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海玲
經濟的發展促進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們對居住環境的附加功能具有新的要求。同時,經濟的發展也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在建筑裝飾設計中,應用生態技術有助于改善建筑裝飾的環境、確保其合理性,滿足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因此,文章針對建筑裝飾設計的原則對生態技術的應用進行了具體的分析。
建筑裝飾設計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筑裝飾的設計實現建筑美化的基礎。同時,建筑裝飾的應用可增加建筑的節奏感與層次感。快節奏的生活使人們希望獲得片刻的休息機會,而在建筑中加入適當的裝飾,可緩解人們的壓力,尤其是在建筑裝飾中應用生態技術,可使建筑裝飾生態化和綠色化。
建筑裝飾設計中生態技術的應用原則
在建筑裝飾設計中,高效與和諧是其設計的主要原則,只有從這兩方面出發才能實現建筑裝飾的合理性和生態環保,促進相關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1.高效原則
建筑具有使用功能,高效原則有助于促進建筑功能的實現。高效原則是指通過對建筑的作用和所傳遞的信息進行分析,從而促進其各個部分或各個環節之間的配合,促進其各個部分作用的發揮。從而實現建筑物質作用的發揮。高效原則是建筑裝飾設計的基本原則之一,是其積極作用發揮的基礎。
2.和諧原則
建筑裝飾生態設計是實現建筑系統自身和諧的關鍵。因此,和諧原則是其設計的主要原則。通過合理的自我調節,使建筑裝飾從材料選擇上、布局上達到和諧,從而滿足人們的視覺和精神需求,實現動態平衡。建筑裝飾要與周圍的環境協調存在,其設計要與環境統一。這要求設計過程要進行結構優化,確保裝飾設計的整體性。
建筑裝飾設計中應用生態技術的作用分析
針對建筑裝飾的重要作用,將生態技術應用于建筑設計,使其回歸自然狀態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應用生態技術可使建筑與自然相符,一定程度上可緩解現代人的壓力。另外,人類對環境的破壞越來越嚴重,利用生態技術進行裝飾滿足環境發展的需求,節省資源并且促進了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要堅持發展原則,并且強調建筑裝飾創新,實現建筑與環境改善的和諧統一。生態技術在建筑裝飾設計中的作用可體現為家具材料選擇、室內綠化以及建筑造型設計等方面。生態技術重視生態平衡,注重建筑裝飾的整體性和可控性,這一系列的特征使其應用具有積極意義。
建筑裝飾設計中關于生態技術的應用
1.以地域為基礎進行不同環境設計
生態技術的應用應以當地建筑環境為基礎,我國土地面積大,環境和氣候上具有較大差異,這對建筑裝飾的設計具有直接影響。因此,應根據地域的不同,選擇滿足環境特點的建筑材料,確保建筑的實用性,包括保溫性、通風性等。結合生態技術的需求,應建立合理的建筑裝飾設計方案,使建筑物裝飾能夠實現基本性能,提高客戶滿意度。另外,生態技術還要求建筑開發商重視當地資源的合理利用,以免造成資源浪費和資源枯竭。總之,在建筑裝飾中,設計者要具有遠見,了解生態技術的內容,并基于其基本要求進行裝飾設計,使建筑裝飾設計工作能夠獲得長期穩定的發展。
2.充分利用可再生資源
生態技術的重要體現就是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因此基于這一觀念,在建筑裝飾設計中應充分利用可再生資源,從而確保建筑裝飾的可持續發展。在我國,隨著建筑行業的迅猛發展,其在材料消耗上已經遠遠超過了人類所能承受的范圍,如果不進行及時控制,將導致建筑行業無資源可用。因此,對于設計人員來說,應遵照生態技術,選擇可再生資源,確保其發展。目前,風能、熱能和太陽能具有廣泛的應用,但其技術上還存在一定缺陷,因此建筑企業應加強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和技術革新,確保其環保和節能性能的實現。
3.科學地改良和設計建筑設施
建筑設施的性能和外觀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可減少資源浪費,并給人帶來美感。要進一步提高其這一性能,要求設計人員基于生態設計原則將其進行改良。傳統建筑裝飾設計中具有很多不合理的部分,其中玻璃墻的設計、可使用雙層玻璃墻進行代替,這樣提高其室內隔音效果,調節采光度并實現自然通風。總之,在建筑裝飾設計中,設計者應具有科學的設計理念、敏銳的設計創新意識,在建筑裝飾設計時,對其不合理部分進行及時調節,從而滿足生態理念的需求,也使建筑設施具有現代化的功能,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
總結
建筑裝飾設計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建筑具有美化作用。隨著資源浪費嚴重,在建筑裝飾中應用生態技術具有積極作用。能夠使建筑裝飾滿足人們的需求,同時有助于改善社會環境,促進企業積極發展。在建筑裝飾設計過程中,應注重其生態性能,在此基礎上實現其美觀特征,從而為人們構建一個舒適的環境。
(作者單位:廣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