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鵬宇
環境藝術專業不著重研究現代設計思想理論和現代科學技術理論的課程建設與理論研究相結合,那么將對環境藝術專業的發展產生嚴重的阻礙。
環境藝術設計在實質上幾乎容納了除視覺傳達和工業造型設計之外其他所有的藝術設計,環境設計以建筑學為基礎,有其特有的側重點。與建筑學相比,環境設計更注重建筑的室內外環境藝術氣氛的營造;與城市規劃設計相比,則環境設計更側重規劃細節的落實與完善;與園林設計相比,則更側重局部與整體的結合。環境藝術設計是“藝術”與“技術”的有機結合體。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環境藝術設計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為了符合時代的進步無論那一門學科的發展都不能離開其余學科而獨立存在的。環境藝術設計特別如此,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將展現以情感化、多樣化、智能化,尤其注重以人為本、注重個性、崇尚自然、弘揚文化的特點,這種要求無疑表達了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思想內容的適時性,前瞻性、多元性。環境藝術設計教學實質除了側重科學技術與藝術的結合之外,也應注重與它學科的融合。如:人文學、建筑學、社會學、經濟學、符號學、心理學、法律規范等眾多學科內容的交融,教學內容橫向聯系,學科間縱向延伸,建立多學科為專業服務的教學體系,體現跨學科互融的教學特征,強調學生實踐能力與創造能力的培養,形成具有時代特征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內容。現如今,我國環境藝術設計教研、教學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嚴重阻礙了學科的建設和人才的培養。本文將通過對環境藝術設計教育教學為背景分析,從環境藝術設計教育發現的問題如何改進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模式、教學體制摒棄固有的死板、陳舊的教學理念,在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著重找出設計概念的重點和建立環境藝術設計多元學科交叉融合的專業課程體系顯得尤為重要。
如果環境藝術專業不著重研究現代設計思想理論和現代科學技術理論的課程建設與理論研究相結合,那么將對環境藝術專業的發展產生嚴重的阻礙。早在包豪斯設計學院就開始要求藝術與技術的統一,后來美英等國家更注重設計教育與經濟、商業和管理等學科相結合。其目的就是協調學生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質的培養、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啟發,消除偏差。培養全能型的高水平環境藝術設計人才的關鍵是明確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教育的思想觀念,在現代教育觀念的指導下,全面系統地研究環境藝術設計教育的專業與理論構架,組織以多樣的學科背景為依托,系統的設置環境藝術設計課程體系。以綜合各項學科為背景使得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從過去的的美術擴展到藝術文化的領域,這是新時期的科學、文化和藝術交融的設計觀念。環境藝術設計教育開始之初是發源于工藝美術教育,以美術教育為基礎的藝術教育。
環境藝術設計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既要符合自然學科的邏輯性又要保持藝術設計的創造性,科學的與藝術設計渾然一體。據大多數設計公司反映,剛走出象牙塔的學生,一般無法完成獨立的設計和實踐工作,必須要經過兩至三年的實踐學習后才能完成工作。事實上,環境藝術設計作為一門實踐性學科,具有豐富的經驗和緊密的邏輯思維是獨立完成工作的基礎,那么只有經歷一段實踐工作才能形成這兩種品質。當然,作為教學創新也可以在教學中通過把單純的課堂學習轉變為將課堂學習和社會學習相結合而得到一定程度的鍛煉。實踐課是環境藝術設計教育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之一,通過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相互結合不僅可以使學生從一個被動的學習者轉變為一個主動、獨立的工作人員,同時也可以使學生在實際工作中檢驗自己所學的知識,補齊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上的不足。然而就實際效果看,并不能真正實現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目的,而且有的實習單位為了符合市場的需求,往往在實習的內容、要求等方面不能和教學內容相一致。這就更加大了學校與社會生產實踐產生了距離,造成了教學與實踐的斷層,產生了學生對實際的工程的整個流程全然不知的現象,這不得不使學生走向社會后還需要通過很長時間的摸索學習才能適應。
由此可見,環境藝術設計在教學過程中以藝術設計與理工類建筑學科相結合形成資源共享,并根據自身的專業特點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使學生在掌握好必需的設計理論與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注重與其它相關學科相互合并,并且多參與社會實踐的學習。全面的去了解把握這門課程。同時也應注意實現環境藝術課程的民族化。隨著設計行業的不斷發展,從事設環境藝術設計工作的人員逐漸增多,人才的教育與培養成為更嚴峻理為緊迫的問題,相信在全國的共同關注與努力下,我國的環境藝術設計教育一定能夠蒸蒸日上,燦爛輝煌。
(作者單位:黑河學院)
基金項目:黑河學院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環境藝術方向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項目編號:Xjg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