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當代西方激進左翼學者的“新共產主義”

2015-05-30 10:48:04范春燕
理論探索 2015年4期

范春燕

〔摘要〕 2009年以來,以巴迪歐和齊澤克為代表的一批西方激進左翼學者重新開啟了關于共產主義問題的討論。他們認為,重提共產主義來源于社會主義能指的去激進化和共產主義觀念的“不變量”。共產主義就是激進哲學和激進政治的觀念;共產主義作為今天激進行動的理論前提,既要和20世紀共產主義試驗中的國家主義和經濟主義相區分,也要立足于21世紀的社會經濟現實并與新的政治經驗相結合。新共產主義理論的主要內容包括:建立在非物質生產和認知性勞動之上的新的政治經濟學批判;關于智識工人和“剩余”人口的新的革命主體理論;關于人民建制權和彈性政黨的組織理論。

〔關鍵詞〕 西方激進左翼學者,新共產主義,巴迪歐,齊澤克

〔中圖分類號〕B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175(2015)04-0022-05

2008年爆發的金融危機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政治后果(包括發生在資本主義中心地帶的社會反抗運動和邊緣地帶的左翼政治新試驗),同時也帶來了西方左翼思想和左翼理論的激進化態勢。其典型表現就是共產主義觀念的復興。以阿蘭·巴迪歐、斯拉沃熱·齊澤克、安東尼奧·奈格里、邁克爾·哈特、雅克·朗西埃、布魯諾·博斯特爾斯等為代表的一批左翼思想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重啟共產主義話題,并圍繞新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新的革命主體和革命組織等問題展開了持續討論。2009年3月,首屆“共產主義觀念”大會在英國倫敦召開,這是當代左翼思想界第一次以“共產主義”為名召集的國際性會議。其后,“共產主義觀念”大會又連續召開了三屆,分別是2010年的柏林會議2011年的紐約會議和2014年的首爾會議。此外,一系列以“共產主義”為主題的著作也相繼出版,主要包括巴迪歐的《共產主義假設》、齊澤克和杜茲納合編的《論共產主義觀念》和《論共產主義觀念之二》、格羅伊斯的《共產主義附錄》、博斯特爾斯的《論共產主義的實在性》、狄恩的《共產主義地平線》,等等。本文從當代西方激進左翼學者為什么重提共產主義、新共產主義觀的創新性及新共產主義觀的理論體系三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為什么重提共產主義?

1991年蘇聯解體后,西方左翼思想界的一個普遍認識是20世紀的共產主義試驗失敗了,而且還留下了無可辯解的“古拉格”之殤。因此,無論是轉向后現代主義和后結構主義,還是轉向后殖民主義和后社會主義,也無論是對階級政治的解構,還是對新的身份政治和民主理論的建構,整個西方左翼思想界都在有意無意地回避和疏離共產主義這個詞語。那么,巴迪歐、齊澤克等學者在當前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如此高調地重提共產主義,其理據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社會主義能指的去激進化。巴迪歐、齊澤克等學者認為,在全球統治話語的規訓之下,尤其是在當代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已經找不到其他任何名稱能夠作為他們所主張的激進政治的代言。許多曾經和革命、進步相聯系的概念,包括民主、正義、權利、社會主義等,都已經或正在內化為全球資本主義統治話語的一部分而失去了效用。比如,權利已經成為和治安相聯系的政治安排,各種權利的主張者發揮著資本“維穩”的功能,從而不再作為真正的政治主體存在;民主成為了資本統治下的政治世界和生活世界的一般形式,作為資產階級公共管理的“好”的示范合法地排除了人民建制權;正義也僅僅作為一種建立在勞動力價值之上的關于公平分配的倡導。

尤其是對于社會主義這個能指,他們更是提出了一些質疑和批評。齊澤克認為,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社會主義不僅不再作為革命的話語和激進政治相聯系,甚至也不再作為改良的話語和公共管理相聯系,而是作為一種保守的話語被全球金融資本主義所征用。他指出,當超過一萬億美元的救助金投向銀行的時候,當社會大眾要為金融投機埋單的時候,似乎一切都發生了反轉,“銀行的社會主義、窮人的資本主義”成為了新世紀頭十年的“資本主義新政”。 〔1 〕 (PVII )哈特也認為,金融危機重新調整了關于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主導性話語,就連主流媒體《新聞周刊》也在其封面嚴肅地宣稱:“我們現在都是社會主義者了” 〔1 〕 (P131 )。

