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國 沈應蘭
摘 要:根據我國軟件工程師目前培養現狀,在對企業的軟件工程人才的調研下,分析了軟件外包企業軟件工程師主要工作任務、職業能力要求,根據服務外包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原則,提出了軟件外包服務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并闡述了課程體系的實施與保障。
關鍵詞:工程過程導向;軟件工程師;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Introduction)
目前,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我國的軟件服務外包產業飛速發展,需要大量的服務外包人才,其中軟件工程師(Software Engineer)需求量最為強烈。據有關權威部門統計,目前我國每年對軟件人才的需求將達到80—100萬人,而現有行業從業人員僅72萬人左右,專業開發人員不到25萬,并且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長,但大部分院校出來的應屆學習計算機的學生,真正能當年進行軟件公司工作的只有10%—20%,軟件人才缺口很大。并且在中國十大IT職場人氣職位中,軟件工程師位列第一位,軟件工程人才就業前景十分樂觀。
2 高職軟件工程師培養現狀(Software engineer
train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目前,我國高職教育占普通本科教育的半壁江山,各類專業如火如荼發展,培養了大批高素質技能型的人才,但高職教育以培養軟件工程師為目標的專業發展不容樂觀,培養的人才與市場需求的人才差距較大,首先主要體現在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不準確、課程設置不合理、專業實訓簡單、學生未能或很少接觸到企業的真實的項目、高職教師的企業工作經驗不豐富等等,因此培養的人才與企業的差距較大,以筆者對重慶及成都相關的企業進行調查發現,很多的軟件企業對新來的高職畢業生,一般都要經過三個月到半年的培訓,學生才能真正走上項目開發道路。其次,高職教育大力提倡校企合作辦學,培養真正的軟件工程方面的人才,但目前,根據筆者調查研究,很多學校的校企合作是停留在淺層次的表現,學校一邊熱,企業一邊冷,企業考慮到項目進度、質量等多方面的原因,不愿意把真實的項目拿到學校來進行開發,校企合作沒有真正發揮到專業建設方面來。
3 軟件外包企業軟件工程師人才調研(Software
outsourcing enterprise software engineer talent
research)
筆者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2月,歷時三個月時間,對四川、重慶、西安等省份的共計38家軟件外包企業進行調研。其中主要調研的職業崗位是軟件開發崗位,經過對大量的調查材料進行整理,得到軟件外包企業軟件工程師主要工作內容及職業能力。
3.1 軟件工程師主要工作任務
根據發包方的相關文檔及部門經理要求,開發軟件產品;按照工作進度和編程工作規范編寫系統的功能模塊或程序;對所編寫的程序進行嚴格的綜合測試,測試軟件模塊,并提交經部門經理審核;進行軟件故障的診斷、定位、分析和調試,以實施產品測試方案;編寫軟件產品文檔以實施軟件文檔計劃,管理相關軟件文檔;向業務部門提供軟件的后期技術支持;通過設計、開發和維護指定產品的高質量代碼,與團隊協作評估和了解新技術,并使用這些技術構建應用程序等。
3.2 軟件工程師職業能力與素質要求
作業為一個優秀的軟件工程師,需要具備相應的職業能力,才能更好地做好相關的工作,軟件工程師需要具備的職業能力主要有:扎實的計算機基礎知識;能正確理解并轉換需求分析報告;規范、標準化的編程能力;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面向對象設計程序設計分析與設計的能力;精通至少一種程序設計語言;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能快速掌握先進的開發工具;具有數據庫分析與設計能力;具有較強的算法分析與設計能力;能夠按照軟件外包服務的業務流程和規范完成項目開發的能力;能進行軟件測試;具有編寫、整理技術文檔的能力。
軟件工程師除了具有相應的職業能力以外,還需要具備較強的職業素質,一個優秀的軟件工程師具備的職業素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具有外包行業的職業素養;具有較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團隊合作、組織管理能力;具有外包企業英語溝通、交流的能力;具有較強的自我學習、知識技能的更新、適應崗位變化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團隊協作能力等。
4 軟件外包服務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原則(Software
outsourcing servic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高等職業教育與普通本科教育有著重要的區別,高等職業教育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目標,以強化應用為特點,重在培養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表現為教育目標的針對性和確定性,因此軟件外包服務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原則如下:
4.1 全面貫徹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觀
