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千億
信息技術教師是學科型教師,技術型教師,養成型教師,研究型教師……,不僅要有良好的專業技術知識、熟練的操作能力,而且還要有很強的班級管理能力,因為信息技術教師所教的班級較多,計算機教室就是一個公共場所,每一節課都會有不同的班級進出,所以信息技術教師教學工作一件最頭疼的事情就是在機房上課時的紀律問題。面對學生為數多,接觸時間少,不少同學姓名也叫不出來,深入思想輔導教育難以落到實處,遇上一些不聽話的學生,總不能因少數幾個耽誤大多同學的學習機會,因此難免會感到課堂紀律不盡人意,自己又累得要命。
究竟如何管理好課堂紀律呢?我一直在思考著。罵、懲罰那都是間接的反映了體罰和變相體罰行為,也是我自己極不愿意的做法,我希望的是學生們都能自覺地遵守課堂紀律。在課堂上學生坐姿端正,不交頭接耳,不做小動作,不隨便說話,舉手發言等等,這被不少人視為良好的課堂紀律,開始時我也這樣認為,然而,細心一想,卻發現它的不足之處。學生遵守課堂紀律,常常意味著他們能按教師的預想,教師的模式,教師要求的方法從事課堂學習行為,就是學生能理解教師的意圖,順應教師的思路,密切“配合”教師共同所謂教學任務。然而時代在發展,我們呼吁課堂的民主化、人性化,我們的教育方式和理念發生改變,孩子是我們教育的上帝,要給孩子充分發展的空間,老師也不能再用老一套的管理方法管理學生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根據自己平時的實踐,總結了一些維持信息技術課堂紀律的方法:
一、各方面定位
計算機教室跟學生上課的教室不同,隨意性很強,所以每班上課時就要根據學號固定好座位,這樣學生才會好好的愛護好暫時屬于自己的計算機,并且即使有問題也能快速的找到是哪些調皮搗蛋的學生所為。還有一部分學生經常把零食帶到機房來吃,最可恨的是垃圾袋丟到主機后面那些最隱蔽的,又是最難搞衛生的地方,很是讓人生氣,針對這個問題我苦惱了好久,一次偶然的機會,一個學生說:“老師,進教室之前先讓學生把零食和垃圾放在門口,等下課再帶走,學生沒有零食吃就會好好的聽課!”。這是個好主意,以后每上課之前我都會把一個盒子和垃圾桶放到門口,來上課的學生把所帶的東西放到相關的地方去,這樣做了一段時間后,我發現即使我不提醒學生,他們也不會帶垃圾進教室了,機房衛生明顯改善,我也省了不少心。
二、激發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
由于初中學生的好動、好奇心強,對于信息技術這一門可以動手實際操作的新學科有很大的興趣。但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完全依據教材介紹的知識對學生進行教學,讓學生掌握粗淺的知識后就反復不斷地作同樣類型的練習,那么學習就會變得枯燥無味,久而久之就會降低學生剛激發出來的那一點點的學習興趣,以至成為一種新的學習負擔。如果不及時調整,學生就可能做起小動作,甚至開始搗亂。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備課過程中深挖教材,改變教學策略,讓教學過程更有吸引力。最好是采用任務驅動式的教學,讓每一個同學都能親自動手實踐。掌握技巧。
三、精講多練,集中學生注意力
由于信息技術課不同于其它課程,它的操作性很強,面對一些新事物,學生怎么能安靜的聽你講太多的內容呢,所以能不講的盡量不講,讓他們去實踐,去操作,比你講要見效得多。“精講”,是指對于學生自己看得懂的、易理解的內容,教師少講,甚至不講,讓學生自學;而對于一些較難的知識要有針對性地講解,突出重點,抓住關鍵,突破難點,讓學生掌握要領。“多練”,是指讓學生盡可能多地參加實踐操作,從而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學生實際操作時,教師加強巡回輔導,及時解決學生發現的問題。這樣學生的精力就會集中到學習內容上去了。
四、加強課堂教學的互動
互動可以在小組合作中體現。小組合作實際上是一種優、差的合理搭配。在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優生發揮特長,施展才能,差生盡其所能,學有所得。這實現了學生資源的共享利用。這種互動能夠調動優、差生的積極性,將會明顯的改善課堂紀律。
五、結合班級管理方法
我每一年所上的班級都不會少于六個班,我發現某些班級中人數太多,超過了機房計算機數,機房中是60臺計算機,就出現兩人用一臺計算機,上課時老避免不了講話,我用盡了我的對策,效果不盡人意,我就主動與班主任老師溝通,得知他們班有一套獎勵機制——分組打分,獎勵先進組。由于機房特殊,所以事先給他們測驗一下他們的能力水平,在操作時,讓能力較強的學生先操作,在后面的學生后做,這樣就避免了講話的機會,很多學生都不愿意成為最差的一員,所以都認真聽課,認真練習,同時還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表揚與批評,班干部進行登記,統計到班級中。這樣班級成績提高較快,班級紀律也有了較大的提高。
六、融入到課堂中去
要維持好課堂紀律,教師必須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威信。而威信的樹立又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素質。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隨時走到學生的隊伍中去,初中學生其實還是孩子,他們的自我控制管理能力還是有限的,只有隨時融入進去,才能更好的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并且起到監督作用。
七、充分運用好學科資源
信息學科的課堂是一個電子課堂,學生的行動教師是可以隨時監控的,通過遠程控制,容易讓學生潛移默化的轉變。剛開始,學生還不理解電子課堂的實質,有的學生就會在下面悄悄的玩游戲,以為老師不知道,等老師跟他對話了,才發現原來老師是可以遠程控制的,以后就再也不敢了,還有一部分非常聰明的學生,他們知道只要把局域網斷開,老師就控制不了自己了,剛開始我對使用的教學軟件還不是太熟悉,經常才連上的計算機怎么又斷開局域網了呢,一節課下來累得我滿頭是汗,后來我發現原來有好幾種斷開局域網的方法啊,那時我就想就好比是跟學生斗智斗勇啊,當然我很高興是學生讓我更加熟悉教學軟件,所謂的出現什么樣的問題就會有什么樣的解決方法,從此,學生上課時搗亂的少了,聽課的人多了,玩游戲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所作所為都在老師的監控下。自然就放心的去學習了。
由此可見,要根本上管理好信息技術的課堂紀律,我們教師不僅應該掌握好自己的專業技術知識,還要立足于人的發展,對學生既要嚴格要求,又要體現人文關懷,要多一些人性,多一些理智,對學生多一分關愛,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