當然,仍有不少西方左翼學者致力于重新解釋和拓展這些概念,試圖和全球資本主義爭奪關于這些概念的使用權。而巴迪歐和齊澤克等人卻主張拋棄這些概念。在他們看來,這些概念已經被全球統治話語所收編,無法再對其注入新的激進內涵,與其在改良的意義上修修補補,還不如棄之不用另外尋找新的革命政治的能指。

(二)共產主義觀念的“不變量”。巴迪歐、齊澤克等學者認為,共產主義實踐盡管有其失敗的歷史,但共產主義作為一種觀念卻仍然保有一種幽靈般的力量,能夠和當前的全球資本主義相抗衡。2008年5月,法國舉行“五月風暴”革命4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時任總統薩科齊公開宣稱“要一勞永逸地抹除‘六八年五月”。那么,究竟在“六八年五月”這個名詞中有什么東西能使當權者如此心神不寧呢?巴迪歐認為那就是共產主義的幽靈。他指出,薩科齊提出抹除“六八年五月”的潛臺詞就是:“經驗的共產主義已經消失,但這還不夠,一定要杜絕它的一切可能形式,即便是共產主義假設,連提都不能再提。” 〔2 〕 (P31-32 )

正是從反對薩科齊的意義上,巴迪歐重新提出了“共產主義觀念”。他指出,從歷史上看,共產主義是貫穿整個革命序列的調節性觀念。共產主義觀念在經歷了各種失敗之后仍然一次次地返回,從來不會隨著情勢的變動而失去其激進性,或是成為一種不穩定的觀念性存在。因此,共產主義作為一種“永恒”的觀念和“不變量”,本身就是“解放政治領域或革命政治領域中觀念的代名詞”,左派當前仍然要對共產主義觀念保持忠誠。〔1 〕 (P3 )

也正是由巴迪歐對共產主義永恒觀念的討論開始,“共產主義”重新成為了左派關注的焦點,“眾多的左派思想家接受了這個概念并加入相關的討論,經由對共產主義觀念的討論,他們希望能促進共產主義運動的當代復興。”①

二、“新共產主義”是對20世紀共產主義的超越

在巴迪歐、齊澤克等學者看來,共產主義是目前唯一可用的具有激進內涵的能指。但要使其真正成為新的革命行動的指南,首先就要祛除那些導致其污名化的、建立在目的論和決定論之上的理論假設,并將其和歷史上所有失敗了的共產主義試驗相切割。當代西方激進左翼學者新的共產主義觀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同國家保持距離。大部分激進左翼學者認為,20世紀共產主義試驗的失敗首先是一種探索超越國家形式的政治實踐的失敗,或者說是那種宣稱能夠自我走向消亡的國家形式的失敗。這種失敗直接導致了由資本主導的國家權力的回歸和強化,并使共產主義走向了其反面,即國家對經濟和社會的全面控制。因此,要恢復共產主義觀念的首要一點就是要把共產主義和國家主義相區分。

在巴迪歐看來,共產主義并不是一個關于政治和歷史的名稱,就其是把個體建構為主體的智識性要素而言,共產主義是一個觀念的名稱。共產主義觀念就是主張一個新的真理是可能的斷言,它代表的是不可能的可能性,即從世界合法性的有限視角來看是不可能的可能性。而國家則正好相反,國家是限定可能性發生的約束性體制,它代表著對可能性的限制。共產主義觀念要完成向大寫歷史的投射,變不可能為可能,就要經由事件從國家權力中不斷減除。 〔1 〕 (P6-10 )由于事件改變的只是國家在可能與不可能之間界線的位移,因此這種減除也是一種建立在最小差異之上的持續衰減的過程。換言之,共產主義實踐并不是一個能夠通過“破壞邏輯”另來一套建設新國家的過程,而是一個經由“減法邏輯”促使國家權力漸次消亡的過程。 〔3 〕 (P74)

