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晗聃
【摘要】閱讀,作為高校德語教學中的重要課程,在德語教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在我國,高校德語教學正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閱讀課的教學方法和 教學經驗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如何進行高校德語閱讀課,采用怎樣的閱讀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德語閱讀水平,培養學生對德語的興趣,成為專家探討的熱門話題。
【關鍵詞】高校德語 德語閱讀 課堂教學
前言: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國際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日益發展,國際各國之間的密切往來,使德語的重要性也得到了相應的提升。在我國高校德語教學中一定要把閱讀課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來抓,因為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學生德語學習興趣的提高,德語閱讀能力也是學生未來走向社會從事德語相關工作的一個必須要素。閱讀不僅僅是單一的語言技能,也是促進和提高其他語言應用能力的手段,對于聽、說、寫和譯都有很大的促進和幫助。
一、語篇教學法的應用是學生德語閱讀能力提升的有效方法
語篇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對于作者的觀點、看法和協作目的的理解,在高校德語課堂上,閱讀可以從對文章的篇章結構、主題思想以及段落之間的銜接作為切入點,讓學生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對整個文章的思想和結構的理解上,從中得到啟發,掌握作者的寫作目的。課堂上,教師要努力引導學生運用閱讀技巧來對全文進行通讀,旨在了解全文的大意,然后對全文進行精度,分段掌握文章的段落大意,提煉主題精髓。另外,分析文章是怎樣展開論述進而進行論證的。在對文章的段落結構和大意做簡要的分析之后,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對疑難詞匯和句子進行解析,要求通過討論的形式來完成,而并非教師一人堂。同時,通過課后的練習幫助學生解決詞匯語言上的難點。例如舉行轉換、同義詞辨析、構詞方法等,這些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
現代閱讀教學法,旨在教師對學生的啟發和引導。教師一定要做到一個指路明燈的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德語閱讀積極性。教師要合理的運用教學手段達到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歸納總結能力的目的,借以養成良好的德語閱讀習慣。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學生語言技能得到了提高。 語篇教學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使學生能夠主動、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而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有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正確閱讀思維方式,為學生未來的德語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加強學生德國文化背景知識的積累
要想使高校德語教學能夠順利展開,文化背景知識的積累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背景知識是指社會或者文化知識體系。任何語言篇章事實上都沒有實際意義,它只作為一種媒介,是作者與讀者溝通交流的橋梁。所以,閱讀只有當學生能夠充分的了解文章背后的社會背景以及文化知識的時候,語言文字才產生了意義。閱讀的結果是通過語篇的信息與文化背景知識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的,這就要求學生熟悉德國文化背景知識,對文化背景知識掌握越多也就更容易理解文章所傳遞的信息。學生可以通過漢語資料來掌握德國的文化背景和社會風俗,教師要對閱讀中產生的背景知識進行概括,為學生提供參考,以便課前進行預習。
三、激發學生的德語閱讀積極性
閱讀積極性的培養是閱讀能力提高的重要條件之一,閱讀積極性越高,德語閱讀課堂的教學時效性就越高。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采用以內容作為中心的先進閱讀模式來充分調動學生德語閱讀的積極性。首先,教師可以借助于德語閱讀教材。在閱讀教材的選擇上需要選取各種不同類型和題材的德語閱讀資料,以便能夠在內容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教師可以運用相應的教學手段。例如,采用多媒體教學模式,把德語閱讀課的風格從老套的傳統模式轉變為活潑靈活的教學模式。以便學生能夠從內心深處不再把閱讀作為負擔。教師教學風格的改變,對于高校德語閱讀課有著十分積極的影響。教學角度也可以隨著閱讀資料的不同而在形式內容上體現出多變的狀態。課堂的教學氛圍變得融洽了,德語閱讀課堂的教學時效性也就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四、重視批判性的閱讀訓練
批評性的閱讀訓練是有效的學習語言的方法,對深層次的積極閱讀起著十分關鍵的促進作用。因為語言作為語意的潛勢系統,閱讀過程中遇到的語言篇章都是作者從系統中選擇所產生的結果。作者決定作品的角度和作品的表達方式,也就是說學生讀到的語言篇章并非客觀現實。所以,在高校德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超越語言表面所闡述的含義,引導學生思考閱讀資料中的內在隱含語言以及意識形態。從中感悟作者的協作態度,提高學生對語言篇章的敏感度。比如,單純孤立的看一段文字并不代表任何的社會意義,但是她如果頻繁出現在特定的語境中就可能產生極其重要的特殊意識形態意義。通過學生對深層次的文章內涵的批評性解讀,在語言學習的同時,也得到了相應的語言知識。
綜合以上,高校德語教學中,德語閱讀是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閱讀在整個德語教學體系中都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高校德語教學中必須積極探討閱讀課堂新的教學方法,以便能夠促進德語閱讀課堂時效性的提高。提高德語閱讀能力,對學生德語的綜合能力增強也有著前有力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德祿,苗興偉,李學寧.功能語言學與外語教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2]田貴森,王冕.功能語言學在中國的應用研究與發展[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
[3]趙曉和.語篇銜接及連貫與批評式閱讀法[J].遼寧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
[4]孫竹風.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能力[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