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碩 卜春梅
對于科威特流亡政府來說,美國的出兵援助是關系國家存亡的問題,而面對美國國內的反戰情緒,游說美國民眾和政府也就成為當務之急
介入科威特問題,美國民眾較反戰
伊拉克總統薩達姆覬覦科威特已久,一直以來都認為科威特應該成為伊拉克的第19個省。兩伊戰爭結束后,為了展開對科威特的戰爭,薩達姆與美國駐伊拉克大使艾普麗爾·格拉斯帕(April Glaspie)進行了深入溝通,了解到布什總統不會向伊拉克發動戰爭。
這個說法刺激了薩達姆的野心,但也可能讓他掉進了美國的陷阱。美國一直想在中東獲得一個實在的軍事存在,因此薩達姆出兵科威特,給了美國對老朋友翻臉發動戰爭的好機會。
若想發動戰爭,布什政府必須得到美國民眾的支持。而1990年12月,據《紐約時報》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共同發起的一項民調顯示,48%的美國人希望即使伊拉克沒能在1月15日前撤軍,布什政府也暫時不要采取措施。
民眾有此種傾向,不僅因為伊拉克是美國的長期盟友,而且越南戰爭之后,美國已經形成了反戰傳統,尤其是要與有一定軍事實力的伊拉克作戰,美國民眾肯定有很多顧慮。因此,美國政府若未獲得民眾支持,就發動戰爭,將難應對美國士兵戰死以及大量軍事消耗的質疑。
重金雇傭公關機構,游說美國民眾
對于科威特流亡政府來說,美國的出兵援助是關系國家存亡的問題,而面對美國國內的反戰情緒,游說美國民眾和政府也就成為當務之急。
當時,很少有公關人士重視科威特問題,而偉達公關則獨具慧眼,1990年,就開始與科威特政府合作。所有公關活動的總目標,就是為了引起美國民眾對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的警覺,從而能夠支持美國政府出兵。
偉達公關敢于接手科威特問題,主要是對自身實力的自信。在偉達公關團隊中,華盛頓辦公室負責人克雷格·富勒(Craig Fuller)是布什最親密的朋友和私人政治顧問之一,而且早在布什任副總統期間,就是他的幕僚長;美國總裁羅伯特·格瑞(Robert K. Gray)曾兩次負責領導美國前總統里根的競選;高級副總裁托馬斯·羅斯(Thomas Ross)曾是卡特政府時期的美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高管弗蘭克·曼凱維奇(Frank Mankiewicz)曾任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NPR)的總裁,經常幫助偉達公關向媒體發送各類資訊。
實際上,科威特政府并不僅僅聯系了偉達公關這一家公司。美國議員吉米·海因斯(Jimmy Hayes)曾估計,科威特雇傭了超過20家的公關公司、律所和游說公司,每家公司的服務費都在每月10萬美元左右,而偉達公關的服務費則更是遠超于此。曾有人說,科威特流亡政府一次性交付偉達公關1200萬美元,來實施這個龐大的公關戰略。所幸科威特流亡政府存放在海外的巨額石油財富,足以支付這些高額的花銷。
搶劫嬰兒保溫箱傳言,成潛在熱點
科威特政府和偉達公關嘗試從各處尋覓思路,突破公關難題。其中有關科威特被入侵的各類報道,則成為了重點。報道中,伊拉克在科威特犯下了無數暴行,科威特流亡者講述出來的內容,更是讓人感覺當時的科威特猶如地獄一般。
《圣路易斯郵報》(St. Louis Post)刊載過一個科威特逃難者的口述:“他們搶走了醫院里的所有設備,嬰兒們被扔出了保溫箱,維持病人生命的設備被關掉……他們甚至扔掉了交通信號燈。”
