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敏
古代武術流派中有以鐵筆做武器的派別,傳說其源出自少林金剛韋馱護法門,是運用內氣結合書法來進行修煉的一種功法,經過后人整理后,長期練習可以祛病強身、延年益壽,亦可提高書法水平、陶冶情操。
這種功法要求練功者平時堅持進行臨摹書法訓練。因為這可以使大腦皮層留下各類字體和書法神韻的深刻印象,使練習者能條件反射,從而提高練習效果。
靜功調息
端坐,上身保持正直,含胸拔背,兩腳平行,間距與肩等寬。左臂屈肘,左手大拇指輕輕壓在無名指中節內側,使掌心虛空朝天,無名指彎曲向上,其他指自然舒展。
把右手握成空心拳,大拇指尖嵌進由食、中、無名三指尖組成的品字形凹陷里,右臂抬起,肘尖向外,右前臂橫懸在身前,使右臂呈圓弧抱物狀,把手心朝向中脘穴(前正中線,胸骨下端與肚臍連線的中點)。雙目微閉,舌頂上腭,用鼻自然呼吸,松弛腹肌,使其能夠隨著呼吸自然輕松地起伏,意守丹田(肚臍下3寸)10-15分鐘。
動功運筆
接靜功姿勢,自然站立,左手翻掌轉腕,使無名指朝下,右臂保持原來位置。想象右手執有狼毫一支,筆尖點在丹田部,跟著體內真氣成一團跑圈圈。運用內氣之團在下丹田內按照書法的點、豎、橫、撇、捺、勾、折等筆畫進行活動,活動時意想右手執筆的“筆尖”與之同步活動。“筆尖”活動的范圍以整個丹田為中心,左右可至兩腎,上可至肚臍,下可至會陰部,初始練習以筆畫為主。
熟練后在丹田內運氣進行“永”字默寫練習,默寫時身體各關節部位均應放松,使之靈活自如,尤以腰部和手腕兩處為重要,使右手跟隨丹田同步平行,默寫“永”字,然后意念在上丹田(兩眉心中點)內默寫“永”字。默寫時,右手隨意識活動默寫“永”字。
睜開眼睛,把腦海中(上丹田)“永”字的形象一點一劃、一撇一捺地通過視線投影到紙上,右手應當隨目示意,猶如右手執一支大號毛筆,飽蘸墨汁進行“實戰”練習,點劃撇捺都要認真描摹。練習圓熟之后,可以臨摹各種書法,寫詩填詞,增強藝術熏陶。
鐵筆判官功借助氣功手法進行筆畫練習,長期堅持能把練功者的思想情操和藝術技巧輕松自如地傾注到墨跡上去,使書法出現“陽氣明則體壁立,陰氣大則風神生”的神韻,中老年人長期練習不僅手腦靈活,還有助于預防老年癡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