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婧
近日,李嘉誠于香港的日出康城項目連續三周進行八折優惠推售,并一舉創下了三周內1648套房全部售完的神話,成為香港近年銷售最快的樓盤。
讓業內人士頗有不解的是,雖然項目銷路甚好,但“李超人”完全沒有乘勢加價,而是在香港經濟向好的時候快速去化、回籠資金。殊途同歸的是,國內的眾多地產大佬們也都在經濟形勢向好、房地產政策暖風頻吹的情況下,使盡渾身解數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其最終目的依然是快速去化。
4月15日,恒大集團舉辦新聞發布會,宣布全國范圍內無理由退房。恒大此舉,在業界看來,是對于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充滿信心,但是這并不妨礙其快速去化、沖刺2015年1500億的銷售目標。
像是巧合,就在次日,保利集團的官方微信上推出“保利地產將正式推出‘5P戰略”的消息。所謂“5P戰略”是指代表Peiban (陪伴)的養老地產、代表Promise (承諾)的全生命周期綠色建筑、成為業主好Partner (拍檔)的社區O2O、讓便捷生活瞬達的Play APP、在國際舞臺上充滿Power (力量)的海外地產。通過此舉,保利地產吹響了謀求戰略轉型的號角,表明今后,保利地產將會拿出一部分精力轉戰養老、綠色建筑、海外地產。
而就在恒大、保利新聞撲天蓋地的時候,萬科來了一句“萬科無退房理由”,萬科的意思是“買完再退,不如一次選對”,其意是說只有買了萬科的房子才是“買對了”,霸氣側漏;就在萬科“黑”了恒大之后,碧桂園來了一句更有意思的話:“退了吧,買碧桂園,這里有升級產品更適合”,接下來就是綠城說“退了吧,買綠城,這里綠城品牌有保障”。
地產大佬們之間的“掐架”,怎是一個“亂”字了得。看來,2015年,地產大佬們為了爭奪有限的消費人群,也算是用盡了各種手段。由此可見,橫亙在開發商面前的庫存問題仍舊是壓力山大,促銷售、去庫存的旨意昭然若揭。有數據表明,三線城市的住宅庫存自2011年開始一直增長,即便在是樓市繁榮的2013年,也只是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庫存下滑,而三線城市庫存一直攀升,至于四線城市更是如此。
雖然有央行的兩次降息、兩次降準,在政府救市政策利好支撐下,樓市正在迎來久違的放量窗口;但是“3·30”新政出臺已近一個月,市場整體仍比較平穩,今年套在各大房企營銷總監、營銷人員頭上的“緊箍咒”仍未見松動。
可見,百變營銷術,去化為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