巴迪歐強調,當代以共產主義觀念為指導的政治行動所要遵循的首要原則就是“和國家保持距離”。具體來講,就是“拒絕被國家納入、不向國家索要資助、拒絕參與選舉等帶有國家印記的政治行動” 〔1 〕 (P13 )。用齊澤克的說法就是,不和國家“對話”,要“拒絕對話”,因為一旦對話,就要使用被國家征用的語言,就要把國家本身當作目的和手段。〔4 〕(P200)從現實來看也是這樣,“歐洲左翼尤其是意大利左翼近年來的歷史表明,一旦左派進入政權就會不可避免地失去變革能力,除了為贏得競選拉攏支持和籌集資金外,左派還不得不為取得一個好的競選結果而妥協”。〔1 〕 (P206 )

此外,巴迪歐、齊澤克等學者也對政黨形式即一種再現的代表制度持反對態度。巴迪歐曾明確指出,傳統的政黨形式是推翻反動政權的有力工具,它能夠解決第一波革命序列(即從1848年到1871年)的遺留問題,但卻不適用于馬克思和恩格斯所構想的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即一種向共產主義過渡的國家。他認為,20世紀的共產主義理論之所以在政黨問題上陷入論證上的兩難境地,關鍵在于政黨形式本身和它所要完成的任務(即無產階級專政)之間的不相適應。〔1 〕 (P52 )齊澤克則把基于政黨形式的左派斗爭稱為一種宗派主義式的斗爭,他指出:盡管這些斗爭有具體的組織規劃和詳細的綱領,但因其暗合資產階級的權力關系最后只能淪為權力的共謀。〔5 〕

(二)反對經濟主義的共產主義。巴迪歐等學者還認為,20世紀共產主義試驗失敗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在實踐上遵從了一種關于共產主義的經濟主義假設。

巴迪歐指出,蘇聯共產主義的失敗就在于它把資本主義看作是經濟上的標桿,過度追求經濟上的目標;而一旦共產主義政治和既定統治秩序展開競賽,就會導致二者之間的結構性趨同。他認為共產主義必須要和各種經濟目標斷開連接,“社會主義國家工廠里的工人需要節奏緩慢地工作,這本身就是對世界資本主義的一種抵抗,因為他們的工作時間不再用剩余價值的生產來衡量。和資本主義展開競爭只會摧毀以人民生活為度量的解放時間,而不會摧毀建立在市場利潤基礎之上的資本時間,人民也會發現極度需要被自己所設想的敵人所承認,而對于處于這種情勢下的人民而言,共產主義觀念就會失去其意義”。〔4 〕 (P10 )

伊格爾頓也認為,馬克思所設想的共產主義建立在生產力高度發展的物質豐裕之上,而且這一物質基礎還要求達到這樣的一個程度,即不僅能取消勞動對現實的強加,還能把勞動自身從人們的意識中清除,只有這樣才能使新社會在經濟、道德、精神等各個層面都不再帶有它脫胎而來的舊社會的痕跡。但考慮到自然環境的種種制約,伊格爾頓質疑道:“我們是否還有充足的時間來進行這種心智的、身體的、精神的、秉性的以及欲望的大規模的再教育?一個已經千瘡百孔的自然會留給我們足夠的時間來做這些嗎?生產力如何才能撤銷使自身成為可能的條件?” 〔1 〕 (P103 ) 在伊格爾頓看來,新共產主義就是要意識到:雖然一定的物質條件是必須的,但創造這種物質的過程本身也正在使物質條件的實現變得越來越難。

三、重塑21世紀的“新共產主義”

巴迪歐、齊澤克等學者認為,在和過去失敗了的實踐和理論相區分的基礎上,共產主義還要立足于21世紀的社會歷史現實,并在新的經濟基礎和階級基礎之上重塑新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新的主體理論和新的組織理論。

