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學
初見徐英, 腦海里閃現的第一個詞語就是:珠圓玉潤。她不同于一般的江南纖細女子!
我以為只有心胸豁達品性良好之人,方能珠圓玉潤體健貌美,言談舉止中,更覺她秀外慧中,唯有這般女子,才能將 “非常小器”紫砂壺作成瑰寶大器之品。你無法想像,這般富貴面相的女子,與“水與泥”、“工與火”有緣,并且做得風生水起。再看過她的紫砂作品,我覺得對她和她的紫砂作品的評價用“珠圓玉潤”再貼切不過。
一抔泥土,于火成陶,不敷金碧,不施鉛華,價格卻堪比黃金美玉,近年來演繹無數藝術與財富交織的傳奇。每一件獨一無二的紫砂藝術品,都是制壺藝人們傾注心血的匠心之作,承載著一輩又一輩藝術家的智慧,也記載著傳承著光大著中國獨特而耀眼世界的紫砂文化。
“人間珠玉安足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這是清代詩人汪文柏在《陶瓷行》里對宜興紫砂由衷的贊美,也是對這一奇葩藝術深刻的理解。隨著年歲漸增,徐英也深以為然。
以珠于易取,砂壺難求,反襯紫砂之珍貴,如珠玉,更勝珠玉。紫砂壺如珠如玉,如珠圓,如玉潤,更勝珠玉。 你看她的《吳經提梁壺》,光亮而不扎眼,溫潤親切,與之對視,仿佛與人對視,它可以給予你溫情,給予你張力,感染你,激發你,愉悅你的心靈,增強你生命的活力。觸手把玩, 撫摸摩挲,可以想象紫砂因茶而生,由茶乃盛,最終攜茶而美。朋友閑坐交談推盞交杯間,茶湯香氣溢謾中,心靈得以撫慰,人頓覺充實。
用徐英的話說,珠圓玉潤的紫砂壺,要具備精、氣、神。何為精?首先整個壺造型比例要得當,制作要精良,咀、把或粗、或細,既要符合協調和諧的美學法則,又要符合使用要求,壺把太粗脹手,太細拿捏不住,欠穩當。制作精良是指壺里壺外,光潔清爽,摸壺里不扎手,壺體光潔和順,咀、把、底、口、蓋及線條都要講究飽滿,整個壺形輪廓線雖變化無窮,但一定要具張力,飽滿,俗話說要顯正氣,張力、飽滿是氣的重要內容,沒有張力、飽滿,氣則無從談起。神為神韻,神韻何來,當你面對一壺時,你能否被吸引,能否有撫摸其沖動,能否調動你的占有欲望,能否產生壺之外的聯想,聯想的內容很多,因人而異,因愛好而異,因觀賞者文化高低、不同人生經歷而異,作為創作者,首先要有所設想,有所賦予,也許你的創意很具認同感,則創意神韻水到渠成,一件作品被賞閱,給人以超出創意的認同感,則為無心插柳柳成蔭,歪打正著,收獲意外效果,神韻有的是張揚的,可謂金聲玉振,萬鼓齊鳴。使人一見鐘情,有的神韻是內斂的,可謂高山流水,二泉映月,細細品位,綿延悠長。正所謂“半入江風半入云,風光不與四時同”。
在徐英的《玉立壺》作品里很自然地把女性的婉約柔美、細膩新意的性情特征融入到紫砂藝術風格之中。其實,藝術品帶有作者自身性格情感特征是必然的,藝術本質上來說是藝人精神層面的表達與抒發。她所創作的作品多數是以女性喜愛的事物為藍本。曲線的起伏自然是展現了與女子相對的柔和曲線之美,但略顯剛硬的曲線起伏,隱隱形成了一定的剛強韻律之美。明顯的柔和之美,與隱藏的剛強之美互相呼應,達到了兩種相對美單一表現時所不具備的特別美麗。她認為珠圓玉潤的紫砂壺,如人體,要四肢完整,比例恰當,舒展有度,或剛、或柔、或穩健大度、或雅致優美,口蓋起線與底腳線上下呼應,蓋面飽滿與壺體協調,咀、把、底比例和感覺皆與壺體調和一致。正如《易經·系辭》中有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細品她的《福祿壺》。