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茹雪?牛曉凡
盤扣作為中國傳統服飾的一種手段,同中國結一樣,都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美好象征。盤扣的種類很多,色彩豐富,制作工藝各異。盤扣藝術從最初的實用到裝飾再演變成今天的象征符號,發展到現在,無論是在少數民族服飾上的繼承發揚還是在現代服飾中的利用,它都會以一種出其不意的驚喜出現在人們的眼線中,它既肩負著傳承民族服飾元素的重擔又與現代服飾完美結合走上國際舞臺。
中國盤扣作為傳統服飾文化里獨特的配飾,在發展變化中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藝術風格,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嘗試將其應用與現代服裝設計中。對照在傳統服裝設計中的應用,認為現在服裝設計中不應過于僵硬的運用盤扣元素。通過對盤扣的起源、設計元素分析和總結,提出了在盤扣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幾種應用手法,使傳統的盤扣能很好的融合于現代服裝設計中。
盤扣的起源與傳統應用的分析
(1)盤扣又稱盤紐、布扣,是早期中式服裝中常用的一種固定服裝的紐扣。關于盤扣的最早起源一般認為出現在初唐時代,早起服裝作為“女紅”重要的組成部分,扣的細節也是對于閨閣中女子賢淑能力的重要評價,盤扣就在那些深院閨閣中的女子手中慢慢得到多樣化發展。《漢書·李陵傳 》中就有“兩人皆胡服椎結 ”連發飾都能用結的形式做成椎髻,不難想象作為蔽體遮羞的服裝上的結更是多樣化,這種變化多樣的結也就慢慢變成了既能固定服裝又能裝飾美化服裝的盤扣。
(2)盤扣作為一種中式紐扣一直應用于早期中式服裝,不僅存在于漢族、滿族這些歷史上的多數民族中,也出現在其他少數民族中,甚至到現在在某些偏遠山區的少數民族中,本民族日常服裝中盤扣仍然作為一重要的服裝配件。
(3)盤扣在早期應用于服裝中時都是在實用的基礎上再考慮美觀裝飾作用,基本存在服裝前門襟、側開襟部位,如馬褂、旗袍等。在此基礎上變化的都是盤扣本身的設計,比如常見的有盤花的變化,從早期的一字扣到盤花復雜的梅花、金魚圖樣,這樣的設計形式一直影響到現代服裝中盤扣的運用,目前帶有盤扣元素的服裝都是一些傳統服裝的縮影,盤扣仍然一動不動的出現在“原始的位置”。
盤扣的種類、色彩及制作工藝
盤扣的種類很多, 常見的有蝴蝶盤扣、蓓蕾盤扣、纏絲盤扣、鏤花盤扣等。還有四方扣、鳳凰扣、樹枝扣、燕子扣、一字扣、花籃扣、雙耳扣、大型銅絲手工扣、花蕾扣、樹葉扣、青蛙扣、葫蘆扣、琵琶扣、花扣、蜜蜂扣、蝴蝶扣、菊花扣、三耳扣。
扣型之豐富足以見證人們的智慧和創造性。
盤扣所呈現出來的色彩更是讓人耳目一新。
只要有一種服裝色調便會產生與其相適應的盤扣色彩。不同色彩的盤扣,組成有主題的圖畫,像“百花園”、“亭閣”、“鳥樂院”等。它在人們永不停歇的創造當中書寫著自己美麗的神話。
形形色色的盤扣中尤以古老的手工盤扣最為精巧細致,它融進了制作者的心性和智慧,有著極高的審美價值。然而,隨著都市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社會化程度的提高,已經很少有都市女性學習盤扣手藝。于是,一種機器生產的盤扣便應運而生,白的、藍的、黑的,同樣纏絲,同樣鏤花,同樣像蜻蜓點水,同樣像蝴蝶戀花,然而卻總讓人感到少了一種靈氣,少了那份婉約。
盤扣在服裝上的應用
近幾年,盤扣作為一種傳統的服飾手段又風靡一時。長袖盤扣、短袖盤扣、對襟盤扣、斜襟盤扣,,就連后開衩的直筒連衣裙也綴上了盤扣。富于東方造型形式特征的盤扣,往往在一個十分簡潔的服裝款式中成為點睛之筆,形成色彩的對比、形狀的對比、疏密關系的對比,手法簡單卻能收到十分有效的裝飾效果。盤扣還是那個盤扣,但綴在不同款式的服裝上卻表達出不同的服飾語言。
1.盤扣在民族服裝上的運用
我國少數民族服裝中對盤扣的利用比較普遍,盤扣以不同的形式特點呈現出民族服飾的獨有特色。中國五十六個民族服裝有著令歐洲設計師百學百用不倦不厭的內容。
拿幾個民族舉例,就可知盤扣元素在我國少數民族服裝中亦無處不見,幾乎成為多數少數民族服裝中必不可少的裝飾元素。首先看黎族服裝。除了豐富的色彩之外,其主要裝飾就是不同盤扣的運用。尤其是所在地區的男子上衣,以盤扣為裝飾,彩邊扣攀長達10來厘米,排列右側;紐扣為金屬質品,碩大閃亮,盤扣點綴素色服飾,獨具特色。這些少數民族的服裝圖片,展示了他們對盤扣的利用,足以證明盤扣這一服飾元素在民族服裝中所起的作用。