(一)建立知識經濟背景下新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哈特等學者認為,當前知識經濟背景下,非物質生產已經逐漸取代了傳統的工業生產成為主要的社會生產形式,新共產主義的重塑必須考慮到這一新的生產條件,并能從這一新的條件出發提出新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和共產主義的內在可能性。

哈特指出,馬克思的時代是工業化的時代,農業、礦業甚至是社會本身都服從機械化、勞動紀律、時效性等工業化生產的特征。但在今天的知識經濟時代,工業霸權已經沒落,非物質生產開始成為其繼任者。我們可以觀察到的是,包括工業在內的整個生產領域越來越被非物質生產的智識活動和情感交流活動所塑造。而非物質生產和物質生產的最大差異在于,它的內在邏輯并不是圈占和短缺,而是共有和共享。比如共享一個主意或分享一種感受,并不會弱化其功能,反而會提升它的有用性。從這個角度來看,非物質生產形式本身已經成為馬克思當年所設想的共產主義的基本條件。

奈格里也認為:“由于今天資本主義生產的產品主要不是可供私人占有的商品,而是可供人類溝通交流的網絡,其中生產、消費和交換不再相互分離而是在同一個過程中相互配合,因此可以說,資本主義生產的內容已經打破了資本主義生產的形式,并不斷轉變成非物質生產勞動合作的共產主義權力。” 〔1 〕 (P174 )

但從另一方面來看,一旦資本強行圈占和侵入這種本性即是共有的非物質生產領域(這是目前正在進行中的新的壟斷),就會帶來生產率的大幅度降低。因為非物質生產和認知性勞動只有在共有條件下才能實現生產率的最大化,而在這個領域中的私有化程度越高,生產率就會越低。此外,非物質生產和認知性勞動對于資本而言也很難消化,這類產品內含的一種共有本性總是傾向于被傳播和被分享,從而使得資本賺取利潤的過程難以為繼。面對這一矛盾,資本只好作出一些變通,即不再依靠賺取利潤而是依靠攫取租金的方式進行財富積累。比如專利和版權作為所有權帶來的是租金;信息技術領域的生財之道也主要是通過打造一些通用性標準,然后憑借對這種“通用性標準”的壟斷來獲利。哈特把這種現象稱為“利潤向租金的反轉”,即早期資本主義由租金向利潤過渡的“反轉”。哈特和奈格里認為,對于今天的智識工人而言,仍舊要經受資本的剝削和控制,但卻是通過相對外在的機制,因為非物質生產的發展使得工作場所的工業化集中控制變得相對松散和靈活,而新共產主義的可能性就在于由智識勞動主導的生命政治躍出資本限制并訴諸共有的這一道路。〔1 〕 (P137-140 )

喬蒂·狄恩則從信息社會交往模式的變化中看到一種新共產主義的可能性。他指出,在信息社會條件下,資本獲利的場所逐漸從車間和辦公室轉移到了互聯網等虛擬領域,這一轉變一方面帶來了新的利潤賺取手段,比如通過信息推送和注意力的爭奪來謀利,另一方面也帶來了交往資本主義的本質化。換言之,一種交往資本主義在拋棄了商品的物質性外殼之后,直接將剝削指向了位于其核心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關系,包括感受和情感。在這種新的謀利方式下,社會反抗和批評性意見經常被消解于大量無用的符號和信息中,但與此同時也構成了一種交往資本主義條件下的新的網絡“民主”模式。〔6 〕

(二)建立新的革命主體。關于新共產主義的可能性主體,哈特和奈格里主要是從“內生性”原則出發指出了智識工人的革命性。在他們看來,共產主義因素是在資本主義內部生成的,我們生活的世界并沒有“外部”,資本主義自身生產出了它的掘墓人。在知識經濟條件下,非物質生產所造就的智識工人將作為潛在的革命主體領導諸眾進行抗爭,從而使 “維持著帝國的蕓蕓眾生的創造力自主地構造成一個反帝國,一個可供替代的蕓蕓眾生的創造力也能夠自主地構造一個反帝國,一個可供替代的全球流動和交流的政治組織” 〔7 〕 (P5 )。