9月5日,流亡海外的科威特衛生大臣在沙特的新聞發布會上,控訴了伊拉克軍人的暴行:他們控制了科威特所有醫院和醫療機構,驅趕走了病人,有組織地搶劫了醫院的高科技裝備、救護車、藥品和血漿,這導致了22名嬰兒患者的死亡!正是從這個說法開始,搶劫嬰兒保溫箱事件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還曾描述該事件起源。一名逃到歐洲的科威特高級公共衛生官員寫給倫敦一名建筑師的信件被公開,信件稱伊拉克士兵命令病人從醫院離開,關閉了治療重病患者的設備,拆走了血液透析機等貴重設備,并與現金、黃金、小汽車、珠寶等,總計超過20億美元的物品一起運送到巴格達。在這些醫療設備之中,就有22個嬰兒保溫箱。而《華盛頓郵報》談到這個消息無法證實,因為伊拉克不允許記者進入這些區域查證。
嬰兒保溫箱,是指為了治療早產兒或病患嬰兒所用的專業醫療保育的箱狀器材。戰爭中軍人的死亡無論多么慘烈,都遠沒有婦孺被傷害更易受到關注,何況是搶劫嬰兒救命器械這類事件。
偉達公關發現,能夠引起美國民眾支持政府對伊宣戰的最佳戰略,就是挖掘并強化宣傳伊拉克軍隊的邪惡之處。資料顯示,偉達公關曾花費約100萬美元對嬰兒保溫箱事件進行研究,因為它在所有伊拉克暴行中具有讓美國人無法忘卻的感染力。
當然,并不是人人都相信這一系列說法。英國外交大臣道格拉斯·赫德(Douglas Hurd)曾談到,有關伊拉克惡行的說法,與薩達姆號稱吞并科威特,并使之成為第十九個省的想法并不相符。但是偉達公關很愿意自己相信,更愿意推動美國人都相信:伊拉克軍隊就是如此可惡,科威特亟待美國去拯救。
相關話題持續發酵,傳言愈演愈烈
9月30日,《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 News &World Report)對此事件詳細進行了報道:“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第六天,伊拉克士兵進入了科威特某地的阿丹醫院,尋找醫療設備。他們關掉了22個早產兒的保溫箱氧氣,扔出了這些嬰兒,偷走了這些保溫箱,直接導致了嬰兒們的死亡?!?/p>
科威特政要也現身描述伊拉克軍隊的卑劣。9月17日,待在美國無法上任的美國駐科威特大使愛德華·內姆(Edward Gnehm Jr)告訴記者,科威特衛生官員告訴他,有22個嬰兒因為伊拉克軍隊偷走了保溫箱而死亡?!堵迳即墪r報》、《圣何塞水星報》、《華盛頓郵報》等媒體紛紛對此進行了報道。
9月29日,科威特埃米爾賈比爾在布什總統的會面中,動情地控訴了伊拉克的暴行,談到了伊拉克士兵闖進了醫院,拿走了嬰兒的保溫箱,和其他病人賴以活命的醫療機器。
10月9日,在一個記者發布會上,布什也講述了這一暴行:“嬰兒們被從正在使用的保溫箱中拎出來,保溫箱也被送到巴格達。我不知道發生了多少這樣的事件,但是我確實聽到了埃米爾在我這里發自肺腑的話語。……這種事令人惡心?!?/p>
少女含淚作證,成全美焦點
10月10日,在美國國會人權基金會(Congressional Human Rights Foundation)為科威特舉行的聽證會上,一位自稱來自科威特的小姑娘娜依麗(Nayirah)最后出場,做了僅僅4分鐘的口頭陳述,就震撼了全美國。
她說:“我志愿在阿丹醫院和其他12名婦女一起幫助他人,我是最小的志愿者,其他婦女從20歲到30歲的都有。我看到伊拉克士兵帶著槍進來,把嬰兒們拿出了保溫箱,并帶走了保溫箱,把嬰兒們扔在冰冷的地板上直至死亡。”娜依麗說道這里開始哭泣?!斑@太可怕了!”娜依麗還留下了書面證詞,“我看到伊拉克士兵帶槍走進了醫院,進入存有15個嬰兒保溫箱的房間?!?/p>
盡管娜依麗不能說出嬰兒的具體數目,但足以震驚全美國。共和黨人約翰·波特(John Porter)議員是聽證會的主席,他感嘆從來沒有聽到如此粗暴、非人類、使人悲傷的事情。當晚,美國廣播公司(ABC)的晚間直播,以及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的夜間新聞,都播放了娜依麗作證的部分內容,約有3500萬到5300萬美國人收聽了這些節目,很多人的心態也開始發生轉變。
