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種避孕套、避孕藥、性玩具等性用品已經形成每年數千億美元巨大產業的同時,自1986年便宣布“革新開放”的越南似乎處于一種掙扎的狀態中,與此同時,越南人私下在谷歌上搜索“性”或者“性行為”相關內容的情況卻位居世界前列。
維護性健康的一個國際衛生組織在2014年末表示,在越南每千名育齡女子當中,就有83起墮胎案例;相比之下,西歐與美國的墮胎比例分別為每千人10起和23起。這樣的情況意味著,越南的墮胎率已經居世界前列。
一個主要由天主教徒組成的義工團隊長期在越南首都河內開展工作,志愿者們不斷走訪當地大大小小的墮胎診所,收集因墮胎而夭折的胎兒,然后將其送到墓地安葬。一些志愿者對媒體表示:“在我們最忙的時候,一天可以收到30個死胎。我們已經數不清到底埋了多少個了。”
五個孕婦兩個墮胎
“年輕人性知識薄弱、計劃生育指導不足、兩胎化政策余威猶在,是導致越南墮胎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法新社在2014年12月初的報道稱,大約平均每五名越南孕婦中就有兩名選擇人工流產。
墮胎在越南不屬于社會禁忌,越南官方公布的墮胎率為20%,但據河內中央產科醫院的一份報告顯示,實際墮胎率高達40%。越南的墮胎情況其實非常嚴重,聯合國人口基金代表爾肯也表示,越南有許多合法但不受管制的私人診所提供墮胎服務,若把它們處理的墮胎案例也包括在內,相信將使越南官方統計的墮胎率增加一倍。
法新社在越南調查后認為,由于越南落伍的計劃生育服務未能將避孕意識普及開來,同時學校的性教育課也等同于無,以致意外懷孕被視為稀松平常的事,無論是公立或是私人診所,在婦女墮胎后為其提供必要輔導的少之又少,所以屢次墮胎者不足為奇,“有些越南少女更把墮胎當作避孕方法”。
一個名為“國際探路者協會”,提倡計劃生育的非政府組織對此情況也非常關注,其駐越南代表黎玉波表示:許多越南年輕人并不完全了解墮胎的負面影響,他們可能更為在意購買避孕套或避孕藥所需的直接花費。
不過,長期駐越南的中國某企業人士曹會雄并不認同法新社的報道:“現在的社會資訊比較發達,我學的第一句越南話就是‘bao gao su,也就是避孕套的意思。因此,‘把墮胎當成避孕的方法的說法并不準確。”
“現在的越南年輕人的確存在早性愛卻晚結婚的情況,但不代表越南的計劃生育服務未能普及,至少從滿大街都有的性用品小店來觀察,已經普及得很好了。”曹會雄說,“隨著經濟的發展,未婚先孕的事情世界各地都有,不應該成為越南年輕一代的特殊標簽。”
另外,由于越南人傳統上普遍重男輕女,致使很多人發現懷上女胎后便選擇放棄,也成為越南墮胎率居高不下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在越南的許多地方,一些人口宣傳圖畫上的標語甚至寫道:“我們班太多男生啦!”
