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全民
摘 要:武術是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載體,它作為中華民族最具群眾性和民族教育內涵的國粹之一,不僅能夠強身健體,而且修身養性、陶冶情操[1]。目前,武術已經被列入體育項目中,豐富了世界體育運動。但是,就目前來看,由于受種種因素的影響,我國武術發展并不理想。本文主要分析影響武術發展的具體因素。
關鍵詞:武術;發展;影響因素
近幾年,體育運動事業發展迅速,各類體育項目如雨后春筍般發展,武術作為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和藝術靈魂也是體育運動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武術在發展中遇到較多問題,武術要想取得較大的發展必須克服這些問題,積極應對挫折,尋求進一步發展的機會,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
一、現階段,影響我國武術進一步發展的因素
1.外來武技的沖擊
近幾年,在外來文化的沖擊下,我國掀起一陣武術冷、跆拳道熱的現象,另外柔道、空手道等外來武技在我國的發展也比較迅速,反觀我國武術在中小學體育運動中的發展不容樂觀,這種局面嚴重制約著我國傳統武術的發展。
2.武術市場混亂
中華民族的武術是當之無愧的國粹,隨著改革開放大潮的推進,武術也開始市場化變革,但是在混亂的市場環境下,武術的發展受到一定的制約。武術市場的混亂,使假武術泛濫,淹沒了真武術的影響力,武術市場不進行合理的整頓,真正的武術就很難得以發展。
3.武術的宣傳缺乏針對性與組織性
我國武術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夠注重武術文化內涵的發展,這樣只能使一些學習武術的人停留在武術的姿勢層面,不能進一步對其了解。事實上,武術具有較強的推廣價值,能夠通過其文化特征,提高武術價值,從而對武術進行積極宣傳。另外,我國武術在推廣過程中比較零散,缺乏組織性,同時也沒有進行針對性的推廣、發展。
4.武術活動脫離運動實踐
我國武術在幾千年的發展中受到各種社會、經濟以及政治因素的影響,導致我國武術可能與西方競技體育之間存在較大的分歧,在實際科研活動中,存在較多的理論與實際相脫節的問題。同時因為現代武術理論的缺乏,導致武術科研活動不能系統性的開展。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我國武術院校、武術運動隊、武術館之間的聯系不夠密切,很多武術科研成果得不到有效的實踐,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武術的發展。
5.學校體育對武術發展的影響
現代武術的發展主要以競技為主,
屬于競技體育,而競技體育是少數人參與,多數人關注的高層次體育活動,而武術的發展不僅具有競技性,而且能夠提高全民的身體素質水平,服務于全民健身。從全民健身的角度來看,學校體育應該承擔起對武術文化的繼承與傳播的重任,為武術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二、我國武術進一步發展的策略
1.加強體育教學中武術的發展
學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在九年義務教育下每一位公民都要接受初級教育,所以要在學校體育中大力發展武術教育,安排專業的武術教師擔任教學工作,采用“2+1的教學模式”,即2節體育課加一節武術課的形式,擴大武術課程的比例,培養學生武術精神,注重武術技術的培養,同時要突出武術文化內涵的培養與教育,塑造學生具備完整度的人格[2]。
2.加強對武術的宣傳,打造特色武術品牌
我國武術的發展應該重視宣傳作用,在政府的指導下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宣傳推廣工作,擴大武術的影響力和普及率,創建良好的武術發展環境。另外,要把中國武術打造成世界一流的競技水平,造就具有影響力的體育品牌。在信息技術時代,媒體的宣傳是不可忽略的一種宣傳方式,武術的宣傳要積極發展以武術為題材的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擴大武術在廣大群眾中的影響力。比如李小龍的功夫電影在國際上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可以推動我國武術國際化發展,擴大武術在國際人群中的影響力,開拓世界武術市場,擴大武術影響力。
三、結語
我國武術在幾千年的發展中歷盡滄桑,在不斷地發展與繼承中不僅具有較高的武術價值,而且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是中國民族文化發展的歷史沉淀,是傳承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要形式。必須要擴大武術的發展影響力,發揮武術強身健體、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的作用,積極培養武術人才,不斷繼承、發揚武術文化。
參考文獻:
[1]鐘靜華.對制約城市中學武術發展因素的調查研究[J].新一代(下半月),2010(12):132.
[2]董新偉,王智慧.體育全球化背景下學校武術發展的影響因素與應對策略[J].體育與科學,2010(02):90—93.
(作者單位:新鄉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