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惠萍
摘 要:當今教育界的共識是不斷地發展素質教育,推進基礎教育的信息化建設,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正是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關鍵,課程整合實現了一種既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征的教與學方式,從而使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使學生創造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真正落到了實處。
關鍵詞:信息技術;多媒體;課程整合
1.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基本含義
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中心指出:課程整合就是把各種技術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課程中,超越不同知識體系而以關注共同要素的方式來安排學習的課程開發活動。課程整合就是減少知識的分割和學科間的隔離,把受教育者所需的不同的知識體系統一聯結起來,傳授對人類和環境的連貫一致的看法。
2.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優勢
(1)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教學中,信息技術可以使抽象內容形象化、具體化、生動化,學生在廣泛興趣和想象力的驅動下,打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大膽提問題,發表見解,積極主動的彰顯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2)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可以將靜態的、抽象的知識趣味化、形象化,學生通過悅耳動聽的聲音,優美生動的畫面,展開想象力,產生濃厚學習興趣。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3)充分培養學生共享資源的能力。在整合過程中,學生收集和創作的學習資源,人人都可以享用。信息技術提供的資源的形式比較多樣,可以通過多媒體、超文本、友好交互等方式轉化為數字化學習資源。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搜集、處理、交流資源,實現信息的“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后,我們每人都擁有這兩種思想”的共享價值,從而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共享學習。
(4)充分拓展學生的視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通常為學生提供了界面友好、形象直觀的交互式學習環境,提供了圖文聲像并茂的多種感官刺激,提供了按超文本、超鏈接方式組織管理學科知識和教學信息,豐富了學生獲取資源的形式,廣泛拓展了學生的學習視野。
3.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主導地位問題。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但容易忽視教師的主導地位。教師始終是教育的主導,如何把多媒體課件中的各個環節有機地“串”為一個整體,教師的“導”非常重要。教師“導”得好,則是一堂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課,反之,只是一個生冷的“拼盤”。
(2)課題選擇問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雖然有很多優勢,但在實際教學中并不是每節課都適合進行整合教學,那種知識性少、開放性強、具有實驗操作的課比較適合整合,相反那種知識性很多,內容邏輯性強的課則不太適合,根據教材內容合理選擇整合,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出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
(3)技術問題。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對技術的要求很高,對教師計算機水平的要求高,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或者是交互性很強的教學資源時,需多方面的資料和考慮更多拓展問題,不僅教師水平要高,還要花費大量時間,使得整合課在推廣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當教師的計算機水平達到一定熟練程度,學生使用網絡或操作技能比較普及的時候,才能夠達到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整合的目的。
4.更好地實現整合考慮的策略
(1)從思想上改變傳統教育觀念,樹立全新的教育觀。樹立新的教育理念,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生信息素質的養成、注重自我創新性學習,關注是否發展為具有個性的創新型人才。教育工作者要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同新教育理念與時俱進。
(2)從觀念上明確信息技術是各學科學習的重要工具。由于計算機本身所具有的工具性特點,使得信息課能夠跨學科教學,并越來越向綜合課程方向發展,所以課程整合應注重培養對知識的使用方法,對知識的整合創造能力。
(3)從宏觀上強調引導和監測。整合過程中,由于受課堂時間少,教學容量大及學生操作水平低、自控能力弱等因素的影響,學生往往重點知識掌握效果不好,偶爾還會喧賓奪主。為此,在整合教學中,一方面要指導學生進行信息加工,另一方面還要監測學生的自控力。教師要起到合理引導和實時監測的作用。
(4)從操作上強調虛擬物體不能代替實物、實驗和實踐。在多媒體教學中學生能看到大量的圖片、動畫、視頻,這些符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容易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這對教學很有幫助。在實驗中,使用模擬和錄像可以起到先行組織者的作用,但絕不意味著可以取消實驗。反而,有了計算機的幫助,我們應該把實驗做得更加完美。
(5) 在教學設計上關注三個環節。創設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的,恰當的“情境導入”環節;合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環節;實時設置“交流與合作”的環節。
總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信息時代實現教與學最優化的根本途徑,是提高基礎教育教學效率的根本途徑,是教學資源和教學要素的有機集合。在整合過程中要用先進的理論做指導,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的作用,合理地進行信息化教學設計,以實現課堂教與學方式的根本變革,從而培養更多的符合時代要求的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Z].2000-11-14.
[2]陳至立.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在中小學大力普及信息技術教育[N].中國教育報,2000-11-07.
(作者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第二十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