作為服裝設計師我們應該將傳統服飾元素帶入現代生活,讓現代服裝顯得更加民族化和時尚化。中華服飾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它能夠融合各民族文化為己所用。中國傳統服裝不僅是考古界、歷史界的研究對象,不僅作為中國文化的代表呈現于國際舞臺,而且中式特色的服裝將會更有活力,在世界服裝發展潮流中能占有一席之地。
2.盤扣在現代服裝中的運用
眾多品牌服裝在進一步吸收國際優良設計風格的同時,也開始注重對民族化元素的巧妙運用,盤扣、立領、中國結、流蘇等中國元素開始出現在休閑裝、禮服、婚紗,甚至男式的商務休閑裝中,在時尚的同時又不失民族風韻含蓄內斂。“夢特嬌”的亮絲系列和商務休閑羽絨服就是代表。
在喧囂繁忙的都市生活中,白領階層尤其是職業人士每周每天十有八九是包裹在職業制服當中的。工作的壓力、制服的禁錮讓人們倍感疲憊。
為了從中獲得解脫,商務休閑服裝漸漸深受人們喜愛。在一些不很正規的場所,商務休閑裝漸漸取代了職業制服。在民族文化倍受矚目的今天,民族元素與商務休閑裝巧妙結合,既使人們重新回到了大自然的懷抱,又使人們緊跟時尚的步伐。
中式元素一般運用在面料、色彩和裝飾上,而盤扣作為民族服飾裝飾中不可缺少的一員在商務休閑服飾中獨具風騷,讓這些商務人士們終于過了把中式的癮。
現代服裝設計對盤扣的巧用
通過從米蘭、巴黎以及紐約的時裝周采集來的最新時尚感覺,盤扣本身已成為了中式服裝的符號象征。盤扣、立領這些唐裝元素不斷出現在國際設計大師的作品中。我們只有在融匯中西的服飾文化中,才能把我們的民族化做好、做精。作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時裝設計師之一,喬治阿瑪尼本人多次表示,中國文化給予他無窮的設計靈感。2005年初夏,他設計的服裝將中式元素與法國上世紀30年代流行元素結合起來,將側襟、盤扣、立領、中國結、流蘇等頗具東方情調的細節運用得恰到好處,感覺異常驚艷。
2005年Prada秋冬的黑大衣更是靠黑色盤扣制造了一些驚喜。她的款款大衣都讓人止不住地驚奇。她使盤扣這一民族元素擺脫了傳統的形式,充分地與時尚風衣、裙裝結合,其處理手法獨到,盤扣的編織技藝精巧脫俗。這些精致獨特的盤扣成為整臺服裝的著眼點,使這一民族元素完全融入了時尚的氛圍之中。其民族元素的利用再現盤扣的魅力。其色彩之艷麗、裝飾之華貴、面料處理之獨到,已讓人感慨。拋棄這些不談,單看他的設計主導元素——盤扣的運用,已見設計師的獨具匠心。這些金黃色的盤扣以不同的形式裝飾在時裝的不同部位,或是領口、或是胸前、或是腰部;其組織形式也各異,或獨領風騷、或整體劃一、或排列出美感。其氣勢足以讓人震撼,其視覺沖擊力更是不言而喻。傳統元素只有以這種獨特的形式融入到現代服飾當中,才更有新意,視而不厭,用而不倦,這才是民族傳統元素真正的魅力所在。
以上是國外優秀設計師對我們的傳統民族元素運用上的經典案例,尤其是表現在盤扣這一元素的運用上,或是傳統,或是驚艷。這些服裝在傳達給我們時尚訊息的同時,更多地讓我們看到了這些設計師對民族服飾元素的推崇和珍視。作為我們國內的設計師,我們不但要學習他們的設計手段和表現方式,更主要的是學會怎樣吸取和利用本民族的服飾元素,使其在社會發展的今天,更好地為時尚發展服務,更好地為繼承民族傳統服務。
結束語
民族服飾要有生命力,就必須融入更多的時尚元素,贏得更多年青人的青睞,并引導時尚潮流。民族文化,是藝術設計的文化底蘊。在上海APEC會議后,以“唐裝”之稱的中式服裝一下子充斥全國服裝市場。你仔細欣賞觀看那精致的“盤扣”工藝后,可能認為只是流行,但實際上它蘊涵的民族底蘊遠遠大于流行價值。盤扣“形”雖然在每個時期的變化往往與前一個時期大相異趣,但我們仍能感受到在這些形式多樣的造型中所特有的精神氣質,那就是民族氣。作為服裝設計師,針對一個具體的事物我們不僅要去研究它,更重要的是怎樣在現有基礎上去創新、利用。盤扣傳統造型背后的吉祥意味同樣適用于現代設計,適用于傳達現代人的設計意念,適用于現代生活方式下的服裝。現代中國設計對西方現代藝術純粹地模仿、簡單地挪用將使我們的藝術喪失民族個性。而對傳統繼承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然而中國的現代設計藝術要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子,當然是建立在中國的傳統基礎之上的。香港的一些著名的設計師成功之路也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所有的民族元素都可以融入現代設計中,至于運用得美不美,能否做到精彩,并獲得市場認可,則要看設計師個人的功力了。
(作者單位: 常熟理工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