趨勢,廣播電視新聞媒體要居安思危、扭轉局面,不斷從軟、硬件設施上提高搶占信息制高點的能力。首先要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從業人員的業務素養、宣傳技能以及對信息的敏感度,培養一支反應迅速、技藝精良的新聞宣傳隊伍;其次是發展海外聯絡員和地方通訊員,通過他們收集各種信息,讓主流媒體的“信息樹”更加枝繁葉茂;第三是引進先進的宣傳設備,投入資金更新攝錄編設備,采購非編系統和轉播車,加強主流媒體宣傳客戶端的開發,建立方便、快捷、高效的宣傳平臺。
(作者單位:青田縣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