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韜
如今汽車是最常見的交通工具,人們的生產、生活和社會交往都離不開汽車。但是汽車剛剛被發明出來的時候,僅僅只是富人擺在家里的奢侈品。福特公司制造的T型車開創了平民化汽車的先河。T型車生產迅速,價格便宜,質量優越的特點讓它成為最受當代人民喜愛的交通工具。同時T型車的巨大銷量所產生的社會影響力也推動了汽車行業的發展,促進汽車文化的形成,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汽車是現在再普通不過的事物。人人都見過汽車,坐過汽車,并且知道一些著名的汽車品牌比如福特、奔馳、寶馬等等。我們生活在一個汽車的時代,汽車已經儼然成為代步工具的代名詞。所有人都承認汽車改變了人類的出行方式以及生活方式,但這種改變是從何時開始的呢?這種改變究竟對人有多大的影響?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需要先從20世紀汽車的起源與發展談起。這時,福特公司所生產的“世紀車”T型車就將是汽車歷史上我們無法回避的重要里程碑。
在19世紀,德國人卡爾·本茨發明了第一輛現代汽車。然而由于制造緩慢,價格昂貴以及汽車技術的不成熟,汽車在幾十年的時間里并沒有引起大眾的注意。19世紀末期,汽車制作工藝得到了改進,然而造價卻越來越高,于是這一時期的汽車成為了一種奢侈品,是有錢人才買的起的玩具。知道20世紀初,美國人亨利福特經過不斷研究,制作出了T型車,汽車才算是走進了大眾的視野。
“T型車不僅是一部車子,更是一種召喚,它將把汽車工業帶入油希望、有前途、高效率、有實用價值的領域。”在當時福特T型車是第一部引起美國全國注意的車,也是第一部引起農民注意的汽車,甚至成為了國家的吉祥物。那么T型車大受歡迎的原因是什么呢?回到T型車自身,我們可以看到“這種車只有四部分組成,結構一目了然——動力系統、車身、前軸、后軸。所有的部分簡單易懂,維修和更換零部件也完全不需要專門的技術。”T型車在結構上最大的特點是簡單,因為簡單所以造價低廉,生產迅速,維修成本低,于是車本身的價格也就會降低。福特車良好的品質與便宜的價格是吸引人們購買的最主要原因。福特公司曾宣稱2000美元以內的汽車不會有比T型車更優秀的。而當時的T型車只要825美元,到1920年更是降到了290美元。T型車能夠降低價格主要依靠的并不是工藝上的創新,而是在于汽車生產環節的改進,也就是流水線生產。福特公司開創了將流水裝配線引入工業生產的首例,流水裝配線極大提高了批量生產汽車的效率。在 1914年,經過優化的流水裝配線已經可以在93分鐘內生產一部T型車,而同期其他所有汽車生產商的生產能力總合也不及于此。在這一年里第一千萬輛T型車問世,此時全世界十分之九的汽車都是福特汽車公司生產的。直到1927年停產,全世界共有超過1500萬輛T型車被生產,這個生產紀錄保持了將近一個世紀。
就像福特所宣稱的那樣,T型車“它既適合家庭使用,又便于個人駕駛和保養,現代技術為它設計出最簡易的構造,它將由一流的工人使用最優質的材料制造而成,然而它又價格低廉,任何一個有靠收入的公民都有能力購買。”從福特的話語里可以看出,他從來沒把汽車看做供富人炫耀資本的玩具,而是一開始就認識到汽車擁有著成為人類主要交通工具的巨大潛力。福特憑借著美國老式中產階級勤奮簡樸的價值觀念和堅持不懈的毅力,做出了物美價廉的T型車。T型車的普及也帶動了整個汽車行業的發展。在1921年,T型車的產量已占世界總產量的56.6%,而此時的售價也降到了260美元,美國的普通家庭開始率先進入汽車時代。在T型車投產的19年里,僅在美國銷售就超過1500萬輛。
T型車的意義不僅僅在于提供了一種出行方式,更主要的是它讓人們可以在任意的時間,以任意的速度去任何想去的地方。T型車以它上千萬的產量與銷量形成了巨大的社會影響力,并因此改變了人們的出行習慣,居住習慣、城市交通、消費結構、生活興趣、行為舉止等等,可以說對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都有深遠的影響。這種影響經過長期的沉淀就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社會“亞文化”,即汽車文化。
由此我們可以說T型車是促進汽車文化形成與發展的重要因素,那么汽車文化的核心內容自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T型車設計理念的影響。既然T型車的設計理念是制造一輛人人都用得起的好用的汽車,那么汽車文化也必然是以人為本,是為人類設計更好的交通工具的文化。
但是從目前汽車設計行業的情況來看,有計劃的淘汰制度和以消費為目的的設計理念正腐蝕著汽車文化。汽車,尤其是高檔汽車成為了消費、享樂與縱欲的象征。T型車所代表的簡單樸素的價值觀被物質化的價值觀所取代。T型車最終的沒落其實也象征著汽車文化的物化與人性的墮落。這一點應當引起當代人的思考與重視。
(作者單位:武漢紡織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