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生象外”是對“意境”這一美學范疇的最本質的概括。中國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國家,獨特的中國文化使得中國藝術審美富于多樣性和復雜性。在繪畫、建筑、書法、語言藝術等藝術門類都在追求著一種意境美,這也是中國藝術家所追求的最高目標。充滿著無限意境美的藝術作品,能夠引起欣賞者的豐富想象,能夠使欣賞者產生深刻持久的感染力,同時也給欣賞者帶來無窮的藝術享受。藝術作為文化的一個范疇,它們之間相互影響,本文我想以藝術門類的角度為切入點,從什么是意境及其特點、意境中情與景的關系、意境引起強烈的美感三個層次中來分析中國文化藝術中的意境美。
“境生象外”,取自唐代劉禹錫語“境生于象外”(《董氏武陵集記》),它是對“意境”這一美學范疇最簡潔最本質的概括。“境生象外”在語言藝術中追求著無窮無盡的韻味,中國的文學詩詞在對意境的表達中也有自己獨特的地方;在繪畫、書法等靜態(tài)美中追求著虛處藏神的趣味;在舞蹈、音樂等動態(tài)美中使欣賞者身臨其境,感受著音樂、舞蹈所傳遞出來的流動的意境美;在建筑方面,特別是園林建筑方面追求著以實出虛的意境美。
意境及其特點
意境是客觀景物在經過藝術家大腦后,通過思想情感的熔鑄,憑借著藝術家的再次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它是一種美的境界。如自然景物和現實生活以及創(chuàng)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它們之間都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都是情與景的結晶。
意境有兩個特點,一個是“言有盡而意無窮”、“境生象外”。意境是通過藝術作品中所描繪的具體客觀景物所表達出來的更為廣泛的意蘊趣味。具有意境的藝術形象能夠引起欣賞者的豐富想象,對欣賞者產生深刻而具有持久的藝術感染力。欣賞者要通過大腦進行再次創(chuàng)造,才能通過具體的藝術形象和想象,使具體的藝術形象和藝術家得想法產生共鳴,從而真正的體會到意境美。因此說“意境產生與藝術家的創(chuàng)造,完成于欣賞者的想象。”另一個特點是情景交融。王國維在《人間詞話》理論著作中說出“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如在音樂、舞蹈、建筑等藝術作品中情形也是一樣的,為了創(chuàng)造有意境的藝術作品,藝術家們都將自己的思想感情直接映射到客觀對象中,使之產生一種客觀化的情感。即移情于物、托物抒情。
意境中情于景的關系
意境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是客觀與主觀相結合的產物,是情與景的融合。因此意境中的情與景是一種辯證統一的關系。這種關系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意境是情與景的高度統一,在意境中,二者是缺一不可的。二是在意境的形成過程中,“境”—景是基礎,“意”—情是主導。三是意境的產生一般需要經歷“見景生情、緣情寫景、寓情于景和再以景生情”的四個過程。四是在不同的藝術形式中,如繪畫、音樂、舞蹈等藝術形式中,情與景的具體結合形式是不同的,因此所產生的美感也是不同的。
意境引起強烈的美感
意境中包含著藝術家的情感,使藝術形象成為作者情感的化身,同時也使藝術家的情感熔化在形象中,就像香水彌散在空氣中一樣,使人產生強烈的意境美感。也包含了藝術家精湛的技藝。藝術家通過精湛的藝術技巧將有限的藝術形象,通過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含蓄的表現出來。
1.靜態(tài)的意境美
建筑:一說的建筑,我頭腦里映入眼簾的就是中國古典的園林藝術。中國園林藝術在美學上也體現著一種意境美。因為它不是孤立存在的一種建筑風景美,實實在在傳遞出了意境美。中國園林建筑中少不了亭子。亭子在古園林建筑中造型多種多樣,用幾根柱子把亭子樹立在空間中。它的精髓在尚“曲”和尚“和”,既在統一中求變化,又在變化中求統一,雖然是靜態(tài)的藝術,但是在空間組合上體現出了園林所傳遞出來的流動美感,它是凝固的音樂。以實出虛在“境生象外”中所傳遞出來的意境美,是含蓄的,因為中國古代園林藝術中,追求的是空間之美,這種空間所傳達出來的美感正是園林藝術所要體現出來的意境美。
2.動態(tài)的意境美
舞蹈:舞蹈作為動態(tài)的表情藝術,它以人體為表現手段通過有組織,有節(jié)奏,有變化的動作和姿態(tài)來傳遞舞蹈的意境美。我們在欣賞舞蹈的時候,配合著音樂所傳遞出來的節(jié)奏和韻律,我們能夠體會到舞者所傳遞出來的思想感情。因為舞蹈最大的特點是虛擬性和抒情性。
3.語言藝術中的意境美
語言藝術主要指文學藝術,它的突出特點是借助語言塑造典型的藝術形象和意境,深刻反映生活和豐富情感。文學藝術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詩歌、散文等,一類是小說。語言藝術通過“形象—語言—形象”的過成,給欣賞著提供了想象和再創(chuàng)造的廣闊天地,使欣賞著能夠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對語言的理解產生意境美,從而獲得強烈的審美感受。在唐宋詞中有很多作品都很有意境,如南唐后主李煜《春江花月夜》中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等詞句中能夠感受到是人所流露出來的一種惆悵感和那種茫然若失的悲涼之情發(fā)揮的淋漓盡致。
小結
在中國文化藝術中,藝術作品所創(chuàng)造的意境美之所以符合現實生活的情景,又能使欣賞者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藝術感覺,這些都是由于作品創(chuàng)作出一種鮮明的意境。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往往能使情與意、意與境、情與理、形與神等因素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使欣賞者產生共鳴。生活中還有許多例子也能說明意境使人產生美感,我們要用心去認真體會,去發(fā)現美的事物。
(作者單位:河南大學藝術學院)
作者簡介:王飛燕(1989-),女,漢族,河南三門峽人,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油畫在讀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