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致軍
摘 要:本文在研究獨立學院辦學特點及學生自身素質特點的基礎上,以《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規定的英語專業培養目標為依據,結合英語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內涵,探析獨立學院英語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內涵,旨在為構建有獨立學院特色的英語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提供某些借鑒。
關鍵詞:獨立學院;復合型人才;英語專業;目標內涵
獨立學院起源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一些普通院校內部按照民辦機制創辦的二級學院”[1],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辦學體制成長最快的辦學形式之一。據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止到2012年,獨立院校規模已達303所,占高等學校的總數的12.4%[2]。獨立學院中也能培養出出色的人才,但跟公辦學校相比,獨立學院在人才培養的質量和就業競爭力方面還存在較大的差距,而獨立院校英語專業的學生在這方面的問題顯得尤為突出。
一、獨立學院辦學特點及英語專業學生狀況分析
1.獨立學院辦學特點
獨立學院是創辦高校與社會力量合作創立的實行新機制和新模式的本科層次的大學。獨立學院的基本特點是“獨、新、民、低”[3]。
“獨”是指其脫離母體外的二級獨立法人;“新”是指其按照新機制和新模式來辦學;“民”是指其擺脫普通高校公辦事業單位運行機制,依照民辦機制運行;“低”,指的是生源質量低,社會認同低。在全日制普通高校招生中,獨立學院是最后一批次錄取,生源質量總體上偏低。
2.獨立學院英語專業學生狀況分析
從認知方式來說,相比本科院校的學生而言,獨立學院英語專業的學生更傾向于場依存型,“對物體的知覺傾向于以外部參照作為信息加工的依據,難以擺脫環境因素的影響,他們的態度和自我知覺更易受周圍的人”影響[4]。
他們比較多地依賴外在參照知覺事物,對他人感興趣,社會交往能力強,善于察言觀色,注意并記憶言語信息中的社會內容。
獨立學院的學生相對來說,觀察問題和邏輯分析能力不強。不善于利用對比的方法發現事物的異同,更不善于對表象進行合乎邏輯的推理,造成了對事物認識的淺顯。
二、獨立學院英語專業復合型人才目標內涵
1.英語專業復合型人才目標內涵
“復合型英語人才”這個概念于2000年以文件形式寫入《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以下簡稱《大綱》)。其主要目標是“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廣博的文化知識并能熟練地運用英語在外事、教育、經貿、文化、科技、軍事等部門從事翻譯、教學、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復合型英語人才”。顯然,復合型英語人才的概念的提出,打破了學科分類的界限,提出了跨學科人才培養的新命題。社會發展需要英語專業“提供良好的英語交際技能、又有廣博的跨文化知識、還掌握一定專業(非英語語言文學)知識的實用性復合型專業人才”。
根據《大綱》對于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可以將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內涵劃分為5個層次:一是語言能力目標;二是交際能力目標;三是專業能力目標;四是研究能力目標;五是人格培養目標。
2.獨立學院英語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內涵定位
在分析獨立學院辦學特點、獨立學院英語專業學生自身學習狀況以及英語專業復合型人才目標內涵之后,接下來要對獨立學院英語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內涵進行定位。
對于獨立學院英語專業培養目標來說,以上5個層次是不可偏廢、全部兼顧還是擇其部分而有專攻?上文所述的5個層次是對英語專業培養目標一個總體的概述,若能全部達到固然是好,但考慮到獨立院校的辦學條件不完善、辦學歷史短、師資隊伍不夠優化、教學資源有限、學生素質相對較低,加之社會環境比較惡劣,要求獨立院校英語專業在每個層次上都達到相同的標準顯然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合理的。因此,獨立學院的英語專業應該有所取舍,有所權重,建設自己的專業特色;每個學生也可以有所選擇,培養自己的專業特長。
筆者以為,獨立學院英語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內涵在層次上要有所權重。獨立學院英語專業的學生在基本功方面相對比較薄弱,對環境的依賴性比較大,難以擺脫環境因素的影響,難以從復雜的情景中區分事物的要素或組成部分,不愿意細致地觀察分析語言現象,致使對語言規律的把握較弱。除此以外,獨立學院學生對人感興趣,社會交往能力強,偏愛社會性科學。
結合《大綱》目標要求和獨立學院學生自身素質特點,獨立學院英語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主要集中在第一個層次、第二個層次以及第五個層次。第一層次和第二層次目標作為英語專業學生應具備的基本功也是任何一所開設英語專業的高校所努力追求并為之不斷提高的。第一層次和第二層次也是其他層次的基礎,制約著其他層次目標的實現。語言能力培養目標要求英語專業的學生具有扎實的語言基本功,這是英語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的首要業務素質。交際能力培養目標,是指相關的文化知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這有助于學生建立起對英語專業學科性認識。
第三層次目標跨專業性較強,獨立學院可以根據自身類型辦出各自特色。比如說,師范學院開設的英語專業可以培養師范英語知識見長的英語復合型人才,其他的航空學院、財經學院等獨立學院也可以培養各具特色的英語專業復合型人才。
第四個層次培養目標是研究能力,涵蓋語言文化文本研究。這是綜合性大學和一些外語學院所擅長的,相關課程一般在一些歷史悠久、資源豐富、學生素質較高的學校開設。而對于獨立學院而言,可以因地制宜開設一些介紹性、通用性課程。第五個層次目標是人格培養,是指人文素質全面提高,這也是國家對所有受教育者的要求。人文素養不僅包括語言、文學、文化方面的基本知識,也包括其他人文學科的知識,比如社會學、心理學,還包括歷史、音樂、美術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修養。就獨立學院而言,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辦出自己的特色。以師范學院為例,可以在教育學、心理學、教師素養等人文知識方面拓展,探索教師人格培養有效途徑。
三、結語
獨立學院雖然在經營理念上是民間辦學模式,但是在專業培養模式以及課程設置上深受母體學校的影響。獨立學院無論是在自身辦學條件上還是在學生生源素質上,相比母體學校而言,差異比較大。如果獨立學院只是機械地照搬母體學校的培養目標要求,對母體學校的培養模式依葫蘆畫瓢,只會讓獨立學院的發展舉步維艱。辦學層次不同,學生素質不一樣,培養目標也應該有所不同。當然,所謂的培養目標不同,不是要降低學生培養的質量而是要依照獨立學院自身的特點和社會的需求,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專業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3]游 俊.構建獨立院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幾點思考[J].大學教育科學,2005(06):80—82.
[2]黃洪蘭.2012年中國民辦高等教育發展概述[J].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2014(02):111.
[4]文 萍.高等教育心理學實用教程[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93.
(作者單位:廣西師范學院師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