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9年開始,房地產迎來了長達10多年的黃金時代,中間經歷2008年大跌,但依然反彈至2013年,重點城市的房價不斷創下新高。而房地產行業產生的富豪,卻形成了與之相反的曲線,其人數占比在百富榜中不斷下滑,預示著這個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地位有所下降。
盡管王健林超過馬云成為最新的中國首富,但在胡潤百富榜的榜單上,他的地產商伙伴們卻越來越少。
最新數據顯示,胡潤百富榜單中的地產富豪人數占比,從最高50%下滑到了16%,降至歷史最低。
地產富豪變少了?
曾經,中國前100名最富有的人群中,有一半都是地產商,而今,這個盛況已不再。
統計顯示,新上榜富豪中,人數最多的是制造業和IT業,其中九成來自國內上市公司。
制造業,包括機械制造、日用品、家具、塑料制品、家電、工業電器產品等,仍然是最多上榜富豪從事的行業,上榜人數占比從去年的23.1%又上升到28.1%。
胡潤百富董事長兼首席調研員胡潤表示,制造業的兩位“黑馬”,周群飛和汪滔都是“中國制造2.0”的代表人物。今年3月,周群飛創辦以觸摸屏為主業的藍思科技成功登陸創業板,周也以500億身家成為本次百富榜的女首富;而去年女首富、34歲的碧桂園董事楊惠妍以405億元退居第三。
有意思的是,周群飛的出現,打破了過去8年間,由楊惠妍和吳亞軍(龍湖集團董事長)兩位地產富豪輪流“坐莊”女首富的局面。
IT行業上榜人數占比也從去年的7.8%再次上升到11.2%。最近一年IT行業非常活躍的公司有:滴滴和快的的合并,美團與大眾點評的合并。滴滴打車創始人、32歲的程維最新入榜。
相較而言,今年百富榜總榜中,地產行業上榜人數比例降到歷史最低,上榜人數占比從去年的19.8%下降到16.1%。
歷史地看,在1999年,房地產行業富豪人數曾占總榜的50%,到了2006年,這一比例下滑至25.5%,而在2012年、2014年,比例下滑至19.8%。
盡管如此,房地產行業產生的富豪人數,在總榜單中依然名列第二;百富榜前十名富豪中,涉足房地產行業的有5位,比去年增加3位。
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相比去年地產富豪平均財富、上榜門檻皆有下調的情況,今年單列的地產富豪榜前 50名的平均財富和上榜門檻均創十年來最高。平均財富比去年增長24%,達185億元;前十名地產富豪平均財富415.5億元,比去年上升23%;前50名上榜門檻比去年提高30%,為85億元;身價百億及以上的人數比去年增加12位,到42位。
地產富豪占比少了,上榜的個人財富卻更多了,這個行業的財富變得更為集中。胡潤認為,這種變化主要得益于政策對住房需求的帶動,央行年內4次降息,并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除了北京和上海,其他城市放寬了限購限貸的政策,首付比例有的已降到30%以下。
榜單中的沉浮
一份延續10多年的地產富豪榜榜單,見證了地產業的興衰和人事沉浮。
十年前,王健林還沒在榜單上。十年后,曾經的首富朱孟依已跌落至21位;十年前總部在上海的地產富豪最多,有14位,今年上海地產富豪僅有2位上榜;十年中閩商富豪數量在增加,十年前只有2位,今年這個數字變成了9位,而粵商仍然最多。
2015年,61歲的王健林及其家族以1200億元蟬聯“地產首富”,這是王健林六年內第五次名列房地產榜首位,也是第一個獲得房地產榜首富“四連冠”的企業家。
自去年年底在香港掛牌上市,萬達商業最新市值2300億港幣左右。據百富榜制作者稱,這1200億元只計算了王健林在地產領域的財富,他在文化、娛樂等領域的財富未計算在內。
財富翻倍的地產富豪也不在少數,其中很多得益于A股上半年的飆漲。前十名中,華夏幸福董事長王文學、泛海控股董事長盧志強、泰禾集團的黃其森、葉荔夫婦的地產財富漲幅均超1倍,三家都是A股上市公司。
而硬幣的另一面是,中國經濟放慢速度以及樓市庫存依然高企,國內地產商難言輕松,因而特別能看到港股上市房企最近一年財富有所下降。
其中,SOHO中國的潘石屹、張欣夫婦去年身家大幅縮水29%至125億,排名下滑至26位。
富力地產聯席董事長之一張力、張量父子身家縮水22%,僅以90億元位列45位;而雅居樂陳卓林家族財富縮水25%,以85億元位居47位。
其他身家縮水的還有世茂集團許榮茂家族,其財富小幅下降 7%至280億,位居地產富豪榜第7位;星河灣黃文仔家族,身家縮水5%至105億排名37。
最令人唏噓的,是去年年底遭到深圳市“限售”、面臨破產危機的佳兆業集團,其主席郭英成家族去年曾排名46,今年則跌落至地產富豪榜100名左右。
房地產轉型升級已成為必經之路
地產富豪的沉浮,折射的是房地產行業的變遷。
胡潤表示:“從99年第一次發榜時房地產占到50%,現在已經跌到16.1%。”
如今這殘酷的下滑只能說明一個問題——房地產企業的不景氣或將持續。
專家指出,房地產產業鏈長,對經濟帶動作用明顯,過去十幾年時間里吸金能力十分強勁,大批企業和資金涌入一度讓房地產業異常火熱。然而,十幾年的野蠻生長所積累的問題在近幾年的集中爆發,讓房地產不再是人人艷羨的富豪行業,轉型升級也已成為這個行業的必經之路。
自2011年年底開始,萬科一直在強調房地產行業進入了白銀時代,而過往4年的發展,讓更多地產商開始認同這一觀點,包括王健林。地產商的轉型如火如荼,萬科和萬達便是個中翹楚。
胡潤表示,“王健林是轉型最成功的企業家之一,五年前他地產部分的財富占個人總資產的90%以上,而現在只占到一半。”
萬科的轉型方向是成為城市配套服務商,萬科已發展出物業社區服務、產業開發、教育和度假基地等獨立的新業務,尋找更多利潤增長點。
(《21世紀經濟報道》201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