在此之后,7名美國參議員在自己的演講中使用了娜依麗的證言,并支持美國對伊拉克出兵,布什總統重復這個故事也超過十次。
娜依麗的作證有力激起了美國民眾支持海灣戰爭的熱情,最后促進了美國參議院以5票的微弱優勢,通過了布什總統對伊拉克宣戰的決議。
伊拉克及時宣傳反擊,卻無力回天
伊拉克也曾對嬰兒保溫箱事件加以反駁。10月16日,伊拉克新聞大臣通過伊拉克官方新聞機構斥責道:“布什作為超級大國的總統,需要仔細掂量你的言語,不要表現得像個小丑,反復重復別人告訴你的話?!?/p>
伊拉克也同意一些記者前往科威特進行采訪。10月21日,在伊拉克新聞官員的組織下,記者們采訪到了科威特婦產醫院的醫生們,得知保溫箱事件不可能發生。在采訪中,伊拉克派駐科威特的醫療部門負責人還表示,巴格達在占領科威特后,不僅派來了1000名醫生,還運送了相應藥品,幫助科威特14家醫院和健康中心的正常運轉。
可惜,世界新聞秩序并不平等,壟斷性和單向性很大程度扭曲了現實,當時伊拉克的聲音被湮滅在傳言之中。
而科威特解放后不久,美國廣播公司記者約翰·馬?。↗ohn Martin)前往科威特醫院采訪后發現,包括早產兒在內的很多患者確實死亡了,那是因為很多科威特醫生和護士在伊拉克入侵之時停止工作或者逃亡。但是伊拉克軍人沒有偷保溫箱,更沒有任由數百名科威特嬰兒死去。
新發現接踵而至,原來事有蹊蹺
1992年1月6日,《紐約時報》刊出了約翰·麥克阿瑟(John MacArthur)發表的一篇名為“記得娜依麗,科威特的證人么?”的文章。原來娜依麗不僅是科威特王室成員,更是科威特駐美大使的親生女兒。而且美國人權基金會與偉達公關還有著特殊關系。由此他建議美國政府調查那場聽證會背后的勾當。這篇文章不僅令麥克阿瑟獲得了獎項,更震驚了整個美國。麥克阿瑟感慨道,“這是有史以來,外國政府在美國發動的最深思熟慮,也是最為昂貴的一次公關行動?!?/p>
繼而,不少新的發現接踵而至。有人揭發娜依麗作證的整個環節都是經過偉達公關的詳細編排。偉達公關還錄制了聽證會過程,作為視頻新聞發放到 Medialink網站上,這個網站的直接服務者約有700家美國電視臺,正是通過這個渠道,娜依麗作證事件得以在全美傳播。
1992年,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的分支機構人權組織中東觀察(Middle East Watch),刊出了他們對保溫箱故事的調查結果。中東觀察的負責人安德魯·惠特利(Andrew Whitley)告訴媒體:“伊拉克人確實盯上了醫院,但是戰爭宣傳中的核心指控并不真實,偷走了保溫箱并任由嬰兒死在地板上,是由逃離科威特的流亡者制造出來的?!?/p>
面對外界的質疑,多方回應
科威特政府沒有正面回應過嬰兒保溫箱事件,但是面對指責,也聘請了以克羅爾( Associates)為首的專業小組進行了調查,做了50多個訪談,其中也包括娜依麗。最終并沒有證實伊拉克這一暴行,而且娜依麗也承認自己僅在醫院呆過幾分鐘,且從未做過志愿者。
面對外界質疑,偉達公關首席執行官托馬斯·愛迪生(Thomas E. Eidson)在《紐約時報》撰文回應了質疑,“偉達公關沒有時間和別人合作制作欺騙性的證詞”,并堅稱“在娜依麗從科威特逃亡出來后,公司也沒有理由質詢她的真實性?!眰ミ_公關與科威特流亡政府的合作也是嚴格依據公司標準進行的,民眾的利益也應受到公正對待。
科威特駐美大使也曾回應質疑,“如果我們想說謊,或者想夸大事實,可以輕松買通其他人,絕不會利用我的女兒?!倍衣吠干缭鴪蟮溃晾藲w還科威特的98件醫療裝備中,就包括兩個嬰兒保溫箱,據此為證,說不定伊拉克人確實曾干過此事。
(作者單位:華北電力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