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煒?宋祥波
“形式追隨功能”這一現代主義設計信條,是20世紀初美國芝加哥學派大師沙利文提出的口號。如今一個多世紀過去了,今天的設計市場多元豐富,但萬變不離其宗。如今市面上越來越多的產品都滿足“形式”“功能”需求,實用美觀。然而,真正有內涵可以打動人心的作品卻鳳毛麟角,故“情感”應是設計的更高需求,設計只是手段,生命才是目的。
人的需求就像登山一樣總是不斷地向上。同樣地,產品設計用戶的需求也是如此??v觀整個產品設計歷程,設計師都在為了滿足人的需求而不懈努力。在經歷了漫長的發展后,人們的需求也由最基本的物質層次需求向更高層次的情感需求轉變。
例如,“外星人” juicy salif 檸檬榨汁機(圖1),出自設計鬼才Philippe Starck之手。簡潔的造型新奇而怪異,非常能沖擊眼球,同時,有效地滿足了榨汁器的功能。不過,它之所以如此受歡迎的魅力還在于 “他成為讓你可以跟朋友炫耀的東西”。所以一個真正好的作品就是能撼動人心,傳情達意,刺激人們油然產生感動和共鳴。
blogid=504bb45001008a7u&url=http://s14.sinaimg.cn/orignal/504bb4504432e921e6afd從手表市場來看設計需求趨勢也非常明顯,然而今天為了查看時間這個目的去購買手表的人越來越少了。瑞士制表業已從1970年的1620家降到1980年的不到560家,而剩下的這些企業很多都是在制作高檔手表。可見目前消費者對手表的需求方向已經從實用轉變到情感上的需求。如果設計師把設計重點放在人們的自然需求及興趣上,可以使手表產品煥然一新。
這是一款Philippe Starck設計的手表(圖2),展示了運用獨特的方式顯示時間時思考的快樂,表達給人們對于時間的一種理解。操作簡單方便,美觀大氣。擁有這樣的手表,向朋友炫耀和解釋它的操作及使用時的快樂要遠遠超過手表本身。
由此可見,在產品設計中,我們需要將產品看作是一個認知和情感的交織體。正如著名的認知心理學家Donald A. Norman指出,一項設計必須考慮三種不同的水平:本能水平(visceral level)、行為水平(behavioral level)和反思水平(reflective level)。
本能水平(visceral level)關注的是物品的外形,對于形成第一印象很重要。本能水平是滿足人們需求的最簡單的水平,反映是最直接的。比如在很多工藝品及兒童產品給人的印象是“精美的”“可愛的”“有趣的”等,在人們接觸時,本能反應即刻能得到心理上的認同。
行為水平(behavioral level)關注的是可用性,如使用效率和樂趣等,重在操作。設計師在進行“系統”設計時,都要使他它的操作方法顯而易見。如在汽車或手機設計中,界面設計上就需要做到易理解易操作。
反思水平(reflective level)則關注“自我形象、個人滿意、記憶及情感”。反思水平的設計可能引起這個人回憶,但對另一人來說,可能是非常不同的事情,它與自我形象和產品傳遞給其他人的信息有關,使人在回憶的時候,引起情感上的共鳴,產生尊重和“共情”。
滿足本能和行為水平對全人類都是相近的。如何從反思水平展開分析,使產品設計中擁有更多的情趣、反思、記憶等情感要素,是當前設計的趨勢所在。例如,Philippe Starck的這款座椅設計(圖3),由于它造型新奇、夸張,強烈地刺激了人們求新求變的心理,自然靈動的線條充滿雕塑美感,滿足了人們情感上的需求,因此十分暢銷。
由此可見,消費者比以前更加注重情感化的需求,越來越“感情用事”。設計師通過產品的造型、色彩、肌理等實體要素的合理組合,使人能在接觸產品時獲得安全、親切、愉悅等等情感,讓消費者內心情感得到滿足和尊重。
總而言之,產品已經不只是他們所實現的功能的總和,他們真正的價值是可以滿足人們的情感需要??梢哉f,產品的情感越多,附加值就越大。作為設計師,要具備“軟”設計思維,多多對人關注與理解,對生活積累與提煉,尋找“共情”,做打動人心的產品!
(作者單位:成都東軟學院 數字藝術系)
作者簡介:田煒(1984-),女,助教,河北邢臺,碩士,產品設計、人機工程學;
宋祥波(1980-),男,講師,江蘇徐州,碩士,產品設計、交互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