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理憑借自身特有的形式美被人們運用到室內設計中,體現與風格相一致的特征,服務于風格。肌理與風格之間,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的。設計師要體現出作品的精神內涵,而不是簡單的堆砌和模仿。
肌理的涵義
肌理是指物體表面質感的紋理。在現實生活中,每個物體都有著自己的質感,而肌理是要通過人的視覺或觸覺來感受知覺的,如毛糙、光滑、柔軟、堅硬、干澀、濕潤、整齊、雜亂等特征。肌理可分為兩大類,即天然肌理和人造肌理。天然肌理是物體的屬性,是客觀存在的,它是最原始的藝術肌理美的源泉;而人造肌理則是人為制造的,有一定的主觀性、規律性、實用性,適應不同的需要來獲得期望的效果。所以,肌理在室內設計這個領域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并服務于設計。
室內設計風格與肌理
1.肌理服務于風格
室內設計師們利用了物體的這一屬性,將肌理很好的運用到自己的設計中。在滿足于空間功能布局的前提下,確定好風格,然后由各個設計元素來服務于該風格。這時肌理就發揮了其不可估量的作用,不同的肌理會對空間環境造成不同的影響,要恰當運用每種肌理,符合該空間的性格,達到室內設計的目的。
2.風格不是肌理的堆積
肌理藝術處理得當,空間性格表現到位,風格特征才能明確突出;而特定的風格有著自己特有的肌理美,二者是互相依存的緊密關系。但僅僅依靠這點,將肌理作為手段,盲目地拼湊、堆積、簡單的組合來造就風格,這就違背了設計的初衷。優秀的設計要有著獨特的設計理念,要滿足于空間的功能要求,業主的年齡、喜好、預算等等,這些都是不容忽視的因素,也會影響設計師對于肌理藝術的運用。
3.不同風格中的肌理美
(1)傳統風格
傳統的室內裝飾風格靈感來源于傳統的積淀,有著豐富的設計內涵和傳統的博大精深。傳統風格有中式的傳統和西方的傳統,它們的室內空間結構形式、空間的色彩組合、空間的布局陳設等都保留著傳統的元素,在肌理的運用上也保留了傳統的韻味。傳統中式風格中,將花格紋樣的裝飾、二維圖案、梁枋彩繪等運用到屏風或窗欞等傳統構件上,表面大多以木質肌理為主。傳統的肌理樣式有著固定的材料支撐,如木材、磚、紙等。而由傳統中式風格發展來的新中式風格,將現代元素和傳統元素進行了有機的結合,以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去營造傳統韻味,所以在肌理的運用上不拘泥于傳統材質,加入了現代化的鋼筋混凝土、石材、皮革等現代材質。金屬材質、石材雕刻、皮革飾面,造型上的傳統,通過新式的肌理表現在展現傳統韻味的同時體現現代感。西方歐式風格和中式類似,傳承了傳統的肌理材質,主要以石材為主,石材的堆砌、雕琢、拋光、組合、拼貼形成了主要的建筑裝飾肌理。而石材表面的自然紋理也常常被作為肌理形態運用到歐式裝飾中,一般以拋光工藝的反光形態出現,類似裝飾畫的效果。
(2)現代風格
現代風格則強調采用新材料、新技術、新結構,注重技術與藝術的統一,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F代風格下的肌理就是強調這種技術與藝術的結合,多采用金屬、混凝土、玻璃等材質,展現現代的簡約、大氣的風格。以金屬為材料的肌理大量運用到現代風格中表現現代感;混凝土則營造粗糙、質樸、剛勁質感;玻璃體現光的反射,具有通透、輕盈的肌理裝飾效果,同時將現代肌理和現代設計相結合。肌理樣式追求簡單、整體,大面積的界面以簡潔風格為主,不做過多裝飾。在制造空間亮點時,追求單體化的材料主體和以特殊肌理為點綴,達到設計的目的。
(3)自然風格
現代都市的人越來越愿意貼近自然,向往田園生活,渴望心靈上得到慰藉和滿足,自然風格的裝飾也逐漸被重視。室內設計師往往采用木、藤、竹、石、棉、麻、毛皮等天然材料來制作具有自然氣息的空間肌理,營造空間的自然美、真實美。這些天然肌理有著與其他現代肌理不同的特殊品質,自然、淳樸、清新、淡雅。比如一根造型別致的樹枝經過干燥處理后,直接用來作為室內的某個裝飾構件;或者將竹藤纏繞起來制造編織肌理,綠色環保;或者是一幅棉麻制品的壁掛裝點在墻面;再比如一塊粗糙的、有著純正肌理紋路的木樁,經過簡單的處理,成為一張個性獨特的小板凳。依據設計要求對材料進行簡單的造型、大小、顏色等方面的加工處理,充分利用肌理自身形態來達到自然、本真的肌理效果。
(4)混合風格
近年來,室內設計的風格也趨向多元化,空間設計也不僅僅局限于某一種風格,逐漸地出現了混合的風格。既趨于現代實用,又汲取了傳統的元素,古與今的融合,中與西的融合。這時設計師在肌理的運用上就更加的自由,傳統的木質雕刻屏風、藤制的家具配以現代風格的墻面裝飾肌理;歐式的腳線和木紋裝飾墻面配以現代中式家具和陳設。這些材料肌理可能不是嶄新的,但是通過巧妙的搭配和組合,得到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旌巷L格雖然自由度加大,但也不是隨意簡單的堆砌,也需要對肌理的質感、材質、色彩等方面進行深入推敲,創造出精彩紛呈的視覺效果。
結語
肌理是室內設計中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風格營造的一個重要手段。不同種類的肌理有著不同的風格傾向,但是在實際設計中也應不斷嘗試創新,打破常規。這也取決于設計師的設計水平和審美能力,設計師要具有較好的洞察力,第一時間抓住風格的本質,將肌理與之很好的關聯,體現出作品的精神內涵,而不是簡單的堆砌和模仿。只有這樣的肌理美才能打動人心,才能展現出觸覺藝術的魅力。
(作者單位: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作者簡介:張迎新(1985--),女,江蘇常州人,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