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愚 黃曉瑜
村務公開實施多年,但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村務公開工作逐漸跟不上群眾對反腐倡廉建設的心理期望,導致村級信訪總量一直居高不下。究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個別鄉鎮黨委政府重視程度不夠,放松了對村務公開的指導和監管,從而導致村務公開工作無人問津。二是少數鄉鎮紀委人少事多,下村到組入戶時間不足,對村務公開缺乏必要的監督和制約,從而導致公不公開一個樣。三是少數村干部由于自身素質有限,認為只要把上級安排的工作任務干好就行,公開工作是“文字材料”,做不好、也不想做,從而導致村務平時基本不公開,上級檢查假公開,即使公開也只公開結果,不公開過程。
2014年以來,鄰水縣狠抓廉潔村莊建設和村務公開工作,探索了一些成效明顯的做法。一是村務公開渠道多元化。除了抓住村務公開欄、召開院壩會、發放明白紙等傳統公開方式之外,還充分發揮手機短信、QQ和微信群等現代媒體作用,多渠道將村務向外出務工的村民進行公開。二是村務公開內容規范化。健全完善村務公開和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辦法,制定了村務公開目錄,針對群眾最關心、最關注、最關切的村級“三資”管理、項目實施、強農惠農政策等問題,要求全縣各村(居)必須全面及時公開。三是村務公開程序化。通過鄉(鎮)村同步公開、村紀檢小組全程監督、公開內容鄉(鎮)紀委和村紀檢小組雙備案等多種方式,嚴格村務公開程序。四是強化公開監督問責。縣紀委監察局嚴格落實“三轉”要求,實行“四再”( 再監督、再檢查、再執法、再問責)工作法,采取不打招呼,不定時間,不定地點的方式,全面對村務公開工作落實情況進行明察暗訪,2014年針對村務公開中出現的問題,共立案查處10件12人。
責任編輯:舒小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