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娉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高校應樹立全面的思想政治課教學觀,一方面堅持正面引導,另一方面也要主動開展并適當增加陰暗面教育的內容,兩方面結合才能更好地發揮思想政治課在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中的積極作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師有必要轉變思想認識,遵循陰暗面教育的原則和掌握科學的陰暗面教育的方法。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教學;陰暗面教育;思想認識;原則;方法
近年來各種負面新聞和事件層出不窮,放大了社會的陰暗面,引起社會公眾的普遍不滿。
高校大學生作為社會的先進群體,不僅會受到社會負面情緒的影響和感染,在生活中甚至還會受到社會陰暗面的傷害。在這種情況下,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作為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應該樹立全面的思想政治課教學觀,轉變傳統教學中只使用正面素材和案例教學的方式,一方面堅持正面引導,另一方面也要主動開展并適當增加陰暗面教育的內容,兩方面結合才能更好地發揮思想政治課的積極作用,從而使大學生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一、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師要轉變思想認識
在積極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下,很多人包括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師認為思想政治課理應堅持正面引導,更多地宣揚社會中那些積極正面的東西,認為開展社會主義陰暗面教育會打擊學生對社會的信心,會影響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的形成。但實際情況卻是,學生已經認識到或接觸到了社會陰暗面,他們產生了疑惑,甚至對社會產生了懷疑,希望教師們能夠“釋疑解惑”,幫助他們正確認識現實社會生活。所以,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師首要的是轉變思想,全面認識陰暗面教育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必要性和積極作用。
1.陰暗面教育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
在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開展陰暗面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從實際出發,社會陰暗面是一種客觀存在,任何人都無法逃避,大學生包括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就無法拒絕和回避陰暗面教育,只有接受它、正視它才能解決問題。大學生的心智已經成熟,不應只局限于學校單純的“象牙塔”中。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通過陰暗面教育,一方面可以把一個真實的社會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對社會有一個客觀全面的認識,促使學生能夠接受并正視社會陰暗面,在此基礎上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進一步幫助學生正確分析和看待社會陰暗面,排除主觀隨意性,避免形成思維定勢,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基礎。
2.陰暗面教育可以鍛煉和提高大學生的社會適應性
心理學家認為,如果一個人缺乏思想準備,在遭遇突發事件時一定會不知所措,很容易出現焦躁、悲觀等負面情緒。對于大學生群體來說,由于思想單純,缺乏社會經驗等原因,對于社會陰暗面以及踏入社會后可能遭遇到的問題都缺乏心理準備,一旦發現社會上的不良現象,或遭遇到不公正的對待,就會產生消極的心理反應,甚至引發極端行為。由此可見,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必須提前對大學生進行這方面的教育。
3.陰暗面教育可以增強大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認同感
當前大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認同感不強,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學內容缺乏時效性仍是核心原因。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一貫倡導內容要緊密結合改革開放和社會實際,結合學生思想實際,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主要關注社會主流價值和利益,而在關注和結合學生思想實際方面,尤其是在社會急劇變化中學生所普遍感受到和關心的各種社會陰暗面問題上,不能很好地進行結合并加以“釋疑解惑”和引導。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陰暗面教育的實施,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和解決他們在人生和社會生活中面臨的各種問題,能夠為其適應并走向社會奠定基礎,這樣就可以增強學生對思想政治課教學的認同感。
二、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陰暗面教育應遵循的原則
1.目的性原則
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陰暗面教育的實施,要求教師要遵循目的性原則,即教師要明確陰暗面教育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以及這一目標對實現思想政治課總目標的意義,這樣才會有利于陰暗面教育的順利開展。陰暗面教育的主要目標應與思想政治課正面教育的總體目標一致,實質還是要通過反面教育來達到正面教育的目的。
2.真實性原則
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陰暗面教育的實施要堅持真實性原則,就是做到既不掩飾,也不夸大。一方面不掩飾,如實告訴學生社會存在的陰暗面。社會陰暗面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也和社會制度沒有關系,社會陰暗面可以減少但絕不可能消失,要正確地對待社會陰暗面,另一方面也不能因為社會陰暗面問題的增多而放大社會的陰暗面,把社會描繪得一片黑暗。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幫助學生形成理性的態度和思維來達到教育的目的。
3.適度原則
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陰暗面教育的實施要堅持適度原則。在實際社會生活中,光明面始終是主要方面,陰暗面只是很小的部分,否則就解釋不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所以在進行陰暗面教育時,思想政治課教師要把握好陰暗面教育的度。
4.疏導原則
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陰暗面教育的實施要堅持疏導原則。對于社會陰暗面怎么看,客觀是一方面,主觀評價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學生在認識和接觸社會陰暗面問題時,肯定會產生不滿情緒,甚至因對有些問題形成“先入為主”的片面認識而“憤世嫉俗”,在這種情況下,思想政治課教師在進行陰暗面教育時,就不能在堅持正確價值導向的前提下強行對學生進行“灌輸”,而是先創造條件,讓學生能夠把自己對社會陰暗面問題的觀點和看法充分表達出來,讓學生的情緒有一個宣泄的渠道,在此基礎上教師對學生正確的認識加以支持和鼓勵。
三、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陰暗面教育的方法
1.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運用
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不僅能讓人科學思維,也能指導實踐。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陰暗面教育運用唯物辯證法,一方面可以給學生提供很多看社會問題的角度,另一方面也可以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學生在認識和接觸到社會陰暗面時,難免會產生消極低落情緒,這時教師若能及時引導學生運用唯物辯證法去分析遇到的問題,使學生不把這種困難當作人生的挫敗來看,而是將其看作是成長的歷練和契機,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可以提高學生自我調節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2.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
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在開展陰暗面教育時,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中要避免照本宣科,泛泛地講一些大道理,對社會陰暗面教育淺嘗輒止,這樣很難讓學生記憶深刻。另一方面要進行實踐教學,把課堂實踐與校外實踐結合起來。在課堂上可以開展針對社會陰暗面問題的討論、辯論,觀看視頻資料等,課外可以讓學生開展相關社會調查等,指導學生主動認識和接觸社會。
3.運用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和方法
思想政治課教師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和方法,對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陰暗面教育的實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方面,使教師能夠主動地去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況,準確把握學生在社會陰暗面問題上的認知、情感和態度等方面的具體情況,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另一方面使教師可以通過進行良好教學情境的創設,采用一定自我心理調適的方法,幫助學生及時緩解情緒,疏導困擾,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增強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參考文獻:
[1]趙東蘋,王子華.試論陰暗面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開展[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1(11).
[2]菊麗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必須把握好“負面”例子的量與度[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05).
(作者單位: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