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尉健?馬柳貴
摘 要:我國傳統職業教育模式的教學方法是以“知識為本位”,強調學科知識的科學性與系統性,在教學上注重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強調識記,但忽視了對學生能力和創造性的培養。這與當今社會強調實用技能,強調知識創新等素質教育不能同步,難以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因此教學改革極其迫切。
關鍵詞:項目教學;項目設計;機械裝配與自動化控制技術
在職業教育中,項目教學法是指以生產一件具體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產品為目的的教學方法,它能將某一個教學課題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技能結合在一起,可以提供給學生獨立進行計劃、工作的機會。因此“項目教學法”是一種典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它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體現了對學生職業綜合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 “做”中求“學”。廣西玉林高級技工學校(以下簡稱“我校”)的“機械裝配與自動控制技術”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其主要任務是訓練學生的機械與電氣安裝與調試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采用項目教學法,可以有效達到這一目的。現就我校的教學內容《公共汽車雙開門設計裝配實訓》為例,開展“項目教學法”來鍛煉學生的綜合操作技能。
一、項目名稱
公共汽車雙開門的設計與裝配、調試。
二、設計思路
本課程根據機械設備裝配與自動化控制專業的培養目標,按照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建設要求,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以提高學生的職業行動能力和職業素養為中心,堅持以學生為本位的教育理念,通過對本專業工作崗位分析,確定了本課程的設計思路為:以基本技能培訓為出發點,理論聯系實際,逐步掌握裝配鉗工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掌握裝配、維修方法和技能、熟練使用常用工量具對機床進行幾何精度檢測,在裝配、維修和檢測過程中,培養學生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以及良好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會鉗工基本知識和鉗工工藝理論。
(2)會常用鉗工工具、量具、設備的使用方法。
(3)會熟練使用鉗工劃線工具對中等復雜零件進行劃線。
(4)會選擇和熟練使用常用拆裝工具對鉗工常用設備進行維修。
(5)會選擇和使用常用測量工具對機床幾何精度進行檢測。
2.能力目標
(1)能夠掌握鉗工基本操作技能,能按圖進行復雜零件的劃線、鉆各種特殊孔。
(2)能夠熟練識讀和理解專業范圍內的一般機械圖樣和裝配圖樣以及裝配文件。
(3)能夠對鉗工常用設備進行日常維護與保養。
(4)能夠了解鉗工的基本操作方法。
(5)能夠按照裝配圖完成簡單部件的裝拆方法及組裝技能。
(6)能夠使用裝拆工具進行設備的維護。
(7)能夠熟練使用常用量具進行機床幾何精度檢測。
3.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
(2)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以及耐心細致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4)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能力。
(5)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
(6)培養學生質量第一的觀念。
四、項目實施
1.學情分析
(1)學生已通過一個學期的鉗工基本技能訓練。
(2)學生的起點較高,大部分為高中畢業生,有較好的行為控制能力。
(3)學生已學習有機械設計基礎等相關課程,有較好的理論基礎知識。
2.確定項目任務書
根據學校的實施性教學大綱,參照學生在交通出行中乘坐公共汽車的自動雙開門生活案例,帶有開關控制功能的公共汽車雙開門,該機構簡單明了,學生在學習理論課程“平面四桿機構”這一部分內容之后,可以通過四桿機構的演化,設計制作出符合要求的傳動機構,對于設計圖紙的各個細節,結合學生的“機械制圖與CAD繪圖”知識來理解設計,提出不同的設計方案。雙開門設計裝配過程涉及機械基礎、機械制圖、鉗工工藝學等知識與鉗工裝配技能等操作技能,完成這一項目既鞏固了學生的理論知識,也鍛煉了學生各種操作技能,同時安裝與調試環節會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四桿機構的理解。
3.教學策劃
4.學生自主完成項目任務過程
(1)設計原理。①O點是由螺栓固定可作360°旋轉;②X點是固定在門框上的連桿;③當拉動A—B桿作定向的左右移動,同時也會帶動兩門作反方向的旋轉運動;④通過A—B桿的行程來控制兩門的行程,可實現同時從0°~90°的開關的理想工作效果;⑤全自動演化,我們可以用氣閥代替人力,電子感應控制。
將氣閥換為電力拖動,180°正反轉的電動機,再安裝個U型的慣性塊,就成了電動機驅動的自動門。
5.檢查評估
五、總結
我校非常重視教學改革,尤其是教學模式的改革,通過學習、考察和調研。我校的重點專業——機械設備安裝與自動控制專業開展“項目教學法”,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機構制作的積極性,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技能得到了鍛煉,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教學效果非常顯著。通過優秀作品展示,讓學生看到在各小組間評選出的“最優”的作品,給學生以美的欣賞和智慧的碰撞,這樣的教學活動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從多方面思考問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作者單位:廣西玉林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