但是這種存在于帝國內部的“內在可反轉性”并不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智識工人和那些直接生產主體性的新型勞動者是否能夠在現實中真正擔當起掘墓人的角色也存在著問題。因為和傳統工人相比,智識工人并沒有擺脫勞動和客觀條件的分離(雖然這些腦力工人擁有自己的生產工具,但仍要和生產的社會領域相分離,和以私人資本為中介的“通用標準”相分離)。其次,智識工人在獲得相對自主性的同時,也成就了資本的一種新的財富積累方式,共有生產和私有制之間的矛盾經由租金反轉獲得的暫時性解決,也是資本主導下的一種帝國拯救機制。因此,可以說,非物質生產和認知性勞動一方面使得智識工人的主體性和自主性得到了提升,另一方面也為統治者提供了一種新的剝削和控制手段。正如齊澤克評論的那樣,目前進行中的對非物質領域的壟斷和圈占,對共產主義而言,既會是可能性存在的領域,也會是即將丟失的陣地。

另一些學者則把革命的潛在主體歸結為全球資本主義態勢下的“剩余”人口。所謂“剩余”人口,就是被全球資本主義所排除的那部分人口,他們既不是傳統的工人階級,也不是新的非物質生產者,而是生活在社會認證之外和公共空間縫隙之中的人。朗西埃把這部分“剩余”的人稱為“不屬于任何部分的那部分人”和“無派別的派別”,主要包括難民、移民、無國籍者、流浪者、棚戶區住民、收容中心住民等,他們主要由全球資本主義的病態發展所造就。〔1 〕 (P83,96 )由于這些人的共同特征就是處于社會建立的登記薄之外,處于可見的團體、位置和功能之外,因此也被稱為社會的“被排除者”(excluded),和“被納入者”(included)相對。齊澤克認為,在當前全球資本主義統治之下,只有“被排除者”和“被納入者”之間的對抗才能夠發展成為一種新的激進政治。因為如果沒有這種對抗,現存的各種對抗就會失去其顛覆的鋒芒:生態問題會變成可持續發展問題,知識產權問題會變成繁瑣的法律性問題,生物遺傳問題也會變成社會倫理問題等。〔1 〕 (P214 )

齊澤克還指出,革命主體性的生成只有在“被排除者”聯合智識工人和產業工業進行共同反抗才有可能。因為對于當前的所有潛在的革命主體而言,最大的問題在于他們各個部分之間的疏離甚至是仇視。在全球資本主義的分割下,智識工人、舊體力工人和被排除者,這些本應該同屬于同一個陣營的無產階級被分化為不同的部分,其中每個部分都有其相對應的“生活方式”和意識形態。如腦力工人階級的啟蒙享樂主義和自由多元文化論,工人階級的民粹主義原教旨主義和“被排除者”者半合法化的身份政治等。他們之間不僅相互疏離還相互敵視:腦力工人對“鄉巴佬”工人的文化偏見、工人對知識分子和被拋棄者的民粹主義仇恨;被拋棄者對社會本身的敵視。因此,新的革命主體的浮出必須建立在被分割的無產階級的新的聯合之上。

(三)建立新的政治組織。無論是基于勞資矛盾的從事非物質生產的智識工人,還是和整個社會相對抗的那些“被排除者”,如果要使之成為新共產主義的積極主體,必然還會涉及到政治組織問題。尤其是在巴迪歐等學者解構了傳統的政黨概念之后,如何找到替代性的政治組織形式也是新共產主義實踐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

奈格里認為,新的革命組織要能夠把“剩余”人口的反抗轉變為“人民建制權”的主張。“剩余”人口在反對現存的各種典章制度的同時,也必須具備“以新知識創造新權力的能力”。目前,這種新的人民建制權的雛形只能從一些“被排除者”的有組織的暴動、騷亂中去辨認,從拉美的貧民窟、法國的移民區和雅典的街道上去尋找。〔1 〕 (P161 )

