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平
這天,34歲的劉譽暉像往常一樣帶著妻兒拎著大包小包的禮物,來到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郭大媽家。 ?“大媽好!” ?“奶奶好!”聲聲問候讓郭大媽連聲說好,一邊答應著,一邊攬過小家伙抱在懷里,嘴里招呼著劉譽暉小兩口坐下。
“郭大媽”名叫郭慶平,63歲,是劉譽暉初中同學張亞忠的母親。十多年前,張亞忠突遭意外車禍去世,得知如此變故,劉譽暉決定,照顧好張大爺和郭大媽,讓他們重新擁有一個兒子!
劉譽暉與張亞忠是初中同學,兩人情同手足。高中畢業后,劉譽暉參軍入伍,2003年退伍后被分配到河北宣鋼工作;張亞忠則進入職高讀書,1997年畢業去了河北省懷來縣一家療養院工作。他們一有機會就相聚,生活中相互幫助,精神上相互鼓勵。
2003年1月,作為家中獨子的張亞忠因車禍不幸離世,張大爺和郭大媽痛不欲生。不久,張亞忠的妻子帶著孩子改嫁了。劉譽暉得知變故,連忙趕到張亞忠父母家中探望。
為了讓二老盡快從陰影中走出來,劉譽暉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去老人家串門,與老人聊天,幫老人買菜做飯、求醫問藥,平時打電話問寒問暖。劉譽暉的到來,給兩位老人帶來了溫暖,給了他們活下去的勇氣和希望。而劉譽暉也把自己當成兩位老人的親兒子,努力盡著兒子應有的孝心和義務。
2004年春節前夕,劉譽暉早早地置備了年貨,一下班,便奔向老人家。看著孤寂無依、失魂落魄的兩位老人,劉譽暉拉著郭大螞的手說:“大媽,往后我就是你們的兒子,我會像亞忠一樣照顧你們、孝敬你們。”兩位老人激動得抓著譽暉的雙手,淚流滿面。從此,逢年過節或是老人的生日,劉譽暉總會準時出現在老人面前,給這個清冷的小家增添了許多溫暖,漸漸地兩位老人把劉譽暉視如親兒子一樣看待。家里大事小情愛和小劉嘮叨嘮叨,電燈壞了,電視遙控不好使了,劉譽暉總是及時地幫老人解決,老人的臉上漸漸地有了笑容。郭大媽更是逢人便說: ?“我們這是哪輩子燒的高香,遇見了這么孝順的孩子。就像我的親兒子一樣親啊!”
有一件事始終縈繞在兩位老人的心頭,兒子亞忠去世后,骨灰安放在懷來縣,張大爺總想把亞忠的骨灰運回宣化。劉譽暉知道后,安慰老人別著急,他自己花錢聯系,在張亞忠去世滿三年后將骨灰運回了宣化。2006年年底,張亞忠的骨灰盒運回來的那天,兩位老人撫摸著兒子的骨灰盒,放聲痛哭。淚水里,有對兒子的思念,更有對劉譽暉的感激。
2011年3月的一天,張亞忠的父親突感身體不適,劉譽暉聞訊急忙將老人送到醫院,陪床喂藥、悉心照料。由于久郁成疾,老人的身體并未能好轉,不久便離開人世。劉譽暉披麻戴孝,忙前忙后為老人料理后事。鄰居們紛紛感慨: ?“這哪里是同學,分明就是自家的兒子啊!”
如今,劉譽暉娶妻生子,盡管事情多了工作忙了,可每逢節假日,他還像往常一樣去郭大媽家看一看,陪她說說話,給老人添置些生活日用品。劉譽暉的妻子溫柔善良,和丈夫一樣對郭大媽的遭遇充滿同情,每次去郭大媽家,都少不了她,有了兒子后,他們便帶著兒子一起看望郭大媽。
2013年5月,劉譽暉被評為“宣化區孝老愛心模范”。面對夸贊和榮譽,劉譽暉總是淡淡一笑: ?“我這么做,就是覺得這是我應該做的,我會一直照顧老人,讓他們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