曹會雄表示,越南政府已經意識到重男輕女的嚴重性,在反對重男輕女方面有許多宣傳,也采取了一些嚴厲手段,比如嚴禁醫生檢查胎兒性別,但現實中往往形同虛設,“通常熟悉的醫生都會比較隱晦的告訴準媽媽胎兒的性別,比如說孩子像媽媽意味著是女孩,孩子像爸爸是男孩,這樣告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家長提前給孩子準備衣物”。
性話題被視為禁忌
一些國際醫學研究機構表示,越南是東南亞墮胎率最高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墮胎率最高的五個國家之一,并且認為這與大部分越南人羞于購買避孕套有關。
許多越南媒體都對這一現象進行過報道,普遍發現大部分越南人都將避孕套視為敏感話題。一些越南人在購買避孕套時仍然會戴上頭盔和面罩,以避免真面目示人;一些避孕套銷售商為了不嚇跑客人,也不愿公然展示這一產品,而是將其置于上鎖的櫥柜中,或者放置于偏僻的角落。
越南社會研究發展機構研究員表示,大部分越南人認為性行為只能發生于已婚者之間,未婚者認為他們沒有“足夠的資格”談論性話題。研究表明:53%的越南受訪者認為性行為的唯一目的是繁衍后代。如果某人去買避孕套的話,他就會被認為沉迷于性行為。在這一壓力之下,很多人就不敢公開去購買避孕套了。
由于越南人將性話題視為禁忌,且羞于購買避孕套,很多人甚至將避孕套跟通奸行為和賣淫嫖娼聯系在一起,因此許多青少年在發生了性行為后導致懷孕,這一現象被視為越南成為世界上墮胎率最高國家之一的重要因素之一。
2013年,越南衛生部母嬰保健部門負責人阮德榮發表研究報告稱:越南18歲以下人群中有三分之一的人認為使用避孕套是不“適當”的行為,16%的人認為避孕套是在賣淫和通奸的時候使用的。2014年,《青少年醫學國際期刊》發表的報告也表示:70%的越南年輕人在第一次性行為中沒有使用避孕套,主要原因是不好意思去購買。
在各種避孕套、避孕藥、性玩具等性用品已經形成每年數千億美元巨大產業的同時,自1986年便宣布“革新開放”的越南似乎處于一種掙扎的狀態中,與此同時,越南人私下在谷歌上搜索“性”或者“性行為”相關內容的情況卻位居世界前列。
越南的學者認為,越南民眾的這一矛盾心理源于文化傳統,這種傳統與現代觀念之間的沖突一直存在,另外還有宗教方面的影響,最終形成目前混沌的社會現狀。
人口加速老化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越南便參照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進行人口計劃工作,同樣通過津貼節育措施以及對超生家庭罰款等措施來限制人口增長,但其與中國有所不同的是“兩胎政策”,即每對夫婦允許生兩個孩子。
2003年5月,越南政府發表了一項人口法令,宣布與1994年聯合國人口和發展會議頒布的宣言保持一致:人們有決定何時生孩子、生多少孩子的“基本權利”。雖然兩胎政策在越南隨后被廢除,但其影響已經很難消除,越南社區支援與發展研究中心的專家江登便表示:兩胎觀念已根深蒂固,“如果你有三個孩子,對于個人事業是一大阻礙,并可能因此失去升職或加薪的機會”。
“越南強制實施兩胎政策,更多只能針對政府或者國企公務人員。我認識的一些公職背景的家族最多都只是兩個孩子,但另外一些普通人家里,也還是想要幾個就生幾個。”曹會雄說。
越南衛生部副部長阮曰進表示,1960年全國育齡婦女平均生育率為6.4個孩子,而2012年為兩個孩子,同時越南人平均壽命也從1960年的40歲增加至2012年的73歲。雖然目前越南的人口年齡結構處于“黃金時期”,可是人口老齡化速度從2011年開始加快,其原因是生育率猛降并達到生育更替水平,給越南人口年齡結構帶來巨大變化。
2009年至2012年,越南高齡人口比重快速增長,比前一階段增加5倍并出現了增長態勢。從2011年起,越南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在全國總人口中所占比例超過7%。另外,按照2013年的數據統計,農民占越南總人口的70%,占越南總勞動力的50%。
曹會雄表示,越南實施了長時間的兩胎政策,其有一定的歷史背景,即長期戰爭結束后的人口大爆發,目前越南還是一個比較年輕的,以適齡工作人口為重心的社會,“把越南歸結為人口老化最迅速的國家之一有些偏頗”。
2014年12月9日,越南衛生部舉行了題為“為國家可持續發展而維持合理的低生育率”的國家人口行動月啟動儀式。阮曰進稱,越南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雖然已取得若干重要成果,但仍然面臨人口規模、人口結構、人口質量等直接影響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挑戰。
他建議繼續加強有關國家人口與計劃生育的政策和法律的宣傳工作,并為人口工作管理者與國內外研究家提供交流平臺,尋找措施確保合理的低生育率和促進出生人口性別比平衡,同時化解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挑戰。
(《看世界》 2015年01期 尹鴻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