還有一些學者認為,新共產主義在政治組織形式上的探索就是要“把普遍的、一般的智識建構和當前一些具體的、獨特的、可傳遞的真理片段的試驗相結合” 〔1 〕 (P14 )。博斯特爾斯認為,新共產主義的政治組織形式可以從評價當代最激進的政治試驗出發,他以拉美的激進左派政治為例指出一種建立在“混雜”之上的平民主義戰略和靈活的政黨實踐形式。博斯特爾斯認為,這種靈活的政黨實踐形式對應于馬克思所說的一種“偉大歷史意義上的政黨”的概念。馬克思在1860年寫給斐迪南的信中這樣說道:“我首先要指出,在‘同盟根據我的提議于1852年11月解散之后,我就從來沒有再加入任何秘密的或公開的團體;因而這個壽命短促的黨對我來說,不存在已經有八年了。……我所理解的黨,是指按偉大歷史意義上來講的黨。” 〔8 〕 (P480-488 ) 博斯特爾斯借用巴迪歐在《元政治》中的相關論述對這一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政黨進行了解釋:這種政黨不是工人階級的一個聯系緊密的派系,也不是斯大林所說的先鋒隊式的政黨,而是一種不固定的普遍性存在;其功能不是為了代表階級,而是要隨時反對利益剛性的束縛;因此,這種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黨的真正品格不是其堅固性,而是對事件的可容納性,即面對不可預料局勢時的一種具有發散式的靈活性。〔1 〕 (P61)

注釋:

①這是沃索(verso)網站新推出的“共產主義口袋書系列”內容簡介中的一段話。參見:http://www.versobooks.com/series_collections/11-pocket-communism.

參考文獻:

〔1〕Costas Douzinas & Slavoj·i·ek. The Idea of Communism〔M〕. London and New York : Verso, 2010.

〔2〕Alain Badiou.“The Communist Hypothesis”〔J〕. New Left Review 49,2008(1-2).

〔3〕〔法〕阿蘭·巴迪歐.世紀〔M〕.藍江,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

〔4〕Slavoj·i·ek:The Idea of Communism Volume 2〔M〕.London and New York:Verso,2013.

〔5〕〔荷〕哈西卜·艾哈邁德.占領運動、左翼復興和今日馬克思主義:對話齊澤克〔J〕.杜敏,等,譯,國外理論動態,2013(1).

〔6〕藍 江.新共產主義之勢——簡論喬蒂·狄恩的《共產主義地平線》〔J〕.教學與研究,2013(9).

〔7〕〔美〕邁克爾·哈特,〔意〕安東尼奧·奈格里.帝國〔M〕.楊建國,等,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

〔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 蘇玉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91视频国产高清| 精品国产欧美精品v|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69|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 亚洲欧美成人网| 香蕉伊思人视频|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区app| 欧美三级日韩三级| 中文字幕日韩视频欧美一区| 欧美日韩va| 欧美色综合网站|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欧美精品1区|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欧美激情二区三区| 久久成人18免费| 日韩在线播放欧美字幕| www.亚洲色图.com|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第一页第二页| 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AV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 欧洲极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久无码久无码av无码| 综合成人国产| 亚洲二区视频| 久草视频一区| 国产人人射| a毛片基地免费大全| 日韩美女福利视频| 欧美中日韩在线|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精品女主播|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日日拍夜夜嗷嗷叫国产| 久久精品只有这里有| 亚洲欧美激情小说另类| 夜夜操狠狠操|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影视| 在线国产资源| 99热这里只有免费国产精品 | 日韩第一页在线| 国产在线精品香蕉麻豆| 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一区| 日韩精品成人网页视频在线|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av在线无码浏览|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 午夜日b视频| 无码内射中文字幕岛国片| 无套av在线|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不卡| 91区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午夜| 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日韩精品专区免费无码aⅴ| 成人午夜免费视频| 国产三级视频网站| 久久免费成人| 欧美曰批视频免费播放免费|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 五月六月伊人狠狠丁香网| 久久semm亚洲国产|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被公侵犯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成人| 中国毛片网| 2022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操中文在线| 色AV色 综合网站| 毛片免费视频| 久久公开视频| 国产精品九九视频| 国产一级片网址| 午夜啪啪福利|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一区|