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菊花
摘 要:本文主要總結了近十年來職業學校關于電工實訓的經驗與體會,在此基礎上,分別針對培養學生學習技能的興趣、增強安全意識與產品質量意識,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組織實際項目活動等方面提出一些以培養學生良好職業道德為目的意見。
關鍵詞:電工實訓;職校學生;技能訓練
中職學生學習質量普遍偏低的一種原因是因為中職生的學習興趣不濃厚,其中包括對技能實訓興趣的缺乏。他們在不明確自己學習目標的同時,還不能真正認識到“一技之長”對今后的發展有怎樣的重要影響。針對這種狀況,在實訓技能訓練中,應重視職業道德的培養,使其與技能訓練有機結合,有效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在經濟快速發展的趨勢下,現代企業改變以往單一的以“技”用人標準,要求求職者同時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能與較高的職業道德素養。因此,中職學校在培養學生時,應做到專業技能與學生職業道德雙管齊下。
1.在激發學生學習電工技能的興趣中強化職業道德養成教育
許多職校學生對專業選擇都是盲目的,多數是由家長幫選的一些冷門專業,也不乏一些學生通過招生簡章進行選擇。因此,許多學生不是從開始就喜歡電工專業,對相關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自然會顯得興趣乏乏。面對這種局面,教師的首要工作是激發學生對電工技能的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教師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如聯系相關企業,提供給學生參觀與考察的環境,使他們對自己所學專業的發展前景有一個大致了解等,教師應引導學生多做電工實際操作訓練,并提出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遇到的難題,讓學生體會到在實操中學習的重要意義;在電工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選出專業技能骨干作為學生學習的技能及職業道德模范,并在平時學習中給予其他學生幫助,協助教師開展電工實訓活動。
2.在強化安全意識過程中提高學生職業道德素養
安全問題一直以來廣受重視,電工專業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險性,若要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需得從職業道德教育方面入手。在進行電工教學時,教師可采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通過播放生產事故圖片或視頻向學生展示并講解生產事故、觸電事故的起因主要以人為因素為主。教師對學生進行全方面安全教育,使學生能成功地由學生向工人角色進行轉換,提高他們對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識。在電工實訓技能訓練中,應加強訓練學生嚴格按照電工各項工作規章,以及對電工設備和儀器的操作與安全注意事項去工作。教師也可總結往屆學生實訓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與情況,先讓學生進行分析,教師再來講解,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還能加深學生對問題的印象,確保他們在實訓過程中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此外,在進行電工實訓教學時,必須給學生講解安全文明生產知識,增強他們該方面的意識,在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巡視,及時發現問題,并予以糾正,培養學生良好的安全文明生產習慣,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
3.產品質量是職業道德養成的重要內容
質量是企業賴以長久生存的硬件要求,優質量產品是提高企業效益的根本。職校學生最終會成為生產線的主要操作人員,是為企業制造效益的主要生產力。因此,在電工實訓過程中,應注重增強學生的產品質量意識。產品質量意識是在職業道德素養基礎上養成的。因此,只有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使學生的責任意識得到增強,繼而學生的產品質量意識才會有所提高。
4.通過校企合作為學生職業道德的養成提供條件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趨勢下,具備高等技術與職業道德素質的人才在求職道路上,才具有絕對的優勢,才會受到眾多企業的歡迎,才有機會實現學有所用、學有所長。學生參加校外電工頂崗實習過程中,提高自身技能水平的同時,還應以企業具有經驗的老員工為標桿,建立敬業精神、端正工作態度、培養良好作風。多與企業工作人員接觸,有利于學生了解相關行業的各項規范與標準。如此一來,不僅使學生得到了實操的機會,還使他們在電工技能方面得到了加強與鞏固。實習教學與實際生產相結合,有利于達到育人、創收的目的,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
5.在項目活動中強化學生職業道德意識
教師在指導電工技能實訓時,應配合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循序漸進,因材施教。隨著學生技能的增長,可適當加深難度,例如進行電力拖動或變電器的實際操作等;等到學生的技能水平增長到一定程度后,教師可以讓其參加各項技能競賽,讓學生在競爭中成長。針對在訓練中獲得的訓練成果,應采用多表揚、多鼓勵的方式進行及時評價與反饋。為順應學生技能訓練的需要,可讓學生參與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項目加工。學生從實訓過程中體會到自己的價值所在,有助于他們認識到電工技能訓練的必要性。
綜上所述,職校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除了他們自身的努力,還需要老師的辛勤指導。在當前競爭越來越激烈,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的環境下,職校學生只有不斷強化自身專業技能,提高職業道德素養,才能突破萬難,順利走向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
參考文獻:
[1]許亞瓊.職業院校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研究綜述[J].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2):17—20.
[2] 2010年《職業教育研究》總目錄[J]. 職業教育研究,2010(12):161—168.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工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