高等職業院校的培養是以就業為導向,因此在選取課程時必須以目標的針對性和確定性為首先目標,針對具體的工作崗位進行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制定,把職業工作崗位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和素質有機地聯系起來。從普通本科教育繁重的理論學習中走出來,根據企業需求,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
4.2 以職業能力為核心進行課程體系的制定
以職業能力為核心,就是要根據從事的職業出發,構造職業的基礎能力、職業通用能力、職業核心能力的目標系統[1]。以理論夠用、重在實踐的指導思想,強化學生的實踐,把學生枯燥的理論學習中解脫出來,把大量的時間運用在實踐環節上,從大量的實踐,讓學生掌握職業工作所需要的能力。
4.3 以課程體系的整合方法重構課程體系
單一的課程的學習,只能讓學生掌握單一的職業技能、但從事某一職業崗位,需要的多種職業能力的綜合,因此,軟件外包服務專業以培養學生具有服務外包企業軟件工程師職業能力為目標,把傳統的課程體系進行整合,根據軟件工程師職業工作任務,我們把課程體系進行了重構,一門課程不僅是是只講授這一課程的知識,而且根據工作實際的需要,把其它課程的內容也進行嵌入,即多門課程的融合與貫通進行教學。因為知識本身之間不是獨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交叉的。因此對課程內容進行縱向和橫向進行整合,精簡課程內容,強調課程之間知識融通性。
5 軟件外包服務專業課程體系設計(Software
outsourcing servic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design)
課程體系的設計是高職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實現的核心。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是以課程的實施為基礎[2],以系統的、完整的課程體系,達到軟件外包服務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3]。軟件外包服務專業以培養服務外包企業需要的軟件工程師為目標,從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職業綜合能力三個方面全面進行培養。以基于工作過程為導向,面向軟件工程師方向,對軟件外包服務專業原有課程進行整合與重構,以職業能力為核心、職業素質課程為基礎,強化課程的實驗與實訓的課程體系。軟件外包服務專業課程體系如圖1所示。
圖1 軟件外包服務專業課程體系
Fig.1 Software outsourcing servic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6 課程體系的實施與保障(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guarantee)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自2010年開辦軟件外包服務專業以來,以培養軟件外包企業所需要的軟件工程師為目標,對課程體系的設計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以強化實踐為重點,把課程的知識、技能和態度三個方面,全面貫徹在教學中。對專業能力的課程,我們全部了進行了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以項目、案例為驅動,進行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教學。學生所有課程的實踐比例學時達到68.5%。進行了深度的校企合作,通過校企師資的互動方式,實訓課程全部以企業工程師進行指導,引進了中小型外包項目進行真實的開發,學生從開發中不僅學到了真正企業開發過程,也得到相應的薪酬;與企業共同一起建立了完善的學生評價指標體系及畢業學生質量標準。目前,我校正大力實施三學期制,即每年把學期劃分為春、夏和秋三學期,以夏學期制為實作學期制,把大二和大三學年的學生,全方位開展學生的實作,以學生獨立或團隊開發項目或產品為目標,以老師代徒弟的方式,引導學生開發軟件或產品,并且通過學生演示產品和答辯的方式進行驗收。
7 結論(Conclusion)
軟件外包服務專業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己任,我們根據課程體系的構建原則,對原有的課程體系進行充分的整合,以培養軟件工程師為目標,進行深度的校企合作。當然,隨著企業人才標準的變化,軟件外包服務專業團隊將根據企業所需,進行人才培養目標的調整,同時也對現有的課程體系進行充分的整合,以實現把軟件外包服務專業打造成重慶市級的特色專業而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胡燕燕.淺談高職課程體系構建原則[J].中國職業技業教育, 2005(1):47-49.
[2] 王新海.軟件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研究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 2011(2):70-72.
[3] 黃孝克.構建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的理論思考[J].職教論 壇,2004(3):4-8.
作者簡介:
李學國(1975-),本科,副教授.研究領域:高職教育管理,數
據挖掘.
沈應蘭(1973-),本科,助教.研究領域:高職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