可以感知徐英心中的詩和畫、泥和水、手和心、窯和火。以坯當紙,或撰壺銘,或書款識,或刻以花卉,刻以印章,托物寓意,每見巧思。集形體美、材質美、實用美、工藝美、品位美于一身,工藝精湛,造型典雅,手法獨特,從形態、質地、色澤、神韻和氣度方面都顯示出一種文人的儒雅風韻,受到了藝術界名家廣泛贊賞。珠圓玉潤的紫砂壺,好用、耐看,品位綿長,當你使用把玩時,看得養眼,舒心通氣,既品茶香,也品壺韻,更品人生,其味無窮,你今天品之,是一種感覺,一種享受,你明天品之,又會是另樣的感覺和享受,所謂百品不厭,時出新杼,不經意間一個美好的人生歷程將出于一件珠圓玉潤的紫砂壺中。
“海到盡頭天是岸,山至高處人為峰”,是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所言。“山高人為峰”說明了一個人只要肯攀登,就能達到“登泰山而小魯”的境界。雖然徐英們師從名門: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周庚大和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吳培林,但是深感年輕人在藝壇上“承繼傳統,創新技藝”的艱辛,更多同道需要提攜和“抱團”發展。
宜興燒制的紫砂器具,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時代的越國大夫范蠡,至今已有2400多年歷史。從明武宗正德年間紫砂開始制成壺,500年間不斷有精品傳世。早在宋代,褐黑色的建窯茶具已深受各位飲家所珍賞,到明代時宜興紫砂名家輩出。到了近現代,宜興這塊寶地更是培養了諸多藝術名家。在名家輩出的收藏盛世,2009年,年輕的紫砂藝人徐英和身為中國收藏家協會紫砂藝術收藏委員會副理事長的丈夫吳振鵬,攜手風頭正勁的黎雅等工藝美術師聯合創立龍山堂紫砂藝術研究所。名冠于“不是好紫砂不入龍山堂”,更提出“陶之美者紫砂,紫砂美者龍山堂”這樣讓業界瞠目結舌的定位可見其立意之高。龍山堂堅持對紫砂茶壺泥料與工藝的高品質要求,在宜興自設煉泥作坊和手工制壺工作室,力求達到每一把紫砂作品原料的精純無化工成分,制作純原礦精品手工紫砂壺,呈現中國紫砂陶藝的傳統手工藝術之美。為了追求紫砂泥料的精純,又成立龍山堂紫砂泥研發中心,每天和煉泥師父一起爬上礦料堆場挑礦選泥,很多紫砂藏友見到此情形,不約而同發出由衷感慨“徐老師追求藝術的心可是到了極致了”。他們開辟“七葩紫砂平臺”,為紫砂這樣的手工藝術品走出收藏家的密室飛入尋常百姓家和定位商務禮品彰顯文化品位奠定基礎。今年3月7日,海爾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冰箱冷柜戰略峰會在江蘇省蘇州市金雞湖凱賓斯基酒店隆重舉行,大會指定禮品采購了龍山堂紫砂藝術研究所提供的龍山堂紫砂名人作品,來賓對龍山堂紫砂作品給予很高的評價! 剛剛過去的5月22日晚間,上市公司中超電纜發布公告,斥資1.04億元收購了28把紫砂壺,這無疑是紫砂壺市場的強心劑。在全民拋棄房產投資于股市的異常時期,紫砂等藝術品投資顯山露水方興未艾。徐英、吳振鵬、黎雅等藝人堅信:紫砂的好時候正在到來!
這真是:光影流年,龍山夢縈覓真知;春去秋來,紫藝丹田竟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