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妹妹
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鼓勵寫想象中的事物。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也是學生進行語言實踐的重要載體,但縱觀傳統習作課堂,不少學生習作思維狹隘,人云亦云,導致寫出來的作文千篇一律。語文教師如何緊扣課標精神,巧妙為學生的個性化習作“搭橋鋪路”,從而讓學生寫出有自己個性的作文?
一、觀察生活,鼓勵個性化的寫實
生活是習作的大舞臺,也是寫作的重要源泉,小學是習作的起步階段,只有將習作與生活聯系起來,學生才能寫出有自己獨特思考的文章,也只有融入生活,文章的情感才會真摯、感人。想讓習作與生活相聯系,需要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引導學生留心生活、觀察生活。在平時的閱讀和習作訓練中,教師可以有計劃的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并讓學生將觀察到的事物用日記形式記錄下來。在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時,教師要讓學生留心注意觀察生活中接觸到的人、景、物,鼓勵學生從平凡中找到不平凡,從平淡中尋找新奇。觀察方法也是學生觀察能力的重要組成,教師要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借助課文教學讓學生體會優秀文章是怎樣觀察的,如觀察順序、觀察方位等,從而讓學生學會根據不同的觀察目的調用觀察方法。
如在寫和“校園”相關主題的作文時,不少學生都能寫出來,但是記流水賬的多,有些學生走馬觀花,毫無目的亂寫,作文水平自然低下。想讓學生寫好作文,觀察方法很重要,如果是寫校園全景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某個突出的空間寫起,然后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依次將觀察到的寫清楚,同時,把握側重點進行詳略處理。如果是寫其中某一處地方的,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其中一個突出點進行細致觀察,如有學生要寫校園的菊花,教師可以讓學生重點觀察菊花的大小、形狀、顏色等,為了讓描寫更加生動,教師讓學生進一步深入觀察,如花姿、花瓣、花蕊等。可以說,以菊花為題寫作切入點小,它需要學生細心地觀察才能將菊花的樣子描寫詳細,而學生作為觀察者,自然會融入自己的情感,將學生的情感與花的形態結合起來,一篇生動的作文就能躍然紙上。
二、感悟生活,激發個性化的表達
葉圣陶說:“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活潑潑的,晝夜不息。”寫作如果離開了生活,就像魚兒離開了水面,想讓學生寫出有自己個性思考的作文,就要將作文與生活聯系起來,借助“生活載體”讓學生用心想象、用情感悟,使學生在習作時能將生活感悟融入其中,從而張揚自己的個性。學生的生活世界和成人的生活世界是不一樣的,教師要引導學生提煉自己的生活感悟,引導學生在習作時能主動調用自己的生活體驗,并將自己對生活的感悟用文字記錄下來。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對生活有自己的獨特思考,學生在習作時才不會千篇一律,人云亦云,個性化表達能找到源頭活水。
如在寫有關我的爸爸為主題的作文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生活回憶入手,從多方面去想想自己的爸爸是怎樣的。但小學生的思維能力相對有限,教師可以適當地引導,使學生能夠找到描寫爸爸的切入點。如爸爸的外形特點、爸爸的生活習性、爸爸的工作、爸爸在家庭生活中對我的影響、爸爸為人處世的方法等,既然主題是“我的爸爸”,我與爸爸肯定是最親密的接觸者,因此,在寫作時,一定要讓學生多想想自己與爸爸在一起的生活,學生以自己的視角去寫作,通過挖掘自己與爸爸的生活點滴去用心習作。于是,學生跳出單一的習作思維模式,以往常見的“爸爸”關心我的學習、關心我的生活、爸爸為了家辛勤工作等俗套不再出現,取而代之的是學生與爸爸在生活中發生的趣事,由于學生在寫作過程融入了自己對生活的思考,爸爸的形象變豐富了,如《我的小氣爸爸》《愛面子的爸爸》《我家的“大廚師”》《我和爸爸賽跑》……內容精彩紛呈,主題個性鮮明,學生將生活中的“爸爸”搬上了作文,作文自然精彩。
三、實踐活動,讓個性化習作有話可寫
在小學生的生活世界里,實踐活動是重要組成,也是學生個性化習作的重要載體,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寫作主題引導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借助實踐活動滲透習作引導。在小學生的習作中,真實的情感體驗是習作的重要源泉,但縱觀目前學生的習作,不少教師在引導時缺乏系統的策略,導致學生的生活體驗不夠,杜撰的成分多,而有自己思考的習作少。因此,教師要將習作與生活實踐相聯系,通過搭建平臺讓學生感受生活的真實性,并在活動中感受生活的樂趣,并借實踐讓習作更加生動和精彩。
如在寫以“課外活動”有關的習作時,不少學生用老套的方法進行習作,究其原因,是學生缺少對習作活動的接觸和了解,缺少教師的引導,他們用自己固有的習作思維進行習作,自然無法寫出有自己特色的文章。課外活動是學生課后的重要內容,如果想寫好,題材肯定很多,但需要教師的引導。因此,教師可以結合習作主題,有效引導學生開展實踐活動,但在實踐活動時,教師要以習作為載體,引導學生有目的的參與、有目的思考,鼓勵學生結合實踐活動融入自己的情感,從而幫助學生突破自己的思維模式,寫出個性化的習作。
總之,想讓學生寫出個性化的習作,需要教師創新思維引導學生進行習作,只有摒棄習作引導的傳統模式,結合習作特點,讓學生將自己的生活感悟和習作思維相結合,才能讓學生感受習作中的獨特之處,為個性化習作融入自己的思考,從而在寫作的天空里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