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推廣模式的跨界合作,正以前所未有之勢席卷而來。當浪潮涌上公關行業的邊界,改變已是毋庸置疑。傳統公關正在一點點地失去自己的陣地,原有的公關邏輯將不再有效,早走一步跨界創新,是太立德仁的策略。只有撥開迷霧,開辟新的平臺,才能在未來的市場中占據先機。
“春浪音樂節”,跨界娛樂經濟的鑰匙
與其等待,不如轉變。當下世道變了,客戶變了,風口也變了,可是如果在改變前,連“憑什么吸引客戶來現場”、“憑什么打動客戶來買單”的問題還沒想清楚,那么改變的結果可想而知。連續三年穩居房地產公關頭把交椅的太立德仁,首先解決的是“讀懂”用戶的情緒。
移動終端的廣泛運用,讓“互聯網+”的模式變得無孔不入,當越來越多的生活方式可以通過互聯網變得愉悅和簡單的時候,還有哪類線下體驗,可以影響用戶的情緒?答案是:現場的感受!沒錯,人們愿意花費不菲的票價去聽一場演唱會、看一場足球賽,或是F1賽車和網球大師杯,甚至是社區里一個簡單的仲夏晚會,也會被人圍得水泄不通。從2009年開始,大陸音樂節市場以每年30%的幅度遞增,特別是戶外的大型音樂節備受追崇,但其中叫得響的主題音樂節少之甚少。于是,現場的體驗度與參與感成為了太立德仁落地執行并力推的重頭戲。
通過努力,太立德仁拿到了起源于臺灣墾丁,并在寶島深耕十年的最大戶外音樂活動——“春浪音樂節”在國內的獨家代理權。擁有一個專屬太立德仁自己的娛樂經濟平臺,讓公關模式告別同質化的大流。換句話說,就是自此吹響了進駐文化娛樂產業的號角,將公關的觸角延伸到房地產以外的全新領域。“春浪音樂節”便是太立德仁跨界文化娛樂經濟,進入新公關世界的鑰匙,自此擁有了一塊“自己說了算”的娛樂資源平臺。
這是“春浪音樂節”首次進入內地的一次合作探索。從臺灣發跡,并推展至新加坡、香港等地,成功舉辦了十年的“春浪音樂節”,每年吸引數十萬人高度關注及參與,是眾多華語重量級歌手夢想的演出舞臺。在隸屬于太立德仁的上海中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運籌下,7月8日,“春浪音樂節”在上海舉行預熱媒體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首次登陸內地的“春浪音樂節”將在長島舉行。屆時兩天的戶外音樂盛世,勢必High翻廣大樂迷。作為主辦方的代表,上海中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制作人陳東瑜先生在發布會上發言說:“中晏文化會踐行‘春浪音樂節的宗旨——‘超愛地球,超愛公益,超愛音樂。未來,中晏文化將致力深耕音樂文化產業,每年會選擇數個城市,落地舉辦音樂節。在音樂節這個產業平臺上,將會集納演出、餐飲、創意市集、移動互聯體驗、電子競技等多種體驗,形成一個完整的音樂產業鏈。”
跨界or轉型,不過一步之遙
在英國麥當勞“插足”體育界,向7000個青少年足球俱樂部的1.35萬青少年提供Nike和Adidas品牌授權的裝備和儀器,并獨家贊助英國社區足球賽,幫助優秀的社區俱樂部獲得國家足球協會認可的時候,肯德基一定不會想到,麥當勞英國的Twitter賬號提升粉絲數量的同時,更在四周內就吸引了8000人注冊參與了足球活動。
對太立德仁而言,作為一家專業的公關公司,業務半徑不僅要停留于房地產,快消、IT、文化娛樂等等都可以涉及,“春浪音樂節”正是公關模式創新的亮點,為其進軍文化娛樂產業打下了良好的伏筆。將“春浪音樂節”國內獨家代理權收入囊中,無論是稱為跨界還是轉型,最終目的是通過“春浪音樂節”這個平臺,逐步滲透到各類人群端口,并將第三方客戶的線下需求進行連接,形成更具競爭力的獨家資源平臺。按照這一思路,“春浪音樂節”正是從營銷推廣的“癢點”、“痛點”、“賣點”三方面,提升了公關營銷的競爭力與差異化。
抓住一個癢點,打開了太立德仁進駐文化娛樂產業的“缺口”。文化產業是政府扶植力推的新興產業,音樂節作為文化產業之一,可謂是順應了天時、地利與人和。太立德仁挖掘出這樣一道寬闊無比的護城河,用“春浪”這塊自留地為其拓展出新的商業模式,并豐富其業務內涵。
解決一個痛點,讓甲方焦慮的營銷效果變得清晰可見。就目前太立德仁服務的客戶而言,其營銷方向大多為年輕人。所以,高舉高打的品牌音樂節的主流客群,是大型旅游地產開發商,也是當地大品牌開發商愿意買單的痛點。就春浪品牌的號召力而言,由此帶來兩大價值——強大的明星號召力和現場幾萬人群的到達率,這也是太立德仁區別于其他的特色底牌之一。
突出一個賣點,扛著品牌來,奔著需求去。以與綠地集團的合作舉例,亞洲最大戶外音樂節“春浪”登陸長島,綠地集團借助“春浪”這個品牌,以跨界形式加深了對綠地長島項目的認識,潛移默化地增加了一批粉絲。同時,牽手“實惠”APP獨家贊助,通過現場搖一搖,又為“實惠”帶來了新的關注度。
未來是善變的,現在流行的趨勢或許過幾年就落伍了。過去幾年,成千上萬個“跨界合作”的公關營銷戰役奏響了集結號,但真正成功的經典寥寥無幾。對太立德仁來說,“春浪音樂節”不會只是發動一次公關戰役的場所。文化、藝術、音樂、體育等等諸多因素都能在公關活動上得到發展空間,學會整合這些因素,把社會資源的平臺充分利用起來,才是可持續發展的公關創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